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7)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闭幕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95年度首脑会议8月28日在约翰内斯堡闭幕.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南部非洲已进入和平与稳定时期,各成员国应抓住时机发展经济.会议通过决议,接纳毛里求斯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第12个成员国.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于1980年4月,成员国人口为1.2亿,国土面积约占黑非洲1/3.波黑塞族议会接受美和平方案波黑塞族议会8月29日决定接受美国最近提出的和平解决波黑危机的方案.议会发表的一项公报说,波黑塞族议会“欢迎美国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波黑冲突的和平倡议”,并“准备签订持久与公正的和平协定”.南政府和波黑塞族就和平解决波黑危机达成协议波黑塞族领导人和南联盟领导人8月29日就和  相似文献   

2.
波黑塞族8月底全民公决最终结果表明,96%的塞族公民拒绝接受5国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版图划分方案.此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已发山最后通牒:如果波黑塞族到10月15日还没有接受这个和平计划(其核心是版图划分方案),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取消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即使联合国安理会不予支持,美国也将单方面采取行动.法英两国认为,取消武器禁运意味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在波黑越陷越深徐坤明在5月下旬北约空军再次轰炸波黑塞族和塞族军队将联合国维和人员扣为人质后,西方国家纷纷向波黑附近海域增兵。美国表示必要时将向波黑派遣地面部队,西方15国国防部长决定组建多国快速反应部队进驻波黑。这表明实际上巳出现了波黑塞族与...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5,(10)
国际要闻(2月20日—26日)波黑塞族和克拉伊纳塞族建立联合防御委员会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境内的“克拉伊纳塞尔维亚共和国”2月20日在波黑巴尼亚卢卡决定成立联合防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上述塞族实体的总统、议会主席、总理以及军队总司令等人组成...  相似文献   

5.
8月30日凌晨2时,北约突然出动了数十架战斗机对萨拉热窝附近的波黑塞族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与此同时,部署在萨拉热窝附近伊格曼山上的联合国快速反应部队也对塞族阵地进行了炮击,与北约空袭相配合,形成空地夹攻之势.随后两天,北约空袭目标扩大到戈拉日代、图兹拉与莫斯塔尔等地.据负责指挥此次空袭的北约南方司令部司令美国海军上将史密斯称,北约对塞族百多个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并取得了“明显成功”.人们不禁要问,在波黑塞族已表示欢迎美国波黑和谈新方案之时  相似文献   

6.
遥望波黑风云及走势谭东白自北约5月25日出动飞机连续轰炸波黑塞族首府帕莱以来,波黑局势骤然紧张。大国纷纷向波黑地区增兵,不断加强对波黑塞族的军事压力和威胁。波黑塞族态度十分强硬,针锋相对,继扣留联合国维和人员作为人质进行报复之后,又击落美国F-16战...  相似文献   

7.
从8月30日至9月1日,北约空军总共出动了500多架次飞机,对波黑塞尔维亚族的军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严重破坏了波黑塞族的一批防空、雷达和导弹基地以及指挥所、弹药库和通讯设施.这是北约成立46年来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与此同时,多国快速反应部队也向30多个塞族目标发射了1000余发炮弹.北约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的由头是8月28日在萨拉热窝发生的流血惨案.据报道,一颗炮弹在市中心爆炸造成37人死亡、85人受伤.联合国维和部队经过调查后认定炮弹发自波黑塞族阵地,但波黑塞族军方一再否认,并说这是波黑穆斯林使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多月来,波黑风云多变,举世关注.偶尔虽露和平曙光,但更多的时候是战争阴霾笼罩.这一切,与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幕前幕后的种种干预直接有关.美国在进行外交斡旋的同时,力主并已实行以武力打击波黑塞族,试图用这种双管齐下的手段打破波黑冲突久拖不决的僵局.北约对波黑塞族历时两个多星期的大规模空袭,实际上是美国一手导演和操纵的.担任北约南欧盟军最高司令的美国将军史密斯充当了北约空袭行动的总指挥.在北约飞机对塞族目标进行的3500多架次侦察、轰炸和监视飞行中,2/3是由美国飞机执行的.当北约的空袭因气候恶劣和遭到塞军地对空导弹的威胁而受挫后,美国竟然不顾国际舆论的指责,动用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巡航导弹袭击波黑塞族目标.之后,美国又要向波黑派遣先进的F—117A隐形战斗机,只是由于盟国意大利坚决不同意为美机提供基地才被迫作罢.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波黑冲突三方在美国特使的调解下已在日内瓦达成和解原则协议,塞族已基本接受北约提出的停火条件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力主北约恢复对塞族目标的轰炸.  相似文献   

9.
波黑战争正处在是缓解平息还是升级扩大的紧要关头。波黑冲突三方领导人在雅典会议上签字接受联合国和平方案,表明出现了停止战争、解决争端的现实可能性。波黑塞族议会拒绝接受这一和平方案和美国酝酿准备直接军事介入,同时也表明波黑战争亦面  相似文献   

10.
8月末,美国以萨拉热窝平民遭到炮击为由,促使原本对动武意见分歧的大国态度暂时趋于一致,北约于是以猛烈火力空袭了波黑塞族阵地和重要设施.西方传媒透露:美国在干预波黑冲突中,采用了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在海湾战争中所使用过的战略战术.美国和北约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并大量使用了最新高精尖电子军事技术,把波黑当作西方高科技武器的展示台和试验场,以检验其在情报搜集、准确轰炸、信息传递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性能.这次空中打击使塞族军事设施受到重创,许多塞族控制地区供水、供电和电讯连络中断,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与此同时,穆一克联军乘机夺取波黑西部塞族近五千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11.
王森 《瞭望》1994,(18)
贝尔格莱德电 继4月10日和11日北约连续两次对波黑塞族阵地空袭后,4月22日,北约向波黑塞族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族军队立即停止对联合国保护区戈拉日代的进攻和炮击,必须在24日零时前撤至离戈拉日代市中心3公里以外地区,并把重武器撤至20公里以外,否则,北约飞机将对塞军阵地进行全面空袭。 北约的最后通碟使本来就紧张的波黑局势立即变得险恶起来。最后通牒是在联合国安理会4月22日晨作出关于要求塞族和穆斯林双方立即在戈拉日代停火并要求塞族立即撤军的决议后发出的。这一最后通牒得到美国、联合国乃至俄国的支持。一场灾难似乎即将降临到波黑塞族的头上。  相似文献   

12.
贝尔格莱德专电5月5日到6日,距萨拉热窝20公里的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部所在地帕莱市“拉伊斯卡多利纳”饭店大厅里彻夜灯火通明。塞族议会的议员们经过16小时通宵达旦的激烈辩论,6日凌晨4点半投票表决,再次拒绝了万斯一欧文和平计划中关于波黑版图划分的方案,同时决定,将由  相似文献   

13.
布鲁塞尔专电 11月21日和23日,北约空军出动数十架战斗机,三次对克罗地亚和波黑境内的塞族武装实施大规模轰炸,摧毁了克境内乌德比纳机场、波黑境内奥托卡导弹基地和塞族其他军事补给设施。这是前南危机以来北约对塞族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打击,也是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以来,波黑比哈奇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大国围绕此危机展开的激烈较量。 尽管今年7月俄罗斯曾同美、英、法、德一起提出五国联络小组波黑和平版图计划,并向南联盟和波黑塞族施加压力以落实这个计划。但是,它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取消对波黑穆斯林武器禁运,对美国主张扩大空袭波黑塞族规模也表示强烈不满。俄外长科济列夫11月28日访问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举行会谈,强调既然在美国的撮合下,波黑穆克联邦可同克罗地亚结成邦联,波黑塞族也应享有同塞尔维亚组成邦联的平等权利。12月2日,俄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支持的关于把南斯拉夫的制裁延  相似文献   

15.
已持续40个月之久的波黑内战.近5个月来,由于不断升级以及克罗地亚境内克拉伊纳局势的变化使前南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新的复杂因素.在国际社会斡旋下,波黑塞族和穆斯林领导人于去年年底签署了停止敌对行动4个月的协议.从今年1月1日至3月下旬.波黑全境基本实现了停火.然而,从3月20日起,穆斯林军队在波黑战场上频频对塞族发动全面攻势.塞军予以反击.双方在各战略要地展开激战.从而使停火协议遭到彻底破坏.此后,战争不断升级.直至6月20日波黑塞军粉碎由穆斯林和克罗地亚联军发动的“解放萨拉热窝战役”.接着攻占了  相似文献   

16.
贝尔格莱德专电 5月18日,南斯拉夫通讯社宣布,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力交给副总统比丽娅娜·普拉夫希奇女士。而此前,15日,卡拉季奇解除了总理卡萨吉奇的职务。3天之内,波黑塞族主要领导人突然相继“靠边”,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卡拉季奇提出免去卡萨吉奇总理之职的理由是:其政策和外交行动已“严重危及波黑塞族的国家利益”,“预谋分裂政权和搞地方对抗”。 卡萨吉奇去年12月被任命为总理,在此之前他是塞族最大城市巴尼亚卢卡的领导人。自去年代顿协议签署以来,由于联合国和欧美等国拒绝同被指控为战犯的卡拉季奇接触,卡萨吉奇成了同外界打交道最多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授权北约从4日10日起空袭波黑戈拉日代塞族阵地,使波黑局势骤然更加紧张。22日北约又向波黑塞族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族24日前将其武装撤至戈拉日代市中心三公里之外,否则要遭到空中打击。经过连日来各方频繁外交活动和斡旋,联合国特使23日同波黑塞族领导人达成了停火协议。 人们从北约空袭戈拉日代到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得到了什么有益的启迪呢? 首先,确凿的事实说明:外界使用武力无助一国内部争端的解决,空袭并非灵丹妙药,也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据报道,波黑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云层的妨碍,使飞行员无法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技术,瞄准目标,先进飞机无用武之地。4月10日,美国两架F—16战斗机首次向塞族阵地投掷4枚炸弹,结果其中3枚没有爆炸。还有一颗误投到戈拉日代市中心,造成穆斯林族居民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飞行员若是低空飞行,又使飞机极易受到伤害。法国一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在15日第三次空袭中被地面炮火击伤。翌日,英国一架“鹞”式战斗机被塞族部队导弹击落坠毁。  相似文献   

18.
贝尔格莱德专电 随着波黑穆克联邦正式全面接管萨拉热窝塞控区的最后期限日益迫近,萨拉热窝塞族居民正在加紧撤离他们的家园,移居他乡。和平协议签署后波黑又出现了一次不小的难民潮。 根据1995年12月14日在巴黎签署的波黑和平协议,原来由塞族控制的5个萨拉热窝市区和郊区将于3月19日正式交给穆克联邦管理,使该市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波黑首都。然而,在与穆克两族打了近4年的仗以后,塞族居民已经不再信任其他两族。由于害怕塞控区被接管后受到穆斯林的报复  相似文献   

19.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4)
国际要闻(5月29日─6月4日)波黑局势更趋紧张自北约飞机5月25日、26日空袭波黑塞族军事目标以来,波黑局势进一步恶化。5月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莱克宣布,美国已派出一支由2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组成的快速反应特遣部队前往波黑附近的亚得里亚海...  相似文献   

20.
最近,波黑穆-克联邦两个盟友之间以及波黑穆斯林政府同克罗地亚共和国之间摩擦不断,说明它们之间的结盟很不牢固.当前,尽管波黑冲突各方停火60天的协议于10月12日凌晨零点1分生效,但敌对双方争夺地盘的战斗仍持续不断,不仅穆-克联邦与塞族一方如此,穆-克联邦盟友之间也发生了争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