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改革开放之后,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在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方面,东莞市做出了多种制度改革与创新,开创了破解随迁子女教育困局的"东莞思路"。  相似文献   

2.
《党课》2020,(1):6-6
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采取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努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就业岗位上。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做好就业服务,及时向失业农民工提供帮助。要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尽快落户。要重点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进城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养老保险补贴占长期成本近一半,是最大压力。市民化成本并非高不可攀,推动越晚成本越高。以常住人口为依据,调整各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成本农民工市民化实质是让农民工享有与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公共服务,其成本主要包括,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养老保险成本、保障性住房支出、其他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管理费用等等。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更加注重公平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已成为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户籍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通过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民办学校扶持、动态化的学籍管理、义务教育后就学分流等制度,形成完整的就学保障机制体系,以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中,如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时期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改善民工子女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党史文苑》2009,(7):75-76,7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中,如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时期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改善民工子女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6)
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能否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公平地享受教育的权利?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能否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关乎社会稳定、社会公平,都是我们在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阐述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深层次分析成因,并通过对照国外做法,国内一些地方的有益尝试,提出解决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指出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是独特的社会问题。笔者以北京为例,调查了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投入与其子女学习感受,结果发现农民工的教育投入与随迁子女的学习感受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家庭文化资本投入相对于经济资本投入更为重要。文章对如何加强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学习感受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进城农民工的增多,农民工子女也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我国传统的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体制滞后、农民工在城市没有被容纳的大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因此从社会学的纬度来分析这一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是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迁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受侵害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力求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一些改变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现状是教育缺失。制度障碍、受教育权未获得普遍认同、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无稳定的权利救济渠道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家庭、社区为纽带,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难道这些孩子还要无奈地离开父母,返回农村再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张守涛 《世纪桥》2010,(21):129-130
在当代中国,进城的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工作岗位、薪酬发放、子女教育等方面,仍受到相当程度的歧视。归结起来,这就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历史地看,这个问题的发生或恶化,同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法律不健全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务存在缺陷等有关。在属性上,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具有公共性质,因此,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在探讨农民工问题与政府作为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应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唱好主角,再辅以社会各界的携手合作,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就不是梦。  相似文献   

15.
政策解读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意见》要求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6.
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被专家称为"弱势中的弱势",其生存状况在男性农民工之下.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和谐,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职责;加大对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政府投入;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适合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是,教育资源在农民工子女和户籍人口子女之间均衡配置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完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转型,包括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提高其受教育质量、逐步向高中阶段教育延伸、为不符合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等.基于此,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个案,指出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转型遭遇到资源既有的制约、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阻碍,并从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观、扩充教育资源的获取与供给、改革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被专家称为"弱势中的弱势",其生存状况在男性农民工之下.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和谐,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职责;加大对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政府投入;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适合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邹磊磊 《世纪桥》2008,(11):114-115
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被专家称为“弱势中的弱势”,其生存状况在男性农民工之下。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和谐,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职责;加大对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政府投入;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适合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随迁的农民工子女来说,进入城市并不意味着能获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起点平等。很多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因为无法升入高中只能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农民工子女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进入职校学习后的同伴交往则促进了其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