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理论思考。纵观共和国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区域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区域发展战略、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下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蔡玉胜 《求实》2006,(5):35-37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表现为:东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西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地区应强调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地区则应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丁贞栋 《世纪桥》2007,(8):51-5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东中西协调发展战略。从和谐视野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极大必要性,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之后,中央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预示着我国的区域战略开始由非均衡增长转向互动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但要实现中部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中部地区能否在发展战略上实现创新。据此,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5,(5)
随着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国家战略的外向性逐步显现。作为"反映大国地位的外向型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在对外战略方面日益增强的主动性与系统性思维,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为未来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从最为基础的层面上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开拓了新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而在具体的研究议题方面,中东地区的政治风险、海洋与陆地国家的比较、次国家单位的比较、其他大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比较、欧美大国的崛起经验以及对西方比较政治学概念与理论的修正等议题值得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战略是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联结的全新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从单元战略转向多元战略.从单体战略转向整体战略,实现东西中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使武汉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执政之后,奉行"美国优先"的价值原则,强调盟友以及战略伙伴作用的发挥,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新评估和部署,并适时推出了"印太"战略。"印太"战略提出之后,美国与南太平洋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政策体系臻于完善,涵盖了区域安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美国做出这样的政策调整和布局,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和战略考量,即应对中国逐渐上升的影响力,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体系。科学认知和评估"印太"战略下的美国南太平洋政策,有利于中国做出超前部署、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8.
搞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支撑和有效途径。秦巴山片区作为我国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本文以以秦巴山片区特殊困难地区S市农村扶贫调研成果为中心,结合S市五年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情况,针对农村扶贫过程中的扶贫对象识别、项目产业选择、资金使用、脱贫成效考核等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互联网+"智能识别、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冉 《理论导报》2008,(2):27-28
中部崛起面临着与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都不相同的发展环境、主要矛盾和战略任务,绝不是把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已实施过或正在实施的区域政策,简单向中部地区加以延伸和推广就可以实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本着"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功能定位,站在"弥补市场缺陷"角度,对中国的区域政策及政策工具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提高促进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打破平均主义的思维定式,把非均衡发展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来.他以"两个大局"为平台、以"两步走"为阶梯,建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空框架,他强调中央的宏观调控功能,主张发挥中央权威促进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