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新郑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景禹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被当地百姓誉为“群众的好依靠”。2000年元月,春节即将临近,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粒像尖刀一样向人袭来。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吴景禹走进办公楼一楼大厅,发现一位老人满面愁容地坐在冰冷的地上。他连忙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并把老人领到办公室,给她倒上一杯开水。老人嘴唇抖了老半天,终于说出了原由。老人叫李美英,河南焦作市郊区九里山乡农民,1996年7月卖给新郑市辛店镇靳某水泥,靳某欠老人货款7600元,经数次催要未还。老人1997年起诉到法…  相似文献   

2.
做官先做人赵化南山东省临邑县委书记王佑成上任两三年,清廉为官,拒礼拒贿,让不少跑惯了官门的人讨个没趣。书记带头刹邪气,临邑的送礼行贿之风很快就得到了遏制。王佑成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百姓冷暖时刻记在心头,为帮助养猪大户查找猪瘟病因,他能在臭...  相似文献   

3.
革命老人唐有章一生可概括为“中国50年,苏联 30年;党龄80;党龄 60”。他《一生革命,半生流放》在苏联学习,被打成“天然托派”,第一次被流放苏联摩尔曼斯克;因苏联“清党”运动,他第二次被流放马加丹市;命途多蚌的他回国后在“文革”中又再次蒙冤,被关进秦城监狱……  相似文献   

4.
在同事眼中,他是忘我工作的人;在群众眼中,他是大家的勤务员,他就是毛家寨派出所民警石建国。自2003年调入毛家寨派出所工作以来,石建国在普通民警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勤奋工作,到知天命的年龄也没有放慢为群众奔波的步伐。2004年至2012年连续9年被评为省、市、县“优秀社区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默默地诉说着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和服务群众的热血丹心。  相似文献   

5.
吉县退休老干部胡租金同志心系家乡百姓,退而不休,一门心思扑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事业上,以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怀,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为群众贡献余热,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胡祖金同志用自己的工资为村民订阅“五报一刊”,把党的政策,致富信息等有用知识提供给村民;他还主动担任业务农技员,指导农民垦荒种菜,种水稻,7年帮助村民累计增收26万多元。村民计划生育难,老胡就成了计生员,一个“计划生育超生村”变成了计生先进村;村里民事纠纷多,老胡又成了民调员,做工作,讲法治,村里成了社会治安先进村…… 对于群众的疾苦…  相似文献   

6.
刘瑞芝 《新长征》2007,(4):16-16
陈淳同志参加工作40年来,特别是在担任领导职务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陈淳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榜样,是广大党员的模范,更是组工干部的楷模。当今,全省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中心,广泛开展向陈淳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名组工战线的普通一员,深深地被陈淳同志的事迹所打动。陈淳同志的事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用“四心”接待群众上访;二是让权利服务百姓;三是为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承担责任;四是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五是坚持终身学习。学习陈淳,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永葆政治本色。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我感觉学习陈淳精神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8.
赵学 《奋斗》2003,(9):12-12,21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于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  相似文献   

9.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有着近50年的党龄。他从事老干部工作时,被同事们称为“勤快局长”、“贴心局长”;退休后,他奉献在社区,被居民们称为“热心人”、“好心人”;他发明的“红色名片”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金字招牌,白编自唱的“红色歌曲”在机关、学校和社区激荡。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邢台新河县西杨村,有这样四位老人,现已花甲之年的他们,自1991年开始,义务为村民清扫街道,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他们被群众称为当代的“活雷锋”,村里的大小街道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雷锋街”。在四位老人的带动和激励下,西杨村百姓竞相学雷锋、做好事,扶弱助残,帮助他人,一村村民融洽如一家.西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雷锋村”。  相似文献   

12.
张小民的事迹连日来传遍三晋大地,感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从张小民为村民办的每一件小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那高尚的情操与精神境界,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群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厚意。听群众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需要干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张小民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群众苦于贫穷、致富无门路时,张小民及时提出“内抓田、外抓钱”的致富思路;当群众外出做生意苦于资金困难受挫时,他跑前跑后四处奔波给外出人员贷款一千多万元;当群众外出打工做生意、村里剩下的老小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帮助清大…  相似文献   

13.
今年57岁的潘士年,2007年11月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担任了梁山县韩岗镇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上任那天起,他白天了解群众的酸甜苦辣,积极推动工作,把党的主张和政策讲给大伙儿听;晚上读书学习,坚持写工作日记,记录每天的工作和村里的大小事务。2008年,宋庄村被县委表彰为“五个好”党支部。下面让我们细读一下他的部分工作日记吧。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2,(30):7
"我这个人,就适合在老百姓堆里,离开老百姓心里就没底",周恩义在报告会上的真情告白,揭示了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这一历久弥新的工作"法宝"。正是立足群众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他才会钻猪圈、下农田、蹲大棚、常唠嗑,了解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明确自己该宣传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油田五一社区有一位67岁的老人,名叫冯世义,自2002年退休以来,不管严冬酷暑,他一直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做的好事数以千计。他被领导和群众亲切地誉为“油田活雷锋”。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英雄的名字伴随着波涛滚滚的松花江水,传遍了扶余县城。今年4月 16 日晚,扶余县公安局副局长徐玉庆在检查工作归来途中,路遇一起交通事故,他积极组织和指挥抢救受伤群众,不幸被过往车辆撞倒,光荣牺牲,年仅37岁。 翻开徐玉庆的履历表,人们不难看出,他不愧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谱写了人生壮丽的诗篇。 心系群众,为了群众, 是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徐玉庆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对人民群众有着很深的感情。在三井子派出所作内勤户籍警时,他就以主动热情、和蔼可亲的服务,赢得了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一、变被动为主动 这是对待群众的态度,也是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人社部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主动出击,要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活动,主动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各项民生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要组织开展以服务基层群众为主题的专项活动,主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要深入开展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推动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他使我对共产党更加充满信心倪天增被上海市民称为风雨市长、辛苦市长、平民市长。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鞠躬尽瘁为人民。他死得太早了,太可惜了。我们党有许多像倪天增一样的好干部。他们与人民大众心心相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是,对他们宣传得太不够,人民...  相似文献   

19.
爱民要诚。与群众相处一定要以诚相待、以诚待人,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拥护。在工作中,把群众当成自家兄弟姐妹,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什么工作做不走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他始终把牧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解牧民之所难,视牧民群众为亲人。无论是在何种岗位,牧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我是个党员,所有的牧民都一样,都在我心里,我帮了他们,他们受惠,我也快乐。"他说。他,就是五师八十八团牧区牧民心中的好书记——左进国。自1990年到八十八团工作以来,左进国始终把改善牧民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他帮助扶持过的牧民一个接一个富起来,在他心里,改变贫困牧民的生活就是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