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间救援组织作为国家应急体制框架下的补充,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受灾信息,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开展专业的救援工作,争取救援时间,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法治及法治文化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迎合和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需求,从而使社会主体认同、选择和信仰法及法治.在形式上强调了法律的权威至上、司法独立原则,强调了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在价值取向上看法治文化使社会主体变成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快,拆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应该在充分认识拆迁重要性的基础上保护被拆迁户的合法利益,理性看待拆迁中出现的问题、难题,深入分析拆迁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法治视野下的和谐拆迁。  相似文献   

4.
李焱 《公安学刊》2009,(2):45-47
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是指国家宪法、法律赋予警察机关执行警察规范、实施警务活动的权力。警察权在本质上具有强制性和扩张性,由于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致使警察权在实施过程中尚有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以法治的理念审视警察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是国内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待完善。文章尝试通过平台建设与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以及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当前的健康发展还存在着诸如市场准入等难题。文章分析了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建议通过修定宪法、制定专门立法等厉行法治、开放市场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凯 《人民论坛》2014,(6):143-145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是国内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国内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待完善。文章尝试通过平台建设与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之间,以及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间救援组织是我国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尤其是民防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目前,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合作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民间救援组织的自主性减弱、监督和评价体系薄弱、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是民众的一种知识形态,它在精英统治下的中国历史社会长期受到抑制,对民间信仰的摧残造成中国社会精神资源的匮乏.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今天,民间信仰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信仰内容应该有所选择,民间信仰的传统性、伦理性与濒危性是应该考虑的文化标准.对于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的重建在总体上要给予积极扶持的态度,以实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廉政建设都重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二者相辅相成.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法治的一个基本任务,法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力量.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法治道路,必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构建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的核心,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春光 《公安研究》2009,(3):5-9,34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同一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科学发展观宪法地位;调整立法重点,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全民法治意识和科学发展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刘明华 《前沿》2010,(1):45-47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理想社会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设立了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精神的张扬,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盛清才 《前沿》2011,(3):7-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凸显民生主旋律。民生问题与法治息息相关。检讨我们的工作,多年来,我们之所以一直未能走出民生困境,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层原因就在于法治的缺失。为将民生建设真正纳入法治的轨道,就必须高度重视民生法治建设:完善民生立法,以造福民生;强化民生执法,以捍卫民生;坚持司法为民,以保障民生。尤其要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唯如此,才能最终实现民生建设的"五有"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扣林 《理论月刊》2006,(8):59-60,63
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既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起示范和带动作用”,那么,依法治党对依法治国也必然“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法治的基本原则是重规范和制度,崇尚法制和秩序,反对无政府状态和冲突。在党内生活中贯彻法治原则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15.
应急行政行为主要包括应急抽象行政行为和应急具体行政行为,它以突发事件为前提,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标,具有自身特有的属性。为了维护法治原则和公民权利的安全,应急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遵循合法原则、比例原则、可救济原则;必须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以防止应急行政行为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张珣 《前沿》2013,(8):64-66
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法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中国社会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秩序架构和原理,法律与道德问题,在中国就转化为"法治"和"德治"的命题。在当今法治社会中,道德是否仍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拟从法史学角度,以中西方历史考察为基础,谈谈法治社会视野下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倡导秩序的社会组织管理价值导向要求摒弃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以政府供给法律秩序的法治化间接管理模式来替代。社会组织管理的法治化并非"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组织",而是将政府及其公共权力与社会组织一并规范到法律框架中。创新的基本思路是由政府法治化来推动社会组织管理法治化,具体步骤是在统一的"社会组织管理法"的指引下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组织的责任机制和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理论考察的基础上,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并阐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龙献忠  邱真 《求索》2013,(5):232-234
社区志愿组织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网络治理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有效融合.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问题。针对网络治理中社区志愿组织发展存在的主体地位倒置、资金不足、整合程度较低以及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等问题,应从政府、企业、社区志愿组织以及社区四个维度来推进社区志愿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果 《湖湘论坛》2020,33(4):48-57
内参是我党独具特色的组织传播方式,在政治决策、民意上达等政治传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其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内参组织传播的历史因循与基本特征的探讨,内参组织传播的结构创新应遵循时度效的原则,进一步凸显和强化"内参编选机构"的作用;内参组织传播的关系创新应以情感关怀为核心,通过成员情感能量的激发获得组织传播的真正驱动力;内参组织传播的文化创新应着力于共同价值观的凝聚,明晰"基本假设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