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分析Hip -Hop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象。本文认为Hip -Hop的本土化是它流行的前提 ,与青少年心理的契合是它流行主要原因 ,文化工业的推动是它流行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Q版:集体默契的亚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版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它是网络时代青少年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虽然Q版文化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但是它只能是一种亚文化的生活方式。面对Q版文化的流行,排斥并不是主流文化明智的选择,相反,应对其加以融合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扑朔迷离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迅速崛起和勃兴,成为了当今社会万象里的一道奇异风景线。从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就可以管中窥豹,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视频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欧美大片”、“哈日哈韩”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就是其表层的、集中的,也是颇为典型的代表。“超女”浪潮风靡全国,达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这同样也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流行文化,而中国青年流行文化在最近5年出现的一大变化是其“阶层分化”的趋势。作为社会分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反映,处于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开始形成各自流行的“亚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同时接受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不同结构的影响。而这三个教育领域中奉行的价值原则却又不尽相同。在学校领域里施行的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与政治理想教育;在社会领域里,流行的则是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后产生的各种时鲜文化,这类时鲜文化在大城市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在家庭中,父母则仍然按照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对孩子进行教导。社会主义正统文化、社会流行文化和传统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从Hip-Hop运动看青年文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芳 《青年研究》2002,(12):15-20
本文介绍了九十年代以来在城市青年中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嘻哈运动文化。在嘻哈运动文化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街舞和滑板 ;对于嘻哈运动的文化定性 ,认为它是体育竞技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全球边缘文化、小众休闲文化 ;对于Hip -Hop运动的文化归因 ,将之归结为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网络化的生活空间、青年文化的归属功能、青春期的生命历程和体育竞技文化的吸引力五个方面 ;认为Hip -Hop运动的文化功用是青年社会化方式的自我选择、青年生命价值观的表意性符号。它客观上对社会消费有强力促动并有利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7.
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文化表达,它通过文化工业的方式取得了在文化中的强势,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经典文化是以精英为核心的单维度的文化表达.流行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那种大众被动接受文化作品的文本--阅读,演出--观赏的文化表达方式,代之而起的是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 ,它是美国整体社会问题的一部分。“青少年的暴力文化是成人的暴力文化”。  相似文献   

9.
三个时代的青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青年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研究青年文化也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我们看到一种牵强附会的理解,将有关青年的一切都称为青年文化,它可以包括学校教育、党团活动,可以分为青年工人文化、青年农民文化、青年军人文化等;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即将青年文化主要与短暂的流行时尚,以及青少年的非常行为和越执行为相联系,视为青年文化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冯慧 《学理论》2014,(12):275-276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行。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受到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的紊乱,因此通过公民教育中的公民课程、公民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等途径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政治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粉”们已远非当年“哈韩族”所能涵盖,从官员、学者到在家带孙子的老太太,都加入了这一阵营。有观察家指出,这是由青少年流行文化扩大到各个年龄层对韩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表现,或者称之为升级版的“韩流”。  相似文献   

13.
隐忍与释放--青少年中"大话西游"现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宗伟 《青年研究》2002,(10):27-32
近年来在我国的青少年中形成了一种因电影《大话西游》而引发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这一具体文化现象的描述 ,分析了这一青少年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本文认为 ,“大话西游”现象从根本上隐射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矛盾 ,并用文化的隐喻形式解决了青少年的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4.
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都市青少年辍学问题,指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合理化"、家庭教育的失位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是导致都市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的犯罪成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它以特有的社会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有许多原因与对策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笔者根据最近两次赴南通市某县进行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所得的资料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青少年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对青少年犯罪率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抓好文化科学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9,(12)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对青少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经典诵读"的界定以及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来说明经典诵读应当成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8)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指出青少年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青少年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要依靠社会实践、榜样示范和协同教育的路径来加强青少年教育。这些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当今中国 ,青年一代已成为电脑互联网潮流及其文化的主体。本文以 35岁以下的青年特别是号称“第五代人”的青少年为对象 ,对他们中主要的上网动机、心态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阐述影响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机制因素以及青年上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文化法律保护是青少年行政法律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文化法律保护的研究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在“社会保护”一章中作了一些规定,但也只是局限于如何创造和净化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就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青少年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文化如同文化本身一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源于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20.
"无厘头文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显现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流行有特定的地缘逻辑与深刻的时代原因.由"无厘头文化"而次生出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有整个社会环境的外部原因,也有德育体系自身的问题.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方策,以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