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公众的行政参与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但随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行政参与的落实与实现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就公众行政参与的类别和法律状况观之,应继续完善公众行政参与的路径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中关于公民参与的规定并不完善。本文指出要推进行政问责制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公民参与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确保公民参与行政问责途径畅通,推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保证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姜康 《法制与社会》2010,(3):146-147
行政立法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而公民参与行政立法是信息搜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中行政立法的信息搜集和利用都存在对公民参与保障不力的现象,再加上行政立法不够公开透明,公民参与的渠道单一使得公民参与没能很好的起到扩大信息量提高信息利用的科学化民主化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保障公民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民监督权:法律视域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瑛 《检察风云》2014,(20):10-11
有必要设立《反腐败法》,并在其中用一章节专门规定公民监督权,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把涉及公民监督权的分散的立法内容,编撰在一起,补缺补漏,赋予公民有形的且可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权。我国廉政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民众监督和党的监督构成。  相似文献   

5.
6.
从厦门PX项目事件看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PX项目事件,让我们看到公民意识的勃发外,也看到了现代公共行政难以逃脱的两大困境:公共利益难以界定;民主-效率的两难。但公民参与行政已成为现代民主政府的共识。针对公民参与渠道的不够畅通是引发厦门PX项目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着重谈了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渠道的完善,如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角色的发挥;重视与合理规范网络参与等等。  相似文献   

7.
"孙志刚事件"使中国收容遣送制度得以废除;质疑城乡不平等导致同命不同价司法解释的松动;"佘祥林杀妻案"冤狱导致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而当今的"许霆案"中的主人公许霆,从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到二审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同样的震撼了中国的司法制度。事实上,公众的判意以及公众对司法的监督对这几个案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公众对法律运行各个环节的积极参与构成了法律秩序确立、运行的驱动力与主体性支撑,推进着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传送带理论认为,立法机关能有效控制行政机关的管理行为,然而行政裁量权的扩张使这一理论陷入困境。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及程序控制是制约行政裁量权的传统模式,但这三大模式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治理成为当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并且公民参与可以成为制约与控制行政裁量权的有效路径。公民参与作为控制行政裁量权的新模式,它来源于传统的程序控权,但相比传统的程序控权,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人们应将其置于宪政框架下来理解。公民参与对行政裁量权的控制,可以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实现,而后者又可分为非正式途径的公民主动参与及非正式途径的政府主导参与。  相似文献   

9.
行政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以来我国国家职能发生巨变、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产物,实践表明数量众多的行政立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并非由民选代表组成,行政立法毕竟是行政权力的扩张,因此需要公众的自愿参与来促使行政立法的民主化,使其合理合法。但在目前,在行政立法中公民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参与随意行、附和性较强。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理论,着重从行政相对人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充足而优良的行政法律规范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由于立法的滞后、成文法的传统,以及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依据的限制,导致优良的行政法律规范供给不足,形成依法行政与优良行政法律规范不足之间的紧张。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首先须解决此难题。途径之一在于不断完善成文行政法律规范的供给机制,之二在于不断挖掘不成文行政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1.
向衡 《行政法制》2001,(5):37-38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它既不同于行政命令、行政决定那样要求严格,又不同于行政协调、行政指导那么宽松,它是双方当事人协商自由与行政优先权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对民事商务合同的规范起到积极作用,但行政合同仍然存在如何依法规范的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浅论,以期法学专家重视,早日依法完善行政合同,促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法律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性力量,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立法、执法环节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立法能够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推动法律的民主化进程,提高法律的合法性;公民参与执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法治进程不仅依靠政府自上而下力量的建构与推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主体即公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法律而得以确立和维持的。法治秩序内在地要求保障公民的权利、追求自由与平等、弘扬法律至上的精神。而公民的法律参与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在推进这几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泛而深刻的公民参与能够反映不同权益主体的利益和价值.然而,公民参与政府治理仅有政治上的认同还不够,作为法治国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法律保障包括,主体的法律保障、客体的法律保障和形式途径的法律保障,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是参与主体和形式的法律保障.因为没有对利益相关方和弱势群体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政府治理的公民参与只能是符号和口号.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危机多发期。本文认为要成功应对危机所带来的挑战,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应对公共危机,是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方演进型民主的发展历史,昭示出自下而上的力量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力量表现在民主运动中便是公民以不同形式对民主政治的参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民主参与不仅是一种政治活动,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参政权。转型社会的参与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制度性参与、合法的非制度性参与和非法的参与。在权威政体松动、开始推行民主化之后,公民会逐渐远离非法的制度外参与。  相似文献   

17.
徐秀霞 《行政与法》2007,(12):58-6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表达权"列为公民四权之一,并强调要依法保障,这对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大力发展文化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资源对"表达权"的保护相对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民表达权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石磊 《行政与法》2013,(2):98-102
参与权的完善对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社区参与权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社区参与权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参与权主体范围不清晰、内容模糊、客体不清等;社区参与权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多元主体身份有待法律完善,参与权实现的前提性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参与权实现的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救济性制度呈空白状态.因此,应从前提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救济性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系统性的参与权保障制度,以期完善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及立法完善●李永红长期以来,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十分重视刑事法制建设,刑事法律领域限制或者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措施均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因此,既能满足惩治犯罪的需要,又能有效地加以控制不致于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另外,民事诉...  相似文献   

20.
行政征用是一种高现实操作频度的具体行政行为,关涉不同利益主体的平衡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我国目前对行政征用的研究亟待深化。在立法层面上,有关行政征用的法律规范分散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明确,缺乏征用的正当程序,缺乏明确公平的补偿标准,继而诱发行政征用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征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