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针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从而使其变成不毛之地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的发展为前提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同时,人类以自身的智慧与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留下人的印迹.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取之有度,否则就会破坏自然环境而受到惩罚.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本文结合历史教学相关内容,探讨历史学科的环境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环境:一个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自然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条件.因此,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又具有逻辑前提的意义.人与自然环境及其关系,在当代已成为影响人类存在的重大课题.自然界作为发生学前提的规定,导致了人类的诞生.自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弥合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鸿沟之后,人类作为镶嵌在大自然因果链条中的一个内在环节,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经验事实.只有在自然进化的特定序列中,人类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类的诞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这已经为达尔文的学说所确证.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基本关系.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平衡的规律,所以发展经济不能突破生态阈限.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必将把人类发展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救.唯一的出路就是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此人类始终不能真正摆脱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制约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以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其生态思想,这些内容长期以来被忽视.其中,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而发展循环经济是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些结论至今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极其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林 《求实》2000,(5):38-39
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界相处 ,这是人类自文明时代起就在探寻与思索的一个恒久的话题。当今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近现代工业文明中自然环境的恶化1.1 近代社会步入了工业文明特别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有些人认为人类已摆脱了自然界对人的束缚 ,忘记了人本来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把人完全与自然对立起来 ,只把自然看作索取、征服和掠夺的对象 ,自然界是仅仅被作为人类的消费对象来对待的。自文艺复兴以来 ,当人类从上帝的权威中解放出来以后 …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是通过劳动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地之一。没有对马克思关于自然概念的正确理解,也就没有对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和理论原则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的概念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作一初步探讨。一、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自然就是整个宇宙。它是包括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环境等的总体性范畴。在这种意义上讲,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历史也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批判了黑格尔把自然界作为观念的异在形式和从唯心主义抽象的思辨转向感性的自然界这种过渡所作的虚幻描述,得出  相似文献   

9.
人生活于其所在的人类社会中,又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息息相关,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发展”的解读 发展是人在自然与社会的制约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内在规律的进程。人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基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本质给予了科学的界定。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