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劳动教养程序立法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初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四十余载。对于劳动教育制度,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的独创,被外国朋友称为人间奇迹,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但多数学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因此,有的主张对此应予改革与完善,有的主张予以废除。从我国实践的情况看,劳动教养在控制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劳动教养制度立法规定的粗疏和混乱,并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等规范相冲突,导致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封闭运行、监督乏力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明确劳动教养的性质、执行主体、执行对象、执行方式、适用期限、决定程序、监督程序等内容,以利于该制度的统一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制度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设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此后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几经改造,现在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与创设这项制度的初衷渐行渐远。不可否认,劳动教养制度在维护我国社会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它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某些人的自由与权利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刑事法制的推进,劳动教养制度的不合理性日益凸现。为此,我们认为,必须改革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一、劳动教养制度与现代刑事法治精神是相互矛盾的1.劳动教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劳动教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法律制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活动和轻微犯罪方面起到了其他法律、法规所无法替代的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该制度却暴露出诸如欠缺合法性等缺陷,从而也引出了劳动教养制度是存是废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加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50多年来,毋庸置疑,它在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惩罚教育有轻微犯罪行径的人员等方面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作为一种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劳动教养制度直接与我国的现行法律相冲突,自身内容规范也存在瑕疵,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和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缺陷问题愈发突出起来。本文试从立法角度对其缺陷进行分析,并对浅述了自己对劳教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邹惠 《政法学刊》2004,21(4):40-42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劳动教养在控制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 在着诸多问题与弊端。公安部的规定对劳动教养对象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情况,劳教对象范 围方面的立法还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来搞摘编     
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常筱西认为:劳动教养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独创的一种法律制度,四十多年来走过了它的初创、中断和兴盛。劳动教养制度在满足其创建时违法乱纪、犯罪行为治  相似文献   

8.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是我国处理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手段之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教养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回避的缺陷。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法律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如法律性质不明确、严重侵犯人权、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简要介绍和分析现存的法律缺陷,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建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制度的运行在实践和理论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理论界出现了存废劳动教养制度的不同观点。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入手,提出在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新形式下确有废除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宋炉安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自1957年8月《国务院关干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以来,在教育改造违法分子,维护生产秩序、社会秩序以及进一步查明有关违法分子的犯罪事实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近四十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13.
许兵 《中国司法》2008,(2):92-95
劳动教养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自1957年8月正式建立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挽救教育违法人员、预防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长期以来,尽管国家一直致力于将劳动教养在性质和管理方式上区别于劳动改造,但是,劳动教养在执行方式等方面与劳动改造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别,以至于劳动教养在长时间内被称为“二劳改”,始终摆脱不了劳动改造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一、劳动教养和管制刑的现状劳动教养和管制刑都是我国在法律制度上的独创。劳动教养是我国在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实践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挽救严重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的法律制度。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劳动教养和管制刑都已使用了三四十年,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目前在执法实践中都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名实不符。具体表现在:1.劳动教养有实无名,法律依据不足在执法实践中,劳动教养有实际效果,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应有的震慑作用,是刑罚手段的有益补充。每年批准劳动教养的人数占逮捕法办人数的1/5、1/4以至更多。然而,从劳动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其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宪法学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不但与我国宪法所体现出的一些宪法原则背道而驰,而且直接违反了我国宪法规范的具体规定。本文将以宪法学的视角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分析,论证该制度与我国宪法原则及规范的相悖,从而引发人们对改革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刘刚  董瑜 《政法论丛》2000,(1):43-45
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劳动教养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尤其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有效预防犯罪等方面,劳动教养制度更是功不可没。但若客观全面地看,这一制度本身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与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些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立法不够科学。在我国的现行法中,相对于其他一些行政强制措施,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应当说还是较为多见和完备的。但从我国整个法的体系及发展趋势看,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就显得既薄弱、又不协调。暂抛开其他一些问题不谈,仅就《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9条“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这一我国独特的法律制度的存在有40余年历史,回顾这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它对改善社会治安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它虽然在公民权利保护和程序正当性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通过改革,加强并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实现劳动教养司法化,以完善我国的治安法制建设,促进实现法治国家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先劳动教养后刑事处罚既具有实践必要性和预防与改造犯罪的积极作用,又符合现行法的要求。文章对公安司法人员在实践中的几种偏差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先劳动教养后刑事处罚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为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劳动教养制度的种种弊端便暴露出来。近年来有人提出:劳动教养制度应该被废除。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分析和反思,认为劳动教养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仍然能够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