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有些政工干部耐不住寂寞,不安于清贫而“摇摆不定”,打算在政工岗位上“撤退”时,我却为自己喊上一声“立定”!并把“立定,不喊‘稍息’”作为警句,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 说来在政工岗位上已工作七个年头了。我在大学学的是中文,平常就喜欢舞文弄墨。踏上宣传岗位之前,也曾写点文学类的东西。政工岗位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刚进宣传部,分配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我自购了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抓紧业余时间研读。此外,努力熟悉我所在企业的业  相似文献   

2.
刚步入政工岗位,就被告诫“十年政工一场空”,要趁年轻赶快转行。如今,在政工岗位奋战已4个春秋了,我不仅没有一无所获之感,反而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就是腰包瘪一些么,可头脑的充实、心灵的净化、心胸的开阔决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 大学里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前夕,同学们纷纷找门路转行,干起了专业技术工作,我被分配到企业搞起了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3,(18):11-11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相似文献   

4.
读完去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第10期的《请给我一点信心》一文,心绪难平,它客观地道出了一名政工人员的烦恼。我也是一名29岁的政工人员,在政工岗位上工作了四年。四年里,党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使我有双倍于四年的收获。因此,我觉得年轻的政工人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为政工岗位添彩。 一是环境令人放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业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特别是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  相似文献   

5.
王殊 《瞭望》1986,(35)
这已经是十四年以前的事了。 一九七二年七月七日晚上六时三刻,我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刻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东门左侧的会客厅,里面还没有人,灯也没有全开,我就在客厅里的一圈藤椅上坐了下来。我是下午接到通知的,周恩来总理要在晚上七时在这里见我。我心里随着约定时间的接近越来越激动。 我在前一天即七月六日刚刚从波恩回到北京。当时,我在波恩担任新华社常驻记者。我在七  相似文献   

6.
潇洒不起来     
我是在国有企业做宣传工作的,前后几年的实践中,体味过成功的喜悦,也倍尝了政工的艰辛。 和同龄人一样,我当初也是怀着美好的憧憬走上宣传岗位的。绞尽脑汁地写好每一篇文章,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是我恪守的信条。于是,一项项任务圆满完成,一篇篇文章见诸报端,一条条有价值的信息受到重视。应该说,我问心无愧。可尽管如此,我仍旧潇洒不起来,与同学见面时总是很不自信地说:“我还在搞政工。”  相似文献   

7.
记者同志您可别见笑。过去我一进工厂大门脑袋就疼,血压一个劲地往上升,病也来了。反正就是不爱上这个班。 我在华光灯泡厂干了20年,论资历,我又是五车间最年长的工人,你可能会寻思我不是个好工人,这可就冤枉了我啦。  相似文献   

8.
我于196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广东仁化的一座矿山里。我虽然学的是工科,却喜爱文学与写作。到单位后,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些广播稿和报道稿。1972年底,我们矿山“工改兵”,变成了基建工程兵部队,我也光荣地穿上了军装。1973年3月,当时团宣传股正缺人,领导就把我从营部调到团宣传股搞新闻报道工作,从此开始了我的政工生涯。从那时到现在,一晃快30年了。这期间,我做过组织、纪检工作,但绝大部分时间是做宣传工作,一直没离开过政工岗位。根据我的体会,搞政工必须要有这样三种精神: 一是要有不怕吃苦、勤奋踏实…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外领导干部。1994年7月走上了大连市教委副主任的岗位。1995年12月,组织上又把我放到了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岗位上。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下面,我就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谈点认识和感想。一、年轻干部更要讲政治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是江总书记对全体干部的要求,通过学习,我认为年轻干部更要讲政治,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枕杜记     
《民主》2021,(6)
正那一晚,微山湖上,我在一个剧组里拍夜戏,天快亮的时候,大风突起,霜寒露重,我便躲进了一大丛芦苇之中,芦苇丛里竟然还有一条船,我干脆在船里蜷缩下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船舷上飞来一只鹧鸪,低低地鸣叫,将我惊醒,当我惺忪着打量天上的月亮和湖上的微波,再清晰地闻见芦苇根部被湖水浸泡之后发出的清苦气息,不自禁地,我便想起了杜甫,还有他的死。  相似文献   

11.
我当了十七年的党支部书记,始终不忘规规矩矩做人,总感到学习上刻苦,工作上吃苦,生活上艰苦,是政工干部的天职。能让“三苦”精神在岗位上闪光,起码不愧对党和人民。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把“三苦”当做忠于职守的精神支柱。 学习上要刻苦。有人说:“不读书,不看报,必然要搞歪门邪道。”这话很有道理。任何一级干部都是如此。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1983年我自费报名上了函大,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熬了“三年寒窗苦”,拿到的却是一张国家根本不承认的文凭。甭说提升、晋级,就连评定职称也毫不管用,为此我曾苦恼过、伤心过。 然而,我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写作和工作上,思想  相似文献   

12.
自己在政工岗位上8年来,有酸的,有甜的,酸酸甜甜相伴,铸成了我所走过的路。 1987年,我从柳州分局机关调到林管所担任政工干事,开始了政工生涯。刚步入政工之路就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有时你采访某人写一篇稿件,别人见了,总以为你无事在和别人聊天:“小子,你真是闲哉悠哉呀。”你动了一个上午的脑瓜子,写出一份材料来,刚到走廊或门口伸伸腰,冷不防就会有人问你:“真闲呀,又没事了?”记得有一次,为赶一份材料上报,通宵达旦地苦熬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领导放了我两个小时的假,可刚走到单位门口,就有  相似文献   

13.
每读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我与政工”专栏的文章后 ,我这个老宣传真是感慨很多 ,同行们的酸甜苦辣在我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回想自己的政工生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九一年到现在 ,我在宣传科长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近10年。作为一个有3000多名职工、生产任务异常繁重的基层站段宣传科长 ,既要统筹安排全段宣传的各项工作 ,又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既要给科里的几位同志布置任务 ,又要亲自动手动笔……或许是生性要强 ,总想干出点儿名堂 ,总想把事情办得更好 ,于是就整日里忙 ,忙得经常要加班加点不说 ,还总得把八小时里喝不完…  相似文献   

14.
不解之缘     
我1966年毕业于哈军工,在研究室搞了较长一段时间科研,后因工作需要,调至政工部门,从此成了政工队伍中的一员,一干就是20年。这其间虽说当了两年多的所长助理,在别人眼里已经脱离“苦海”,可当组织上再次调我干宣传时,我又无二话地回到了这个岗位。我热爱这个岗位,因为它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可以体现个人的价值。多年来,我为本所多次获市文明单位做出了努力;也为全所政研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成绩,政研会多次被评为总公司、院及市的优秀政研会;在这个岗位上,我先后和其他同志合作,出了两本政工…  相似文献   

15.
记不得1979年的元旦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了。忽而无边的沙漠尽头镶一片蓝丽的天,忽而连绵的戈壁托几朵白白的云,只有车窗剪辑的风景象幻灯一样在眼前闪过。但当在餐车里,父亲举起那杯玫瑰红葡萄酒说,咱们也过新年的时候,我心里明白,父亲结束了他38年的军旅生涯,我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十年就这样开始了。那一天,我们全家正坐在由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特快列车上。 父亲从新疆军区转业后,我们一家来到了浙东南  相似文献   

16.
我是由一名工人成长起来的政工干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我有一种用不完的激情。 干政工我是一名新兵,因为真正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才四个年头,但与政工结缘却有八年有余。我与政工结缘于在党校的一次学习。1994年我参加了襄樊铁路分局党校举办的一期培训班,短短的两个月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从那时起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当一名政工干部。在我眼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工作。 之后几年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学理论、写新闻,先后有多篇新闻报道见诸报端,文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理…  相似文献   

17.
收获快乐     
光阴似箭,韶华易逝。蓦然回首,自己在宣传思想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七个年头。七年里,翻阅了多少资料,赶写了多少文章,费尽了多少口舌,已无从计数。道不尽酸甜苦辣,说不完清苦寂寞。而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钟爱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8.
改行也难     
“搞经济吃香,干政工没啥意思。”这是眼下许多人都心里清楚的。吃了十多年的政工饭,对这个“好汉子不想干,赖汉子干不了”的行当,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找个机会改行吧——这个念头一直侵扰着我。可是,时间年复一年地过去了,机会一次又一次地降临过,我至今还在这个不安心干的岗位上。 我从工人岗位走进政工圈后,时刻提醒自己倾心地学,踏实地干,诚实地做人,当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几年下来,我在宣传干事、秘书、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摸索到了干政工要“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的工作要领。当宣传干事时,我创办了厂报;当秘书时,起草的工作报告初审通不过,我三天之后交出了上万字的第五稿;当团委书记时,为了一个不该破碎的家庭,两天  相似文献   

19.
爱我所爱     
刚步入政工岗位 ,曾不止一人对我说过“十年政工一场空” ,不如及早转岗。对此 ,我每每报以微笑 ,因为我坚信不疑 :思想政治工作永远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如今 ,掐指一算 ,在政工岗位上已奋战六个春秋了 ,我不仅没有一无所获之感 ,反而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不就是腰包瘪一些吗 ,可头脑的充实、心灵的净化和心胸的开阔决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作为一名基层粮食企业的政工干部 ,我并非科班出身 ,也没有令人炫耀的专业文凭。初干政工 ,我内心还真有些发怵 ,担心干不好 ,辜负领导的期望。领导的关心支持、同事的友爱帮助 ,使我很快打消了…  相似文献   

20.
我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政工了,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而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政工这一行,在政工的道路上付出了青春,饱尝了酸、辣、苦、甜。但我对干政工这一行没有后悔过,默默地在政工岗位上辛勤耕耘,寻找乐趣,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十年前我在部队一提干就在政治处当干事,还担任过连队政治指导员,一九九0年从部队转业。第一天来企业报到,当时主管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对我说,你在部队干了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政工部门也需要你,希望能安心政工岗位,干出成绩来。于是我就横下心,要在企业政工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