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林 《外交评论》2004,(4):86-91
跨国公司是除国家以外重要的行为主体之一;在母国和东道国这两个宏观主体之间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国家间经济关系实际是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跨国公司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加剧了同东道国之间的矛盾;使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呈现不平衡状态;跨国公司使行为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复杂化了。跨国公司在追求全球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正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自己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是世界商品的重要生产供应者和购买者,是国际资本的重要拥有者和借贷者,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突击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的要求;为了规避或降低竞争结局的风险及成本,改变传统两败俱伤的“博弈”竞争逻辑,实现双赢或多赢,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跨国公司并购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作为私的行为主体,是否应当承担国际人权责任,成为尚无普遍共识的议题。在民族国家并存的国际社会结构体系内,基于人权目的,由跨国公司母国及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违反行为实施防范或惩处行动,被设定为最佳模式。在构建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我国应充分培育和发挥民间人权力量,推动跨国公司尊重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技术刨新本地化已成为了当今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呈现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我国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原因,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传统国际法主体应尽的责任。跨国公司作为私的行为主体,是否应当承担国际人权责任或言承担何种性质的国际人权责任,尚无普遍共识。在民族、国家并存的国际社会结构体系内,基于人权目的,由跨国公司母国及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违反行为实施防范或惩处行动,被设定为最佳模式。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制定跨国公司人权责任体系的行动,表达中国立场。在构建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我国应充分培育和发挥民间人权力量,推动跨国公司尊重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海外从事经营活动时,因政治风险而利益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政治风险可按照其风险来源划分为东道国政策不稳定、东道国政治不稳定、国家间关系不稳定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社会关系不稳定四类。在跨国公司管控政治风险的过程中,母国政府、东道国政府以及国际私营安保产业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又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旨在从企业管理相关理论出发,探索一种研究跨国公司政治风险管控问题的不同视角。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跨国公司既是母国国家利益的创造者,也是母国国家形象的承载者,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其风险管控策略,既要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又应符合社会伦理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恰好能够兼顾以上两个方面,为跨国公司管控政治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无法对所有政治风险都发挥同等作用,它对来源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社会关系不稳定的政治风险管控效果最佳。在此类政治风险中,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能够通过管理社会问题规避或降低部分风险,而且即使在风险爆发后,企业社会责任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跨国公司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跨国公司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屡禁不止。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应运而生。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都以国情为基础,积极介入本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鉴于国内法自身的局限性,国际社会越来越希望从国际法层面,特别是通过国际人权法来实现对跨国公司行为的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辛平 《外交评论》2006,(1):56-62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不是单一的。除被普遍关注和强调的侵蚀性影响外,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还具有增强、转化方面的影响。在国际社会的双重竞争结构中,即无政府的国家间竞争和世界市场的跨国公司间竞争,两类国际行为体间利益的分歧与重合,是跨国公司与主权关系多重性的原因所在。在当代,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只能是有限的。跨国公司与国家主权关系的多重性,表明了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影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在给世界带来利益的同时越来越具有一定的政治行为,跨国公司控制国家经济,参与国家政治,影响国家文化,对主权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主权提出了挑战。面对国际大环境中日益激烈的竞争,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向国家经济主权提出挑战,使得无论是东道国经济主权,还是母国经济主权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挑战有利有弊,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要趋利避害,达成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法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法律规范或法律管制,使其在抑制其不良方面、维护国际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同时,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本文试从跨国公司同其东道国与母国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的三种法律管制,包括国家管制、区域管制和国际管制。  相似文献   

11.
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方生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而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则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造成了美国的生态和环境灾难,美国政府采取了一连串措施给BP公司构成强大压力,是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管制的典型案例.其中,美国的各项管制政策体现了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是多种政治力量影响下寻求平衡的表现.而英国石油公司面临困境则重新提起了跨国公司的国籍问题,时至今日,国籍依然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作为输出资本的重要工具,其营利性必然与东道国人权保护政策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美国法院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人权责任判例,以不方便法院理论、私益与公益平衡原则为根据主张对海外人权违反案件的诉讼管辖权。我国应适当借鉴美国经验,积极立法,适时主张对此类公司在海外实施的人权违反案件的管辖权,合理维护我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一、跨国公司及其发展现状。跨国公司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总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或控制着生产和服务设施,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组织。它跨越国界,以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它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众多的分支结构,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经营体系,在世界范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跨国公司的最初发展是以传统的国内生产、对外交换为特征的贸易主导型国际分工为起点的,然后逐渐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现代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转换。对跨国公司来说其最终…  相似文献   

15.
一、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事件回放 由于跨国公司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经营规范的良好形象,我们很少把商业贿赂与跨国公司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所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使得跨国公司在华的商业贿赂活动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关系 ,在地区性司法实践中开始直按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 ,从理论发展和客观实践而言 ,跨国公司已具备了国际法主体地位。跨国公司与以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法主体在具体权利义务上的差异不能否定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只能说明不同的国际法主体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前提下 ,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跨国公司更是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其知识产权在全球的规划和部署,并时常利用其优势地位滥用其知识产权限制竞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国家经济安全为视角探讨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问题有其重要而积极的意...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治组织,这是由其内在的政治-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跨国公司在参与政治过程、实现政治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形态.跨国公司因利益实现机制的差异表现为积极型、动员型、冷漠型和厌倦型四种不同的政治形态,不同的政治形态又决定了跨国公司的政治参与的策略选择和参与途径.除利益实现机制之外,跨国公司的政治形态还受到国家开放程度、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竞争能力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又使得跨国公司表现出多元化和动态化的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是资产跨越国界的公司,其治理结构实质是对跨国公司的控制、引导和操纵,是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跨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治理价值的发挥要求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治理理念,运用新的治理理念指导跨国公司完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从机械派、文化派及政治派等不同的翻译观出发,跨国公司可采取的语言策略也不尽相同,这将对跨国公司开展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跨国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语言策略,以便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并且还会在文化和政治层面对跨国公司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