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年仅39岁的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肖华能文能武,是著名的儒将,一生留下了无数佳话,而他与妻子王新兰的爱情经历则更是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吴培显  赵林 《理论学刊》2006,(10):109-113
中国小说的爱情书写模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被超越。如果说,新时期之初爱情主题的回归仅是对传统“载体化”爱情书写模式的接续,那么,向生命本真逼近的创作取向已标志着当代爱情主题的新突破。首先,它表现在对爱情主题浮泛化和单一化倾向的超越上,是爱情书写与历史、文化、生命意识的有机融合;其次,以“情欲还原”为原动力的“回到爱情自身”的爱情书写,是其拓展的另一突出体现;第三,爱情主题深化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是爱情的凡俗化和世俗生存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3.
爱情与婚姻     
感觉不到痛苦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感觉不到幸福的婚姻,必是悲哀的婚姻。没有交易的爱情,只有交易的婚姻;爱情永远比婚姻圣洁,婚姻永远比爱情实惠。爱情是花,婚姻是果实;花总是美丽的,果实却不一定总是美好。爱情是风景,路上没有风景,少了心旷神怡的心情,婚姻是鞋,没有鞋便走不成路。  相似文献   

4.
三道茶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年轻人的特权,与老年人无缘。所以那次同学聚会,当听说独居多年、己过五旬的老师新近坠入情网,准备与一位小他十岁的女士结为伉俪时,我宽厚地笑道:“这与爱情无关,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伴。”“不,我觉得他们是爱情。”同学反驳我说。“爱情?”我斜睨了他一眼,“爱情是年轻的产物,不适合生长在老的土壤上。”“可我觉得他们是爱情,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同学固执地说。  相似文献   

5.
程朴 《湘潮》1985,(11)
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最普遍的感情,但对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爱情的价值持什么观点,却是因人而异的。最近,笔者怀着敬慕的心情,又一字一句地攻读了革命先烈陈毅安给他的未婚妻李志强的几十封信。透过那充满爱恋的激情的字里行间,可以得出一个鲜明的结论:爱情诚可贵,革命价更高。这就是革命者陈毅安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对某大学一年的心理咨询档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爱情、人际关系、情绪、日常学习、考研等五个方面;爱情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对各个年级的男女生都是非常重要的;9、10、11月来访比例最高的是爱情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3月和6月爱情、情绪问题突出,4月和5月人际关系、情绪问题突出;一年级、三年级是来访高峰年级。  相似文献   

7.
李勤 《党史文苑》2014,(10):20-22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举世公认的模范夫妇。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始终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对于正确处理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关系,为青年一代、党员干部和千万个家庭树立榜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爱情》“三部曲”是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最火爆、最有特色、最逗人看的作品。从2007年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乡村爱情Ⅰ》,到近期热播完《乡村爱情Ⅲ》(又名《乡村爱情故事》),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以其高收视率、高关注率、高影响力雄居农村题材电视剧之首。  相似文献   

9.
爱情套牢     
快乐大叔 《党课》2008,(9):98-99
有人说战争年代的爱情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小吃,而和平年代的爱情则是生活里的一道大菜。这话是有道理的。想来想去,太平盛世里似乎也找不出比爱情更具浪漫色彩更能拨动人心弦的事情啦!所以,这爱情也不再羞羞答答,从流行歌曲里便可见一斑,先是《爱你在心口难开》、《爱要怎么说出口》,再到《爱你一万年》、《爱到海枯石烂》,现在是《死了都要爱》,这爱情有点儿像“夏利”改“尼桑”又换了“奔驰”,上层次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现在很流行讲爱情经济学,比如从股票来分析感情,但作为经济学者,对此我并不以为然。什么叫爱情?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感觉,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爱一个男人是说不出原因的。男人理性,女人感性,这是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11.
为"爱"疯狂     
女人的故事总是和爱情有关.只是,有的爱情芬芳甜蜜,有的爱情苦辣酸涩.而因了这爱情的迥异滋味,故事与故事之间便有了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穆兰(化名)的故事就和爱情有关.故事是个坏故事,而那爱情呢,拿她自己的话说是:"我曾爱上个错."2005年1月,农历猴年的三九天,我来到高墙下,走进穆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爱情?爱情具有些什么特征和属性?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普遍关注而又有争议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来,阅读了一些书刊,特别是阅读了李春秋同志的《通俗伦理学》和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的《情爱论》,从中得到不少启示。两本书的作者都肯定了爱情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两种属性的统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爱情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13.
刘瑛 《前线》1985,(12)
玫瑰,花中之娇子,不管是在动人的诗歌中,还是在抒情的散文里,玫瑰都常常被比作炽热纯真的爱情。那“迟开的玫瑰”,在这里,自然是指晚来的爱情。我们知道,交友、恋爱、结婚、组织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谁不向往真诚的友谊,谁不追求甜蜜的爱情,谁不希塑有美满的婚姻,谁不想建立幸福的家庭?可是恋爱、结  相似文献   

14.
“爱情之树常青,爱情之歌长存。”这古老格言的前半句是说:爱情能抵御住狂风暴雨的摧残,能经受住冰天雪地的考验,永远和青春、活力、生命冲动相连;后半句是说:“动之于中而形之于外”的心灵恋歌,因其情感的真挚、纯洁,体味的透彻、深沉,所以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使无数颗年青的心灵为之颤抖。多少人物多少世事,随着历史长河的漂泊而无影无踪,唯有那些心灵深处涌出的情歌,不仅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淹没,反而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得闪闪发亮。可以说,爱情的吟唱,无论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必将伴随人类的历史步伐行进,一切外在的或人为的风景,都无法使爱情之树衰竭、使爱情之歌停息。 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爱情诗,大都属于那些长存不灭的情诗恋歌系列。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创作的进程中,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农场涌动的民工潮中,年轻的未婚女性是主力军。据石河子总场一分场不完全统计,就有未婚打工妹826人,平均年龄22.7岁。爱情,是青年人生活主题之一,随着婚嫁年龄的迫近,她们的爱情生活怎样?谁来接受她们纯真的爱情?最近笔者同一些打工妹进行交谈,通过爱情这个侧面,多少看到了她们生活的结构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郎咸平 《廉政瞭望》2010,(11):67-67
现在很流行讲爱情经济学,比如从股票来分析感情,但作为经济学者,对此我并不以为然。什么叫爱情?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感觉,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爱一个男人是说不出原因的。男人理性,女人感性,这是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17.
葛志勇 《党史纵览》2005,(11):46-49
在共和国的将军谱上,杨成武上将以忠诚、勇敢、智慧而闻名.他在长征途中率部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智取天险腊子口,太行山上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令敌人闻风丧胆.杨成武用兵不凡,爱情经历也同样不凡,他靠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博得了妻子赵志珍的芳心,在抗战烽火中两人携手同行,南征北战,共赴风雨,情深似海.  相似文献   

18.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常为如诗如画的爱情而感动。这不只是因为其纯洁、美好,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能够由衷感到这个世界还有真情存在。 于是,当我们有幸看到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世纪伟人之间情真意切的书信之时候,我们所渴望的美好爱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妥为安放的地方。就让我们从本世纪初的天津起步,撷取几朵他俩的爱情浪花,让我们寒冷的心灵接受美好爱情的温暖,重新舒活起来,跳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19.
84年前的1928年2月6日,共产党员陈铁军、周文雍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以生命作注,拼死一搏,谱写了一曲以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情悲歌……周恩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赞扬他们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84年前的1928年2月6日,共产党员陈铁军、周文雍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以生命作注,拼死一搏,谱写了一曲以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情悲歌……周恩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赞扬他们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