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一九九九年前后澳门文化特征之保留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的回归已经指日可待。然而回归之后的澳门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澳门?她未来的发展走向及命运将如何?这些都是国人,特别是澳门人关切、思考、研究的问题。对此,有不少学者指出,澳门的价值与意义在其文化上的独有特征。因此.如果在展望设计澳门的未来时忽略了她的文化特征而去强求其他;将有舍本逐未之虞。此论如何,当然可以讨论。但澳门特殊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现象的确有独一无二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史意义。当我们面对澳门、身处澳门时,这种多元文化现象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上的特征,随时随地都给我们以感受和意识;当我们了解澳门、描绘澳门及研究澳门时,这种特征是我们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要涉及的内容。但是澳门这种文化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予以保留维护?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或重要驿站是否及如何能在即将到来的文化世纪重新树立其往日曾有过的多姿形象,这个未经雕琢的“东方之钻”是否能够在经过琢磨之后大放光彩,对此,本文概陈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接近,特别是澳门近几年来经济的持续不景气,越来越使人们关注澳门经济的未来。有关澳门经济发展的出路并不是新的话题,80年代中期以来,澳门经济在经过一个迅速发展的增长期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政府长期未给予重视。只是进入了过渡期之后,着眼于长远经济战略考虑,澳门经济定位的问题才正式提到了澳门政府的日程上。现在,离澳门回归之日已不到一年,能否尽快解决澳门经济发展的取向问题,对澳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显然已经不完全是现今澳葡政府的工作,它实际上已经属于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承担的当务之急。况且,从澳门近来经济形势和未来特区可用财政储备看,使澳门经济走出现今所处的迷谷,重新启动澳门经济发展,是未来澳门特区政府的首要难题。能否及时和正确地解决这个难题,将直接影响到澳门回归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的发展。由于自然和社会资源与条件的限制,澳门的经济发展取向显然应与邻近的香港有所不同。但是,究竟应如何定位,与此定位相应又当在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方面作何调整?对此.澳门经济学界和大陆有关机构近几年来都在进行讨论,但意见颇有分歧。此处《作好定位,开拓前进》一文,当为其中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藤田宙靖  肖军 《时代法学》2008,6(5):111-116
一、问题之所在行政诉讼法第9条规定:“处分撤销之诉与裁决撤销之诉只限于与该处分或者裁决的撤销有法律上利益者提起。”那么,此处“法律上利益”应该如何理解?对此学说和判例已有了很多的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现在可以称之为通说的,要数最高法院关于“有法律利益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学的品格》文:李龙刘连泰《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法学究竟何以立足于社会科学之林?在这样一个经济学帝国的时代,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研究究竟何去何从?法学的品格是对法学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用的阐释。对这两个问题的阐释,最终会有利于法学何去何从这一问题的解决。作者认为法学是“治国之学”、“强国之学”、“权利之学”、“正义之学”。“治国之学”、“强国之学”是关于法学的价值论阐释。“权利之学”、“正义之学”是对法学的本体论阐释。《统一司法考试后的法学教育》文:何勤华陈灵海《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  相似文献   

5.
澳门与内地税收法律关系协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规定,澳门回归后,其现行体制保持不变,澳门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和其他税务事项。内地实施的税收法律、法规不适用澳门。由于实行不同的税收法律,澳门回归后,与内地的税收法律是否会产生冲突?以及如何协调两地的税收关系?这已成为两地工商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澳门回归后与内地经贸交往中出现的几个税收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澳门与内地税收制度的差异(一)澳门税率简单,具有较强的地域特…  相似文献   

6.
在妨害公务罪的认定中,准确理解“威胁”一词极其重要。刑法界对“威胁”的理解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对本罪的对象进行告发是否本罪的威胁?警告、命令是否本罪的威胁?以自杀相威胁是否此处的威胁?对威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提按:行政法学上的“平衡论”提出之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赞同和持异议者均有之。特别是对行政“平衡”的取向、内涵和实质,有着许多不同见解。此处张千帆之文,从平衡与法律秩序的关系、平衡与公共利益的认识以及平衡的实质效用等三个相关但却基本的问题着手,从理论上和制度上对平衡论的内涵展开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足当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10,(15):37-39
是媒体造就了他的“神医”之名,还是媒体毁了他的神圣之名?在媒体与李培刚激烈交锋,在患者充满疑惑、渴望了解“神医”真假之时,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默默无声?  相似文献   

9.
从契约到人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本 《法学研究》1998,(6):27-40
一百多年前,梅因曾精辟地指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分到契约’的运动。”〔1〕但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那么,从“此处”以后,进步社会的运动又如何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从契约到人权”。一、从身分到契约的意义及其弊端在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论窝藏、包庇罪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群  时红 《行政与法》2009,(9):90-92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310等的规定,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就是与其事前无通谋的“犯罪的人”,、但对此处“犯罪的人”不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来理解。而要正确地理解“犯罪的人”.主要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对“犯罪的人”由谁来判断?二是对“犯罪的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客观上看我们赞成犯罪嫌疑浓厚的人才是“犯罪的人”的观点,只不过这里“客观上看”应理解为.行为人特剐认为或社会普遍观念认为。、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刑法理论.对一些特殊的窝藏、包庇行为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一、概论1.澳门知识产权法律的本川Z化及其动因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实行“一同两制”、“‘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简称“澳门基本法”)的规定,在澳门回归前的过渡期(中葡联合声明牛效之日至回归之日之间的时期)内,必须对在澳门施行的法律进行清理和分类,并根搬澳门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使其在内容*二这本法相衔接,并符合澳门社会的特点,满足澳门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对那些从葡萄才ZI:接引伸到澳门的法律,如果认为仍有需…  相似文献   

12.
吴冰  邓圩 《政府法制》2013,(25):19-19
“是该正风肃纪了!”面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广州白云区81名干部被立案查处”一事,白云区许多干部都有这样的感叹。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共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73件73人,比去年同期上升102.8%和97.3%。而在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中,立案查处的白云区领导干部上升至81名,其中村组干部43名。为何村社干部成违纪违法的重灾区?如何严防基层干部腐败?  相似文献   

13.
香港已经回归,澳门回归在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与台湾的关系自然与回归之前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将来如何处理对台关系?中央政府对其与台湾关系的处置权限有何法律政策上的规定?这在现有香港和澳门的两个基本法中并不明确。相比之下,倒是台湾先行一步,制定了《香港澳门关系条例》。其目的无非要用法律正其名分。作与大陆中央政府对等之姿态,并试图在此格调下求得继续维系与香港澳门关系的形式上的主动。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它毕竟是面对了现实,并且有意识地利用法律手段来摆脱其现今所处旭尬被动的境遇。对此.我们是不屑一顾,还是有所回应?是授权特区政府自行制定与台关系条例,还是由中央政府先作出一般的原则规定?1999年之后,国家统一的焦点将集中在台湾问题上。在此新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对大陆与台湾关系.港澳与台关系如何定调?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澳门基本法》有关规定,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将于1999年12月20日之后作为“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于澳门存在。虽然它和澳门社会制度的其他部分一样,也表现为澳葡政府实现其准殖民统治的工具,但它作为公职人员管理制度的一种西方化模式,其系统结构,运作方式,管理和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由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必然予以延续,而且还对整个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在澳门过渡期内,虽然属于为澳门本地化三大任务之一的公务员本地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对于澳门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与之有关的法律制度,至今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大陆尤其如此,因而也就更难谈得上对有关制度和法律的评价与借鉴了。而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继续现行公务员制度,对此类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为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转变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员法律制度,不可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它在将来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更不可能无意识地实现。换言之,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只能在人们对其有明确认识和实际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并使之不断完善,进而获取良好的社会管理效应。《澳门公分员系统结构初探》一文以社会控制系统的理论,对澳门公弄员制度从“人?  相似文献   

15.
澳门刑法典中的侵犯名誉罪包括五个独立的罪名:诽谤、侮辱、低毁、侵犯对已死亡之人的思念及侵犯行使公共权力之法人、机构或部门。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其中诽谤罪和侮辱罪作一探讨。一、诽谤罪(一)概念诽谤罪规定于《澳门刑法典》第174条中:“向第三人将侵犯他人名誉或声誉的事实归责于他人,即使以怀疑方式作出该归责,或者向第三人作出侵犯他人名誉或声誉之判断者,或者传述以上所归责之事实或所作之判断者……”这一法条指出了诽谤罪的客观方面或者“实施形式”有三:1.将损害他人名誉之事实,即使纯属猜测的事情归于某人,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字考释三篇施谢捷一、释“痞”甲骨文里有一个“从广从不”的字(下文用“△”代替此字),见于下揭卜辞;贞:弗?贞:其?王(占?)曰:吉。勿疾.《合集》808正、反辞中“△”字,过去或释为“不疾”二字合文,①或径释为“疾”。②我们认为,“△”字若释为...  相似文献   

17.
曾斌 《行政法制》2006,(1):31-32
《法学家茶座》杂志雅俗内赏,参与者日众,令人喜悦。相比板起面孔的说教,其无疑确实另辟了一条让人喜闻乐见的蹊径。笔者不揣冒昧,针对《法学家茶座》第七辑上的《中国正在进步》一文(以下简称“中”文)中的两个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中”文依“由于火车晚点七名旅客获补偿机票”的消息报道,得出了“中国正在进步”的结论。该文还从该案及与之相似的案例中看到这反映了“中国公民不断增长着的权利意识和权利诉求”,并进而认为“滥诉”一说不成立。“中”文的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有一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8.
多名委员建议将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入法.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为之拍手叫好,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孝敬父母,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今却要建议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来“强迫”一些人孝顺,这究竞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不可否认,委员们建议将“常回家看看”入法的初衰是好的——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但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河北省宁晋县17名干部,7名个体户“结义”的事件,许多新闻媒体做了报道。但笔者认为仍有议论之必要。笔者认为,该“事件”涉案人员置党纪、政纪于不顾,受到处分确属咎由自取。问题在于:要是他们不“结义”呢?──即没成立“友协”,不打印“结义”书,不以兄弟而以官职相称。不搞“紧密型”而搞“松散型”,有“事”相“帮”没事少套“近乎”,那不是啥事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么?一切都是“刀过水无痕”,党纪、政纪不就奈何他们不得么?事实上,在我党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方面以后,确有一些党政干部,不搞五湖四海而…  相似文献   

20.
是“罚款”还是“违约罚金”?●李发国《法学》1996年第10期刊登了《商店有权对窃物者罚款吗?》一文(以下简称《罚》文),其中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怎样界定偷一罚十的“罚”字是关键,这是确认此项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的首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