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8,(6):77-79
《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及其附件,双方同意开通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并建立两岸空(航)管部门的直接交接程序,同意继续磋商开通台湾海峡南线空中直达航路及其他更便捷的航路。两岸资本在两岸登记注册的航空公司。经许可后将可从事两岸间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相似文献   

2.
丁明 《两岸关系》2006,(1):36-38
2005年,是两岸空中直航取得历史性进展的一年。民航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实现两岸 56年来首次“双向、对飞、不经停”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加大了推进空中直航的力度,扩大了两岸民  相似文献   

3.
李非 《台声》2001,(11)
两岸海上通航是两岸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两岸经贸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1979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祖国大陆方面一贯主张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积极推动两岸通航事宜。尽管台湾当局千方百计拖延两岸直航进程,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通航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1986年之前的互不通航到之后的间接通航,从1995年起分步开放通航到2001年的局部直航,20多年来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目前,间接通航程序不断简化,“试点直航”取得初步成效,沿…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3)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第三大航空公司复兴航空董事会11月22日通过决议,解散公司,即日起全面停航。下一步将召开股东会,股东会通过后,就会向证交所申请下市,宣告成立65年的复兴航空走入历史。复兴航空是台湾第三大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台湾岛内航线、两岸航线等。这家台湾首家民营民航企业,被逼宣布结业解散,退出台湾航空界,给台湾社会投下震撼弹,使原本经济萎缩的台湾更加伤感。不解散意味着就会破产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5,(2):90-91
台商春节包机是在两岸直接“三通”(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尚未实现、空中直航无法进行的情况下,由广大台商和岛内有识之士提出。祖国大陆考虑到广大台商切身利益而务实促成的一项在春节期间运送台胞往返两岸的个案。  相似文献   

6.
<正>(以时间先后为序)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直航航点陆续复飞1月7日起至2月19日,暂停了近三年的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陆续恢复通航,为金门、马祖乡亲往返两岸提供了便利。大陆原有61个两岸空中客运航点,疫情以来,民进党当局大面积取消两岸直航航点,仅剩北京、上海、厦门、成都等4个大陆航点。2月1日,大陆航空主管部门循两会协议联系渠道促请台方优先恢复台胞反映较为集中的广州等16个两岸直航航点。3月9日,台陆委会宣布,3月10日起恢复南京、广州、杭州、武汉、重庆、深圳、福州、青岛、宁波、郑州等10个空运客运航点。两岸直航航点复航有利于两岸人员往来、促进交流交往。  相似文献   

7.
越东 《台声》2002,(10):10-11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主张。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希望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的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这些政策主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得到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广泛拥护。祖国大陆提出,两岸“三通”应遵循“一个中国、直…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6,(6):78-78
9月29日,台湾长荣航空执行了今年中秋包机的首航,10月8日,首次两岸中秋包机顺利完成了全部的24个往返航班,在此次中秋包机中,两岸各6家航空公司共计执习了24个往返航班,其中进出北京6班,上海12班,广州2班,厦门4班。  相似文献   

9.
两岸实现空中直航已历时3年有余,两岸航空公司每周数百班次飞行两岸之间已渐成习以为常的事情,人们虽渐渐忘怀当初推动过程之艰辛,却正经历着实现直航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航权是国家主权在空气空间领域的体现,是国家领空主权内容的一部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航权开放程度较高,而我国的态度较为保守。进一步开放航权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也会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如与国家领空主权之间产生矛盾,加剧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压力,外国航空公司在国内航空市场形成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我国应坚持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和航权交换对等原则,提高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严格制定并实施相关法律,从民航大国转变为民航强国。  相似文献   

11.
机场被称为城市的门户。近年来,上海机场建设和运营发展迅速。2008年3月,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投入使用;2010年3月,虹桥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建成运营,上海一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成为中国大陆同时拥有两个民用国际机场四个航站楼五条跑道的城市。到2010年底,有87家中外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的定期航班(包括国内航空公司25家,国外航空公司62家),与上海通航的国内外城市达到219个。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两岸共有12家航空公司,48个往返航班次,运送台胞旅客10773人次。祖国大陆客机56年来首次降落在宝岛,两岸民航客机第一次实现了双向对飞,那种喜悦和兴奋之情,将铭记在两岸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4)
正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近日,因台湾地区民航机构迟未批准176班两岸春节加班计划,东航、厦航等航空公司被迫取消176班加班机,台商无法顺利回台过年。台湾资深媒体人唐湘龙直指"这个当局超不带种",连国际民航组织回给台湾的"打脸函"都不敢公布。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5)
正近日,赴台观光大陆游客签证数据显示,大陆游客赴台数量全面缩减,跟团游旅客减幅超过35%,赴台个人游减幅更达65%,远超台旅游部门官方及业者原先预估的3成。起降台中航空站的立荣航空、华信航空等10条两岸航线早已停飞,避免营运空转。据报道,从今年3月开始,陆陆续续有航空公司停飞两岸航线,包括台湾立荣航空、华信航空,大陆  相似文献   

15.
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15日,原东航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息盘违纪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作为飞行教员和国家一级飞行员,王息盘驾机在空中进行过无数次飞行,从没有偏离过航线,他以安全的飞行和教学,屡次受到表彰和嘉奖,赢得过优秀飞行员的称号。然而,作为一名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在工作和生活的飞行中迷失了航向,并最终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93年1月,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时任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长城航空公司总经理的王息盘出任东航江苏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副厅)。应该说…  相似文献   

17.
李立 《台声》2008,(7):30-31
6月12日上午,历史在这一刻定格: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紧紧握手,表明中断了9年多的两会商谈正式恢复。双方经过商谈,达成了共识。6月13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协议,并将在7月正式实施。两岸实现周末包机,标志着两岸向空中直航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两岸实现正常化的通航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影视互动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了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后来被概括为“三通”),率先打破了冰封多年的海峡隔绝,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发出了善意的呼吁。同年8月,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为两岸电影的合拍、合作方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大陆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两岸的影视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因为台湾方面还没有开放与大陆的交流,两岸在影视方面实质性的合作未能及时展开。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20多年来,两岸海上通航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1986年之前的互不通航到之后的间接通航,从1995年起分步开放通航到2001年的沿海局部直航,不断取得进展.随着两岸经济交流规模日益扩大,台湾当局逆"三通"潮流而动的阻力越来越无法抵挡两岸直航的客观要求.基于经济利益的现实需要,新世纪之初,形势已发展到突破双向直航的临界点,逐步走向两岸全面直接"三通"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两岸“大三通”全景回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宁 《两岸关系》2009,(2):48-49
2008年12月15日7时20分,深圳宝安机场。深圳航空公司的ZH9095航班从深圳直飞台北。这是两岸空中直航首日起飞的第一架客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