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Ⅰ在印度尼西亞大約有1000个華校,其中有十几万名华裔印度尼西亞籍学生,这些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与印度尼西亞共和国的教育政策相違背的,如果讓这些情况这样繼續下去,人們很担心,將來印度尼西亞將有那么多的公民在思想上与政治上的意义來说与印度  相似文献   

2.
美國司法部長罗伯特·肯尼迪1964年1月14日突然离开華盛頓赴亞洲某些國家訪問,这件事引起了紛紛的猜測。1月16日他到达东京,带來了一个同印度尼西亞总統苏加諾就“馬來西亞”進行会談的、准备周密的議事日程,他还負有美國总統約翰遜給予的有关亞洲“其它問題”的某些緊急任务。肯尼迪的亞洲之行,美國对“馬來西亞”的关心益形迫切,以及整个緊張的气氛,凡此种种,其背景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紀初期,弗·依·列宁就已提出了和印度尼西亞資産階級革命發展有关諸問題。这些問題正在日益吸引苏联研究者的注意。但在这方面还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本文的目的在于闡明印度尼西亞民族党(它是当前印度尼西亞影响最大的政党之一)的建党过程。目前苏联歷史学中还沒有論述1927-1942年印度尼西亞諸民族革命党派的專門著作。  相似文献   

4.
軸心國家垮台后,印度尼西亞是第一个从殖民主义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在荷蘭殖民統治的350年間,印度尼西亞一直都在反抗着它的压迫者。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印度尼西亞共產党領導下的工業無產者与种植園無産者以及民族資產階級,不僅在其反日斗爭中擺脫了國家新主子的桎梏,同时也把那些与帝國主义朋比为奸的封建集团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避粉碎了。通过这場極其慘烈的斗爭不單導致了一个民族的,和社会的革命勝利,也赢得了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成立。然而,一切帝國主义者,特別是其荷蘭代表人,对其在东南亞統治制度有嚴重后果的失  相似文献   

5.
導言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澳兩大洲之間和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之間。按照它的位置來說,印度尼西亞与該兩大洲的关系应該是很密切才对,印度尼西亞一定是頻繁地通过該兩大洋才对,但是事实並不是这样。由于西方殖民的性質,很多事情和很多情况都是向着西方的利益而生長的。这样的生長是違犯自然力的,好像一株樹由于受到阻碍因而一定要生長得弯弯曲曲一样。我們国家的歷史受到了西欧歷史的影响,而与在印度、中國、緬甸、邏罗、馬來亞和菲律宾等國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脱离开來,而根据印度尼西亞的位置和上述國家面对着我國的位置,我國的歷史与上述國家的歷史实际上应該是互相关联的。在欧洲人寫的歷史書中,他們  相似文献   

6.
印度尼西亞外族后裔的社会背景。有这么一个说法,即人一旦喝印度尼西亞土地上的一口水,他就会热爱印度尼西亞,就会想住在印度尼西亞。的确,历史上自古至今都有許多外國人來定居在印度尼西亞。几世紀以来遺传下來印度尼西亞血統在外族后裔的血液里成份佔得是比较多的,因为第一代里外國人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關係由來已經很久。根据在松巴哇發現的一个东山時代(大約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青銅鼓和在青銅鼓上装飾着一个人騎着馬、穿着韃靼人的服装的圖画來看,有理由,而且有足够的理由推測,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關係自从史前時代就已經廣泛地開始建立了(參看雅加達博物館史前文物第3364号和樊得賀編(Dth.van der Hoop)的“史前文物珍藏目錄”第213頁)。明顯的事实是印度尼西亞最古老的歷史,那就是从公元初開始的歷史,是从中國得來的(參看克倫納斐(W.P.Groen Veldt)著的馬來羣島和馬六甲的記載”一書)。伯希和(Paul Pelliot)也这样推測,卽在那个時期,印变尼西亞和中  相似文献   

8.
我們認为,印度尼西亞目前在經济、財政方面所处的地位仍和过去的殖民統治時代一样,这意味着印度尼西亞在世界經济關係中所处的地位是: (一)外國资本的投資埸所; (二)原料的生產國; (三)先進的資本主义國家的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 (四)廉价劳動力的來源。讓我提供一些說明这一見解的依据。根据美國“紐約怀特工程公司”1953年一月關于印度尼西亞經济情况的報告:战前投在印度尼西亞的外國資本總額達21億美元(战前美元),这尚未包括非直接投资的外國资本,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以前爪哇岛上印度尼西亚人与中国人的通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蘭人來到印度尼西亞之后并不是馬上就控制整个爪哇島。我們常常忘記一点-荷蘭在爪畦的統治实际上并不如在旧雅加达那么久-三百年。当初荷蘭东印度公司的职員如府尹(Residen)等不外是荷蘭东印度公司的外交人員,一直到帝波尼哥罗战爭之后,我們所知悉的荷蘭殖民制度才完全建立起來。十九世紀以前我們回顧到十九世紀以前的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是真正印度尼西亞歷史时代,同时我們一定想問,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重新开啓的真正印度尼两亞歷史时代里中國侨生居民的歷史發展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真正印度尼西亞歷史时代里,最高級的中坚的階層,真如現在一样,是印度尼西亞人。因此对于中國人說來,当时投身入印度尼  相似文献   

10.
一百二十年前,美國浸礼教傅道会派遣了霍瓦特·馬尔昆(Howard Malcom)“去調查、并与傳教士們一道解决很多不容易通过信件來决定的問題,……并彙集該会还沒有掌握的各項問題的詳細情况”。他回去以后,出版了一本見聞錄“东南亞(包括印度斯组、馬來亞,暹罗、中國……和……緬甸王國)旅行記”。这就是現在我們通常称之为东南亞-从緬甸起至太平洋-这个地区最初(如果不是第一次的話)所接受的地理名称之一。但是在后來的一个世紀里,这个名称却很少被用到,流行的是另外一些名詞,如远印度(Further India)、印度支那、东印度或印度羣島(Island India),並加上有关的殖民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亞軍事領袖們在过去十年間所不得不操心的一个主要問題,是如何發揮軍人在國家政治結構中的作用,以滿足其政治上、經济上和社会上的种种愿望。印度尼西亞軍隊从來也不是一支被动的僱佣軍,它的革命淵源以及在1948年以后反对國内叛乱的連續战役已使其軍官們充分理解了國家政治。另外,作为一种非傳統的体制,軍隊已为那些出身低微,不能使他們在新共和國的政治、社会上層占一席地的男儿們提供了另一个晉身之階——这在1957-1958年还是一个短小的階梯——。1957年以后,这些軍官們有了公开參預政治的机会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有一些將在这里論述)他們規避了夺取政权的办法而被迫代之以競爭政权的办法。誠然。对于大部份有政治傾向的軍官來說,意識到他們是在競爭政权的感覚还只是逐漸産生的。到目前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亞遭到一种新的爆炸性局势所威脅。因此,世界和平也受到了進一步的危害,这一切是帝國主义國家不顧这个地区人民的反对,蔑視正义和自决的每一个原則,决定在9月16日强行实施他們的“馬來西亞”計划所産生的直接結果。最近局势的赤裸裸事实如下:英國、英联邦以及东南亞条約組織的武裝部隊挑釁地加强对北婆罗洲地区人民的攻击;馬來亞越來越變成帝國主义的一个軍营;沿着和印度尼西亞隣近的地区一帶,帝國主义的武裝部隊,每天都在進行襲击和“联合演習”。拉赫曼当局和印度尼西亞及菲  相似文献   

13.
东苏门答臘是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印变尼西亞出口物资的重要出產地。印度尼西亞的外匯收入,有一半以上是从东苏门答臘州得來的,而从北苏門答臘省的亞齐和达班奴里这兩区得來的則很少。这是由于东苏門答腦的農業垦植高度集中的結果,在印  相似文献   

14.
阿卜杜勒·拉赫曼及其在馬來亞的統治集团,在作为英帝國主义的走狗的同时,經过好几年同美帝國主义私下勾結,现在已經暴露出他們是美帝國主义在东南亞的头号代理人了。这就是拉赫曼在同美國官員經过三天会談之后,于1964年7月25日在華盛頓同約翰遜政府簽訂的协議的实質。美國毫不隱諱地同意要支持英國制造的“馬來西亞”陰謀的实現,要訓練拉赫曼的傀儡軍隊,并供应拉赫曼集团在其反对北加里曼丹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的骯髒战爭中可能时刻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和马来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文原著書名是「馬來世界」,英譯本改作「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下文是依据英譯本(1955年)第五章「民族和文化」一節中譯出的  相似文献   

16.
外国壟断資本控制着印度尼西亞的經济命脈 印度尼西亞是一个具有富饒的天然資源的国家,它是世界市場上橡胶、錫、石油等原料商品的重要供应国之一。但是这些資源自十七世紀初印度尼西亞受荷兰殖民統治起,一直掌握在荷兰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帝国主义壟断資本一向把印度尼西亞看成是投資和掠夺原料与利潤的場所。1949年12月荷兰移交政权后,它的  相似文献   

17.
在美帝國主义和尼赫魯政府支持下的英帝國主义的“馬來西亞”陰謀的全部陰險醜惡面目,已經暴露出來。自从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联邦”强行建立以來,它已經變成一个龐大的警察國家、帝國主义的一个兵营,事实上已經成为向亞洲人民進行侵略和战爭的前哨基地。帝國主义对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軍事威脅加强了,每天都从海上、地面和空中对印度尼西亞國土——特別是沿苏門答臘一帶、婆罗洲同印度尼西亞交界地区和廖島,進行軍事挑釁。在婆罗洲各地英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亞已經恢复了1945年宪法。这是印度尼西亞国內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标志着印度尼西亞国家制度的新的变革,而且标志着印度尼西亞局势的發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反对“馬來西亞”的斗爭,現在已經進入積極对抗的第二階段。馬來亞、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人民已經在大規模互相配合的基礎上,以積極开展全面的对抗來答复帝國主义者的动員和人力登記。反殖民主义力量打赢了第一阶段的斗爭人們可以这样記載:在1964年國际劳动節前夕,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已經在反对“馬來西亞”斗爭的第一階段取得了勝利。这个勝利的規模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馬來西亞”是帝國主义要在东南亞建立一个战爭集团的大陰謀,它现在已經成为众矢之的。馬來亞內外反殖民主义力量的毫不留情的和有組織的斗爭,已經撕断了它的四肢,挖掉了它的心臟,实际上,它是死亡了。严重的打击“馬來西亞”这个槪念一産生的时候,就遇到馬來亞、北婆罗洲三个地区、印度尼西亞、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所有眞正反殖民主义的人民的嚴重打击。事情一开始,我們就指出只要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