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享受     
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与朋友饮早茶,贵州老乡 W1君有女初长成,已出国留学在伦敦上大一。她最近有一门课吃了个大鸭蛋。原来,初入外国教师门下,交一篇论文,她“拷贝”了一段网上“产品”, 让老师“考证”了出来。结果,辛辛苦苦写的“论文”,就这样因一段不足200 的文字,被老师斥为“抄袭”,得了大零蛋一个。“在创新中重复的效用是 0”,评语中外国老师如是说,对其中国的老师,似乎也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3.
《党史天地》2006,(2):55-55
抗战时期曾传言丁玲离世了,鲁迅写诗悼唁她;后来她出现时毛泽东设宴欢迎。抗战期间毛泽东写的惟一一首词就是为她写的;她的一篇小说,让不少国民党士兵掉转了枪口。毛泽东的“战令词”丁玲因为倾向抗日入狱后,因很长时间没有任何音信, 于是就有了她已离开入世的传闻。当时上海左翼文学的领袖鲁迅先生还写过一首名为《悼丁君》的诗:如磐夜气压重楼,  相似文献   

4.
我们每人每天都在给自己树碑,每天都在给自己书写碑文。这篇人生的碑文是否精彩,不是靠别人去写,而是靠自己来写,靠自己通过热爱岗位、认真工作来书写。——刘茹作为一名出自名校名系的知识女性,她扎根一个基层单位矢志打赢默默奉献22个春秋;作为一位身处基层的技术干部,她立足本职岗位取得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1项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的一天,我接到一条短信:"姐姐,您是我的贵人和知己……"我做新闻工作近20年了,编辑和采写了大量稿件,却没想到,当年对一篇来稿稍微走心的编辑和润色,竟在作者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以至于时过多年她还念念不忘。这位作者就是现任藁城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李丽华。10年前的一天,我从一大堆来稿中发现一篇短文,题为《今夜,你睡得好吗?》。作者是一名基层女警,她讲述了自己独自带小儿的艰难以及对同是警察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也存在着崇高的行为。她们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诠释的精神力量。严进蓉,这位普普通通的女孩,站在三尺讲台,她用执着和坚韧书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孩子的未来;在草原深处,她用热情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用青春浇灌着一朵朵"雪莲花"争相开放。"我只想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  相似文献   

7.
秦红 《党史文苑》2013,(7):42-44
从小,爷爷的印象就是淡淡的。似乎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他的事情。知道爷爷是谁,还是因为同学问起。那应该是1978年了。一天,班上的女同学拿着一张报纸,写着平反名单,王若飞、博古……她指着"博古"说:"我爸说,这是你爷爷。"我诧异了一下:"是吗?要回去问问我爸。"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平凡,像一粒沙,却不卑微。他们默默地帮助其他人,生命也因此而不同寻常。"真味儿呀,怎么打扫不彻底呢?……""对不起,停水了。我正准备写块牌子:暂停使用。给你带来麻烦了。"这是一次停水后,一位上卫生间的老师和刘桂芳老师的对话。刘桂芳,上世纪从河南支边进疆,现为二师三十三团中学一名语文老师,共产党员。自本学期开学以来,她每天上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扫卫生间,从卫生间的隔档到地面瓷砖,从卫生纸盒到洗手台及镜子,从洗手池到门窗玻璃,每天都是闪烁着洁净的光,她甚至细心地在卫生间里备了一张桌子,每天将桌子擦干净后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4):16-17
作家赵妮娜是一个极爱火车的人,写了不少有关铁路的书。她曾一个人跑去满洲里,看百年矿坑里的火车,她说:"蒸汽机车在我内心的收藏夹里,气质和我一生当老师的姥爷相近,相同的沉默、相同的失落、相同地离去。"随着时代发展,总有东西要离我们远去。诸如蒸汽机车、寸轨铁路、硬板火车票……而今,这份名单上又增加了铁道部的名字。正如那句歌词"不管你爱与不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眼中,地理是一门“玄学”,总让人难以捉摸。确实,地理是一个内含丰富的范畴,其中可以有基本的生活知识,也可以有高玄的寰宇观念,山河、植物、土壤、风云……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很多人都是先爱上地理老师,才爱上地理这门学科,然后喜欢了上这个世界,学会了与天地万物为友。你还记得你的地理老师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位地理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才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那天,是在《聂荣臻传》出版座谈会上,我见到了军事科学院战史部部长贺捷生。因为以前曾在电话里谈过,所以这次我就直截了当,说有人约我写一篇关于她的传记,已经拖了好长时间了。 这是她已经答应的事情。 我说我老找不到你。 她说会找到的。递给我一张她的名片,还专门写上了她家的电话。 在准备采访她之前,我读了一些有关她的材料。 1992年7月20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批准贺捷生晋升为少将军衔。 贺捷生,在女将军中也是很有传奇的一位。她的奇不是奇在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大女儿,而  相似文献   

12.
语丝     
七岁的路娃放学回家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他今天写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被评为了优秀,语文老师还拿着他的作文在班上进行了讲评。  相似文献   

13.
<正>世事人物脉络纷繁复杂,无论时隔多久,能于不期然间有所勾连,便是一种缘。多年前,武夷山风景区申报"双世遗"时,我曾参与编辑过一本画册《武夷山摩崖石刻精选》。记得其中有一幅"打倒日寇,保我中华"的石刻照片,繁体字极端工整但结构幼稚。在著名风景区涂写刻字,不妥,即使是同仇敌忾的政治标语,当时心里还有点不屑。多年后,我要写一篇关于台湾抗日义勇队的文章,查阅资料时又看到这本画册。那幅刻于武夷山苍屏峰石壁  相似文献   

14.
正"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的唱段家喻户晓,至今仍然传唱不衰。王昆是中国新歌剧的第一代演员,也是《白毛女》中"喜儿"的首演者,多少重量级的首长因为观看她的演出而被感动得落泪。王昆那天籁般的嗓音,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和她那具有艺术天资的表演功底给几代中国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喜儿"成就了王昆,使她成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王昆这位《白毛女》首席"喜儿",可谓中国民族唱法的  相似文献   

15.
<正>"她连晃动在太阳地里的人影子都是忙碌的,真是太忙了……"师文联的同志这样对我感叹。能不忙吗?于君是2014年2月到第十师援疆的,担任北屯市文化局的局长助理,图书馆、博物馆的馆长,短短8个月,就将图书馆、博物馆从荒芜筹建到金碧辉煌。这还不是她的全部!因为四五十篇宣传文化思想、风土人情的文章,在北屯文坛刮起了强劲的"于君风暴"……而她是个快乐的人!高挑的身材、靓丽的面容、爽朗的  相似文献   

16.
正龚澎,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才女外交官。她英文极棒,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品貌出众,善于交际,被誉为"典型的美与革命结合的化身"。她的两任丈夫均为德国"海归",一位是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刘文华,一位是曾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让我们打开史册,看看这位才女外交官与她的两任"海归"丈夫之间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励志讲坛",讲述了她心目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对她的深远影响。整理/徐蓓父母坚信,他们在美国的成功源于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我想说说我的父亲。他早在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刚开始与中国建交时就回到了中国,他是第一批来中国的美国人。那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来中国,但是我父亲那么早回来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想见他的母亲,他们已经23年没有见面了。中国人以孝为先,这也是你们应该为中国感到骄傲的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2):26-31
项苏云:我的陕北岁月 为了给延安保育小学校长--郭青老师祝贺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项苏云邀集了她的"保小"同学和我们一起见面,因此便和她相识.项苏云说,当年延安保小就像个大家庭,郭青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许多年来,项苏云每年都要去看望郭老师.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个业余写作的爱好者,年轻时写了一些短诗短文在报纸上发表,可惜后来一篇底稿也没有留下。入党后,在"地下"的10余年间,为了隐蔽斗争的需要,也没有写过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也顾不上写作。再后来被打成"右派",剥夺了写作的权利,除了写检讨和"认罪书"外,更不敢乱说乱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获得了平反,有了写作的自由。从此写作冲动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已完成4部回忆录、3部诗集、2部影集……这些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家里,有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三位年长者的合影。提起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一位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老师,一位是"军中儒将"、原总参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将军,一位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在首都乃至全国很多人都熟悉他们,亲切地称其为京城"三田"。田华:银幕上的"党的好女儿"电影《白毛女》可谓家喻户晓,"白毛女"的饰演者田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曾被评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