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历史实践”到“历史唯物”:马克思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与探索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从历史的实践到历史的唯物,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定论,使东方人掌握了研究人类社会主体性的“一把钥匙”。“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凡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民,都是组成人民群众的主体,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2.
水论种种     
宇航员发现,从太空上看地球,地球上最多的物质就是水了。科学家们解释,水是无机物,又是生命的摇蓝,是人类活动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则有另一种“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如何识“水”,怎样弄“水”,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持论各异。现将这“水性”诸论罗列如下,权作公仆们的耳边鼓。一曰舟水论。始持此论者为战国时的苟况,这位儒法兼容的大师告诫人们:“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说的是王霸之业要依赖民众,但对民众也不能掉以轻心,藐视民众。“水”可以为利,也可以为害。民…  相似文献   

3.
刘波 《瞭望》1983,(10)
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是衡量各国实力的综合指标之一。 我国素以“地大物博”著称,但是也存在着部分矿种富矿少、贫矿多、伴生矿多,某些矿种稀缺等问题。不过,只要认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们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景还是乐观的。“开源”,就是扩大矿物原料的来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载体动力(也就是政治动力)等三个基本动力。“三个代表”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党建工作的指导纲领,还是国家工作的指导纲领。“三个代表”是理论创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古来吟咏读书的诗文多矣,可很少得我心者,原因是绝大部分诗文都把读书当手段,强调的是读书的效用而不是读书本身的乐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用说,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都嫌功利色彩太浓。其实,对真正的读书人来说,最合适的还是明人于谦的两句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此次日本之行,既没购买图书的财力,也没查阅资料的任务,不过还是抽空逛了几次书店,访过几个文库。一来探探路,为日后的研  相似文献   

6.
16关于“文明”和“文化”这两术语、概念。有时候,这两者是一致的,通用的。比如饮食文化也是饮食文明。一般来说,“文明”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科学、艺术、哲学,所以是个大圆圈;“文化”则不包括物质世界,所以是个较小的圆圈。不过严格的区分是没有的。比如一个时代的建筑艺术既是文明又是文化。但我坚持用“文明”。锄头、马拉犁、装配线、电能和核能……只能是文明,不是文化。德国历史哲学家兼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不是人创造了文化,而是文化创造了人。”(注:K.Jaspers(历史起源和目的),1988年,…  相似文献   

7.
所谓“经典哲学”指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所谓“智能哲学”则是指哲学智能观,既包括唯物的,也涉及唯心的。本文重点强调的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智能观,即“智能唯物论”。  相似文献   

8.
一位支部书记当了党委副书记后,还是和过去一样与工人交朋友,吃过晚饭还是赤着膊打兰球,星期天骑着自行车与一帮子青工去郊游,被工人们称为“合得来”书记。不料,某位上级领导却对他严肃地指出,当了领导了,不能象过去那样随便,要注意影响。一番劝导,令听者愕然。毫无疑问,当“官”之后,当然有个影响问题。你的一言一行,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但是,用什么“影响”群众呢?“官气”还是“民气”?这不单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水平问题。当年,刘少奇和时传祥,虽然一个位尊国家主席,一个是普通清洁工人,但彼此却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所谓“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充满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这“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当今的社会现实及所产生的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所依据的历史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结论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西方对“两个必然”的研究成果,鱼龙混杂,瑕瑜互见。现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  相似文献   

10.
神剪张     
画家的笔真多!中国画家爱用毛笔,西洋画家常用油画笔、炭条、铅笔……。但也有用剪刀代笔的艺术家。 请看,在美国旧金山展览大厦的中国展厅内,一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所做的表演:他,张吉根,用灵巧的手指飞速旋弄着剪锋下的纸片,于是,一只只嗡嗡的蜜蜂,从剪刀下纷纷而出;一朵朵盛开的玫瑰,争着在艺术家手中摇动……凝神屏气的观众猛地爆发出狂热的掌声。无论是白色皮肤,还是黑色皮肤的人,情不自禁地呼喊:“神剪张!”“神剪张”!一个碧眼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孙中山先生说得好,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文明能作为一个国家保存下来。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坚持和维护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石,是祖国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李登辉公开鼓吹“两国论”,妄图分裂祖国,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人神所共嫉,天地所不容”,必定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与审判。(一)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海峡两岸是一个国家。从宋代起,中国政府一直对台…  相似文献   

12.
相传远古时候,一只神鸡从天而降,落在八百里秦川西端的一座山峰上,光若流星,啼如雷动,化而为石。以后,那座落了神鸡的山峰被人们称为“鸡峰山”,山脚的古城,也就更名为“宝鸡”了。 这里的人们在鸡峰山上用铁铸造了一只“宝鸡”,不断焚香祷祝,虔诚地祈求它“打鸣”。人们以为只要宝鸡打鸣,就能跳离苦海,得到幸福。不过,这延续了千百年的祝福只能是个无法实现的良好愿望。 今天,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近年,宝鸡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者不畏艰难,大胆开拓进取,使宝鸡市迅步跨上了全国改革的“特别快车”。人们欣喜地说:“宝鸡”真的“打鸣”了,而且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神”,就是“开卷有益”的结果。所以,手不释卷,则是读书人的一生追求,万万不可懈怠的  相似文献   

14.
马卓男  郝广明 《学理论》2010,(29):219-220
拓宽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从如何正确运用惩罚、怎样的惩罚才是合理的适度的等,上升为讨论实行惩罚后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惩罚的认同如何。通过研究实行教育惩罚后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结果发现,在学校现有的惩罚处理中,越是严厉的惩罚,再犯的比例就越低,效果越好,教育惩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也能认识到这点,但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违纪行为做惩罚处理的判断时,他们认为,合适的惩罚与已有的惩罚相比都有偏轻的倾向,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惩罚的宣传。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再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不仅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要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通过定量的分析,充实完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8,(30)
把汉字拆解为300多个部件,并按部件的形状特征归并为50多类;每一个部件类都用一个拉丁字母或数字作为代号,便可在电脑上用31个键(26个拉丁字母和1—5五个数目字)输入——这就是《表形符号编码》。 汉字是怎样由部件组成的? 如:古=十、口。汉字编码以接近“口”的形状的“O”作为“口”的代号,以接近“十”形状的“X”作为“十”的代号,这就解出了:古—十、口=XO。无论笔划少的汉字,还是笔划多的汉字,也  相似文献   

16.
社会惩罚是社会力量对于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者的惩罚 ,社交需求、社会地位的评价和博弈论关于腐败的“后成本”分析构成了社会惩罚发挥功效的理论基奠 ;现实中的诸多不成文规定也证实了社会惩罚的可行性。然而社会惩罚的困顿不仅仅是其实际操作过程 ,而更是社会领域的困境 :社会成本、“出名热”效应和操纵权的归属等问题。因此 ,我们相应提出了社会惩罚运作的两大基础 :外在约束的强力保障和健全的伦理体系 ;而在我国的转型期 ,社会惩罚的施行也正面临着两大重任 :开创健康的制度环境和修复原有的扭曲根基。  相似文献   

17.
邓媛 《党政论坛》2010,(14):42-43
因为瘦,174厘米的个头看上去并不高。但一头乌发,走路轻快,你实在看不出他是一个74岁的“老人”。 “钟南山”,这三个字成名于“非典”,在流行性疾病汹涌来袭时,他敢于向权威提出学术争论:面对错误疫情报告时,他又首当其冲揭开真相。  相似文献   

18.
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公园里指着一丛植物对她蹒跚学步的孩子说:“这是什么?这是花,多好看的花!”孩子咿呀学语:“这是花,多好看的花!”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生活场景。然而,这里面有哲学,严格地说,有一个哲学的提问和回答。说到哲学,一般识字的中国人就会头痛。从中学开始,他们就被哲学的枯燥概念和抽象论证、推理的方式弄得苦恼不堪。什么“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关于这些概念不知背了多少遍的定义,但却难以有真正的体  相似文献   

19.
史飞翔 《各界》2014,(11):1-1
1926年,刚从欧洲游学归来,始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金岳霖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篇哲学论文一一《唯物哲学与科学》。在这篇文章中金岳霖深情地写道“世界上似乎有很多的哲学动物,我自己也是一个,就是把他们放在监牢里做苦工,他们脑子里仍然是满脑子的哲学问题。”纵观金岳霖的一生,他本人的确是一个“哲学动物”,而且是一个天真烂漫、特立独行的“哲学动物”。  相似文献   

20.
哲学教学须澄清十点理论是非 陈玉兰在向全国党校系统第7届哲学年会提交的论文中认为,为迎接全党学哲学的高潮,哲学教学中必须澄清如下一些理论是非: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原则,反对“超越唯物唯心”的实践本体论;二、坚持以矛盾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反对用现代横断科学方法取代唯物辩证法;三、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反对唯主体论;四、坚持客观真理论,反对真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