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规制监管制度、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勾树松 《求知》2006,(6):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西青区张家窝镇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作思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城郊农村实际的工作新路,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明确界定公共财政投入范围,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等方面财政投入力度,缓解农村财政压力,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恪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立人 《行政论坛》2009,16(2):81-84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责无旁贷.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自觉,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应做到: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决策参与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决策水平;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构建公共冶理与多元参与的机制;加速改变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完善政策、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雷小奇 《学理论》2014,(23):56-57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具体的改革措施。结合张掖市农村发展现状,就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大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增收支柱;大力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积极搭建城乡一体发展平台;大力创新农村产权实现形式,积极盘活城乡一体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平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赖以存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构建城乡统筹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立体改革思路一是通过推进省管县,减少政府层级,构建扁平化的纵向行政体制;二是市县平级,城乡分治,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体系,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流动党员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着力点;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和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城乡社区的必然要求.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战略目标及其意义在于培养能促进城乡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的优秀党员,目标重心和落脚点在于服务于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他们生存和工作的技能;加大城乡信息化建设,建立城乡优秀人才资源管理库;加大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以城协乡促进农村党组织机制化建设;构建流动党员主动寻求党组织的动力机制,创新流动党员先进性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长兴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中,政府必须扮演关键性的角色,而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又负有最直接的责任。浙江省长兴县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基本经验是:政府必须承担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责任,通过建立领导机制、政府体制创新等有效地整合资源、制订规划、组织实施;政府必须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治理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建立健全医疗、养老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政府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重视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和权利,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互补、合作的良好格局,合力解决实际进程中的困难;政府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订并实施基于当地现实、适应当地现实、全面、渐进解决当地现实问题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短期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长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这就要求我们从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出发,建立真正有利于城乡共同繁荣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就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新的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既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近年来,金昌市积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根本方略,不断研究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城乡界限,给城乡平等的发展机会.在措施上,要通过整体布局、重点布局、特色布局统筹城乡规划;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旅游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等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李红兵  严蓉  赵静  杨从尧 《学理论》2012,(13):20-23
成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它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欲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形态,建立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成都改革存在经济实力不强、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农民问题和农村产权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加快户籍改革立法进程,规范农村产权流转,培育市民文化,各方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以实现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决打破城乡分治的体制,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形成城乡平等对待、城乡统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基本要求是: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良性互动。为实现这一基本要求,需要着力在五个环节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一项重大政策,摆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手段,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7.
胡才兵  沈启旺 《学理论》2012,(22):31-33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以芜湖县为个案,具体分析了芜湖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及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着力城乡统筹,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三集中”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民生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话语下的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统筹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为国家公民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却享受着差距甚远的政府公共服务。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现社会公正在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的严重缺失。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全民共享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张国华的“加快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一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是上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文章还就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提出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面对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