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事们几次提醒我,应该假本刊的版面,与读者、作者“见见面”。其实,就编辑工作的职能而言,应该是少说。刊物编好了,不说也没有关系,刊物编的不好,说了也是白说。读者花时间看喜欢看的文章,作者写稿件投值得投的刊物。编辑的职能,就是选择这两者之间最好  相似文献   

2.
江苏镇江市委原副书记陈耀终于因跑官而落马。我看写他的“官落马记”,感觉就像是在读传奇说,跑官以及落马的经过,真像是世奇闻,其情节之离奇、故事之跌宕真要让小说家坐在书房里,也编不来。 陈耀南久居市委副书记座椅,分管组织工作,照说应该知道党的部使用和管理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的德才兼备原则,更应该十分清楚但他却坚决认定升官必须朝中有人并且笃信“火到猪头烂,钱到事办”,认为只要付出足够的钱就能想事成。 也许是久坐“副字头”位置吧陈耀南“渴望进步”的心情,可说到了“转辗反侧,寤寐思之”的程度大概也正是因为官迷心窍,他才病乱…  相似文献   

3.
说说而己     
柏兴武 《政府法制》2010,(23):25-25
办公室的艾朔挨了局长的批评,让我陪他喝酒解闷。酒后,我送他回家。路上,他说:“他妈的潭局长真不是个东西,自己大贪特贪,还拿咱不当人看,明天我就举报他!”我心里说:“你也就说说而已。要他真对我这样,我肯定会举报他!”  相似文献   

4.
如果遇到纠纷,你将怎么办?很多人可能会说打官司告他去。但悠着点,你的纠纷法院还要看看是否符合其受理的规格,才能决定是否立案呢!首先,小案不受,据报道,律师为5毛钱打官司因被认定是滥用诉权而不予立案;其次,复杂的不受,2002年第9期《法律与生活》杂志《法律规定不能说了白说》一文,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谢百三教授状告某政府机关一案为例,说明了百姓打官司之不易,文中写道“谢教授前后十几次往返上海和北京之间,希望北京市某中级人民法院对此立案,但状纸递上去大半年了,该中级法院既不立案,也不说不受理,就这么拖着,弄得谢教授告…  相似文献   

5.
“过了大半生,我也接受了许多教育,读了不少书,却败在大字不识几个,靠走私起家的赖昌星手下,不说对不起谁,实在是于心不甘。但古人说得好,‘知人者智,自胜者强。’我既不‘智’,也不‘强’。归根结底是败在自己手下,虽已醒悟,可悔之晚矣!”这是厦门海关原副关长接培勇在高墙之内写下的忏悔,读来沉重而发人深思。翻开接培勇的履历表,不难发现,他的人生历程中虽有一些坎坷,但总的来说还是较顺利的。他1953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在经过上山下乡的磨炼后,他经考试进入厦门海关工作,历任副科长、科长等职,19…  相似文献   

6.
较量     
1990年6月8日下午4时,几名干警突然出现在山西省政协政法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张军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但他镇定了一下神色。 一名警察向他出示了逮捕证。 “你们,你们竟敢逮捕我?”张军声嘶力竭地说:“哼,只怕你们抓得起我放不起我!到时候准有你们吃不了兜着走的时候。” 回答他的是“咔嚓”一声——铮亮的手铐铐住了他  相似文献   

7.
案外人老张     
老张高高胖胖,满面红光,一脸的福态。 第一次接待老张 老张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像是来视察工作的领导,嘘寒问暖:“小伙子,工作很负责嘛,在法院,你这样的年青人很有前途啊。”他还说:“我有个侄子就在某某中级法院工作,没几年就当上庭长了。”说着说着,他很自然地就坐到了本该我坐的椅子上,接着说“‘三个代表’说得好,人民法官就得为人民办案,我有个老乡被人告了,但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们得为他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呀。”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局原局长管贵方,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慨叹:原来贫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哪!  相似文献   

9.
绝不放过你     
第一部 唐○长篇侦探推理小说“那么,三个人中,哪一个是他想杀的呢?”我问。“也许,他并没有固定的谋杀对象,只是顺手杀了三个,以后,或许他根本就不再想杀了,这种可能也是有的吧?”刘柳顺口就把她前面的提法给否了。但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那照你这么一说,他永远不作案了,咱也就永远逮不着他了?”乔说。乔的“永远逮不着他了”这句话,触到了我的某根神经。是的,我们是有可能永远也逮不着他了。我说:“这让我突然想起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凶手又不是什么超人,他不可能像乌龟王八那样永远长寿吧?他就不兴遇个什么天灾人祸?不能总是…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在湖南省长宁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你买官,我不卖!卖官,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这一行动,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所以值得叫好和称赞:一赞他“你买官,我不卖”的硬气。这是决定性的一着,因为社会上有官迷心窍、利欲熏心的人,所以有买官者,也就不足为奇,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卖”的一方,只要无人卖,这种“买卖”也就做不成了。所以面对重金买…  相似文献   

11.
石圣钰走进中队办公室后坐在那只犯人专用的小板凳上。他是喊了一声“报告”后经同意才走进办公室的。他起先喊那声“报告”时很轻,似乎还很不习惯,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味儿。我站在靠门处离他近是听见了,可中队长站在办公桌前没听见。他又略略放开声音喊了一声。中队长温和地让他进来,让他坐下,并把我介绍给他,说:“这位记者想采访你,希望你合作。”他很诚恳地点头,连声说:“好的,好的。” 这是1996年的4月11日。上午,室外的阳光很诱人,但铁栅内的  相似文献   

12.
人间笔记     
地动仪县委书记钱海平在市里没后台,一直想“跟”上一位领导,只是领导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换得太频繁,一直没找准。好在他有实实在在的政绩替自己“说话”,所以每次去市里办事,市委办公厅的那帮家伙对他也还算客气。但钱书记总觉心里没底、脚下没根,不踏实。五月初,市里“大换班”,市委、市政府的一二把手全换了新人。钱书记也得到了自己可能“挪位子”的消息,便专程去市里打探,消息没证实,却明显觉得市委办公厅的那些家伙对自己不那么热情了。钱书记陡然一惊。他曾听人说过,这帮家伙灵敏得很——有“地动仪”之称,尤其人事升贬,看他们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鸿任 《江淮法治》2009,(21):38-38
1997年底我当选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没来得及全面学习,1998年4月上旬便接到当月13日到颍上县参加全省代表工作座谈会的通知。我写的发言稿交有关领导审阅,他虽然只划掉“议案”两个字,但郑重指出:“你把议案与建议混淆了!”我想当然地问:“议案能不包括建议吗?”“它们谁也不包括谁,不符合要求的议案可以转为建议。”这一说,我更糊涂了。  相似文献   

14.
谈话     
将近下班,丁副县长把办公室的马副主任叫过去:“小马,我在咱县任职数载,身边过来过去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人物难以计数,因此而犯愁:这其中到底哪些是真心实意拥护、支持我工作的同志呢?分不清一二三,想听听你的看法。”小马听罢,思忖一番,说:“县长,我不说了,今晚我到有关单位放风,称您下周便调任外地……”丁副县长听了眼前这位公关学院毕业的谋士如此这般一说,锁眉渐展:“好!”果然不出所料。从当晚开始,丁宅便呈现一派“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丁副县长的记录本上的“来人登记”除了儿媳、女婿外,只有4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巩义市建行原行长王永平受贿1021万元被判死刑,临刑前说了一段意味深长、令人深思的话:“假如我第一次走错路时,有人提醒我,我陷入其中不悟时,有人骂我,甚至组织上给我一个处分,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啊!”王永平的死罪有应得,但他死前说的这番话,不能不说是在生命结束前发出的一个沉重的惊叹号,以此表示他对“提醒”、“骂”、“处分”的理解,也是他对于管他的上司一种尖锐的批评.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使我们党形成很多提醒的方法,如领导个别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对违纪者执行纪律,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作为上级领导者,如果忽视乃是丢掉这些爱护干部的做法,干部出了问题,也不去“提醒”,给下级干部造成一个舒舒服服贪婪犯罪的环境,直至步入泥潭,身陷囹囵,甚至判处死刑,那么他的上级领导者该当何罪,何辞其咎!“提醒”本来是一种正确做法,是对干部的爱护,可有时也被一些  相似文献   

16.
关键时刻     
赵四当上了行政科长,他决定请手下的人到家里撮一顿。在家里请,省钱不说,更有亲近感。他说,这样大家日后就会更抬举他。他同妻子盘算要请的人。赵四说,得请吴二,他给局长开车,手眼通天,能给他搭好话;得请刘兰,她是会计,报销个啥她能睁只眼,也能闭只眼;得请李平,她是打字员,消息灵通,要自己当科长的事儿,就是她透的风;得请马虎,他是水电工,抄个水表电表,读数全凭他一张嘴。请这些人,妻子没有异议,就是关于请不请门卫陈大,俩人意见不一。妻子说:“陈叔工作认真,你少了不少麻烦,再说落下他面子也不好看。”赵四不耐烦地说:“不好看也不请,一个…  相似文献   

17.
王延 《检察风云》2005,(1):42-43
你万万想不到,有这样一个“超级死囚”,他虽贩毒海洛因550克,却只被判处死缓。投入劳改后,并不一定穿囚服,也不必去做那些艰苦的重活累活。他在高墙内经营着一个小卖部,腰里别着手机,不仅出入自由,而且就在“服刑”的日子里,还和外边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从1997至2000年间,短短三年,就从死刑减到有期徒刑16年。他对服刑地的选择就像人们选择旅游一样方便。他曾自豪地对前来探望他的人说:“我是包吃包住,还有人给我站岗放哨,通风报信;身在监狱,却运筹于千里之外。”这“超级死囚”是谁?他就是贵州省宁谷监狱的服刑犯——宋晓峰。一宋晓峰是因…  相似文献   

18.
郭炜 《政府法制》2010,(20):50-50
星期一早晨刚上班,一个农民模样的老汉走进了办公室。正当办公室牛副主任准备问他找谁时,那老汉唯唯诺诺地开了口:"我打听一下,主任在吗?"牛副主任放下手中的报纸没好气地说:"你找他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9.
朋友的上司让他去办一件事。这事确实不该是这么个办法,而且肯定有违原则。朋友尽管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可他还是办了。他和我聊起这事,说了“人在江湖”这么半句话。朋友的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身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武侠以及反映黑社会的那些影视中,这话说起来的频率十分高。身入江湖,就必得按江湖规矩行事,否则就可能遭人耻笑,在江湖上混不下去,甚至还可能遭遇不测。但那似乎该是老皇历了。朋友是个政府官员,他说的“江湖”,指的是官场。我说愿闻其详。朋友便说了些身不由己的事给我听。比如吃请,明知不合适,但不吃不行。不…  相似文献   

20.
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曾是在河南郑州两家医院门前聚众闹事的一员,并成为一名“职业医闹”,但随后的一系列所见所闻使他开始怀疑继而憎恶自己的所作所为。今年5月1日,这名“职业医闹”约见笔者,自曝“闹医”内幕。自曝“这种活儿我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你快点把我这话刊登出去,让‘职业医闹’们都洗手不干吧!”5月1日劳动节的上午,一名35岁左右的男子找到笔者说“,我要彻底告别以前不光彩的‘劳动’,用正大光明的劳动养家糊口。”他叫张光(化名),郑州郊区人。张光告诉笔者,他原是一名“职业医闹”——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用在医院设灵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