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700亩,奉化长汀村的所有集体土地,一夜间被当地政府转登为国有土地。于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农民从自己的葡萄地头开始,走上了艰难的民告官之路。一路上,他和其他11位村民连续打了11场行政诉讼,有些还经历了一审和二审,历时三年多,最后把省长也告上了法庭。就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浙江省政府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终审判决下达半年后,浙江省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一年半前的征地批复……  相似文献   

2.
<正>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推进,强化了检察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与制约,有效地督促行政机关自觉、主动地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保障了社会公益和人民私益。但是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试点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实践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正视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是当前重点。一、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各试点地区工作开展不平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制度框架下,由于缺乏村委会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导致村民选举权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此外,对行政侵权行为处罚不力,也成为当下乡镇机关频繁侵犯村民选举权的制度性因素。因此,健全村民选举权的宪法、诉讼和行政救济体系,成为控制村委会选举中行政侵权和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制度、行政行为制度以及涉农诉讼制度的异化是涉农信访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度异化的根源在于制约机制虚化。重塑村民自治组织、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等主体的利益关系是制度回归的前提,也是化解涉农信访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政府是否是“经济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实中的政府或行政机关从应然的和组织的角度来说不是经济人 ,而是公利人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 ,各国政府肯定是经济人 ;从实然的角度来说 ,作为公务员或行政人员的个人则是不折不扣的经济人 ;作为组织的行政机关则并不总是公利人 ,而是经济人与公利人的性质兼而有之。政府官员是经济人是对客观事实的承认 ,并没有贬低任何政府官员。政府或行政机关表现出来的公利人的性质主要是在外在制度约束之下产生的 ,一旦外控疲软 ,则作为组织的政府或行政机关更易于表现出经济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阮朝奇 《思想战线》2012,38(5):127-128
一、边疆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边疆民族自治州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都是按照上级政府的布置,"依葫芦画瓢"地进行。从而使这项改革无论是在组织结构重组、权力配置、职能调整,还是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注重上下一致、左右看齐、整齐划一地推进。各边疆民族自治州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存在的突出弊病,结合所处行政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由此连带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最主要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没有根据特殊行政生态环境和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改革进行科学谋划和主动推进。  相似文献   

7.
农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问题黄百炼村民自治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起源于村民对本村事务和个人利益的关心,它发展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今天,村民自治远不是十几年前村民的自发性政治行为,而是为法律所保障的民主政治建设。去年11月,第...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政治和社会治安的稳定工作?新野县的决策者们,在加强严打整治、群防群治的同时认识到,如果不在农村村民自治方面较真劲,将可能造成上下"断层"。于是,他们把目光瞄向了治本新领域——村民自治。困惑中的出路新野县是河南省最早实行村民自治的县市之一。随着村民自治工作的持续开展,全县一些行政村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基层组织的管控能力越来越弱,农民也越来越多地不愿听招呼。笔者调查后发现,上述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一是有些村基层组织的产生,没有严格按照《村民委员  相似文献   

9.
她不是村干部,但看见土地撂荒,她登门劝说村民种植烟叶经济作物;她不是技术员,但村民种烟遇到技术难题,她主动将自家的育苗大棚、烟地、烤房提供给烟农参观学习,并手把手地传授种烟技术;她不是大富豪,但村民遇到困难时,她都主动伸出援手;她提出的代表建议,促使乡政府尽快改善了村民生产中的难题,拓宽了群众劳动致富的渠道……重庆市黔江区五里乡人大代表龚慕华用她的热心、善良和不怕吃亏的形象,赢得了村民的敬重。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和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违反,实际上是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在其立法中明文规定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而是通过行政实践、司法实践以及各种外交手段等措施来规制外国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所以,在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中,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规定域外效力,而应该借鉴别国做法,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以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章芸琪 《今日浙江》2009,(17):30-31
面对汹涌肆虐的洪水,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面对繁琐艰巨的工作,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面对困难的村民,他尽心竭力,大爱无疆。这个心系村民、无私奉献的人就是在抗击台风过程中因公殉职的奉化市溪口镇石门村村主任毛文国。  相似文献   

12.
公安行政调解是我国在多年的公安工作中逐步摸索出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警务工作模式。现行公安行政调解具有法定性、可选择性和非强制性特点。从法律性质上讲,公安行政调解权虽与警察权密切关联,但是不具有警察权属性,而是一种行政相邻权。公安政调解行为也不是行政行为,而是行政相关行为。在行政法治视野下,我国的公安行政调解制度除了应当保留调解自愿原则外,还应当确立调解的普遍适用原则、两种法律责任不能互相替代原则和优先适用原则。另外,应当增设调解辩论程序。  相似文献   

13.
韩起祥 《公安研究》2011,(12):89-89
李宝君、刘福元在《当代法学》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非强制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作出的,不以强制相对人服从、接受为特征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奖励、行政调解和行政信息服务等类型。依法行政原则要求任何行政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下运行,非强制行政行为也不例外。如何建立和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法律调控...  相似文献   

14.
行政程序违法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性违法是行政行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行政程序违法主要表现在行政程序依据不健全、不按行政程序执法、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行为司法审查范围过窄等。违反行政程序的行政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责任追究,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步伐。解决的途径主要通过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提高素质,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行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是由一定的行政主体依其职权主动发出的 ,不以强制行政相对人服从、接受为特征的行政行为 ,如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信息服务。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也可能产生行政责任 ,德、日、法等国大都对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明确规定了行政责任产生的条件和形式。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还相当薄弱 ,需要不断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行政行为效力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部分,电子行政行为同样是电子政务法的重要概念,其法律效力的特殊性也是电子行政行为与传统行政行为的重要差异所在。而研究电子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首先需分析电子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其次,电子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构成及其特殊性问题;再次,效力内容与传统行政行为的差异性。上述研究有助于比较分析电子政务法与传统行政法的差异,从而有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禁止反复"是德日行政诉讼法中的概念,意为在撤销判决作出后,禁止行政机关基于同一理由作出与被撤销行政行为相同的行政行为。对于重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区分,法律也仅对法院判决重作和复议机关决定重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了规定,然而实践中存在的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并不仅限于此。对重作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梳理划分,试图解决那些存在于法律规定之外的重作具体行政行为能否适用"禁止反复"条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飞 《人大研究》2005,(3):24-26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的简称, 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政府行政行为可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 一般不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规定在某种情况和条件下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规则及权利义务关系, 有时也称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根据立法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我国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制定、发布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作出的, …  相似文献   

19.
郝晶 《前沿》2010,(16):106-108
在大陆法系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中,行政行为是其理论的中心。但是对行政行为的概念各个国家并没有形成共识。在我国,对行政行为的研究学说也是各式各样,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行为理论体系。所以许多学者选择以类型化研究的手段试图对行政行为做出相对统一的认识,但现状仍是较为混乱。本文就我国目前行政行为类型化研究的现状提出不成熟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定的作为义务,并且具有履行的可能性,却逾期没有履行的行为。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明确行政不作为是否应予国家赔偿,行政不作为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赔偿诉讼的举证问题是顺利解决行政不作为赔偿案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