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4月25日,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威尔逊(Wilson)法官对MGM Studios, Inc.v. GroksterLtd1案的一纸判决,终于向世人表明了法院对新世纪高科技领域好莱坞与硅谷第一场大战所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熊惟蛟 《律师世界》2001,(10):25-26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随着近年数起侵权案的审理而摆在我们面前,从而对传统著作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现状1999年,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有关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案件,这三例案件是:11999年4月28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的陈卫华诉《电脑商情报》侵权案。法院经审理判决《电脑商情报》侵权成立。21999年9月9日,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的北京瑞得公司诉四川宜宾东方信息公司主页侵权案,法院判决复制主页的被告侵权。31999年9月…  相似文献   

3.
法律监督与司法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院是最终的司法裁判者,具有司法至上性.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司法权威的落脚点恐怕也就在判决的权威性上.当我们在关注司法权威的时候,不得不强调维护判决的权威性.但维护判决权威与加强法律监督并不是相对立的.有种观点从维护判决的权威性、稳定性出发,主张法院的判决生效后就不应再予更改、变动.并由此对审判监督程序及有错必纠原则提出质疑,甚至排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司法程序是国家和公民个人之间的纽带,也是衡量司法权威的基本要素.作为司法程序运作最终结果的法院判决,是人民法院在审理程序终结时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强制性的判定.法院判决公信力的高低,是考量程序状态的一个标尺.所以,加强司法权威,应着力提高法院判决的公信力.为此,不但要强调法院判决在实体上正确,还要在程序上合法,特别强调案件处理的公正和透明.  相似文献   

5.
美国法院对一个国际专利侵权案件是否享有管辖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案标的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如果二者不是同时具备,法院作出的判决是无效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美国法院享有管辖权,法院可以援引不方便法院原则拒绝管辖。  相似文献   

6.
基于商标权的地域性,对于涉外商标侵权纠纷,人民法院通常不会根据礼让原则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但是,如果中国大陆的商标权人行使权利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外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且其行使权利的行为与中国大陆的市场没有实质的联系,那么,人民法院就不宜根据商标权的地域性,拒绝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在处理涉外商标侵权纠纷时,人民法院应当对其他国家的司法判决给予必要的尊重和承认,以便更好地协调商标的国际私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田野  丛林 《法律与生活》2016,(22):44-45
法院判决上海一男子每月支付给非婚生女儿2万元抚养费,妻子以侵犯其夫妻共同财产权为名起诉丈夫及前女友,要求法院撤销判决.一审法院支持其请求,撤销了原判决.该男子前女友不服,以非婚生女儿之名上诉至法院,认为原判决没有错误,要求履行.二审法院支持其上诉请求,判决撤销一审法院的撤销判决,按原判决履行.两级法院就此案作出相反的判决,依据是什么?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依此案首次就夫妻一方对非婚内子女抚养义务与夫妻共同财产权的平衡问题进行了规制.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器原则的影响下,司法审判实务关于聚合平台的深度链接行为法律定性分歧很大,各地法院的判决互相矛盾.笔者在梳理目前法院的典型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度链接的技术分析,详细论述了服务器原则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此问题上的保护不足,认为聚合平台是一种直接提供内容服务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应当承担直接侵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专利宣告无效后被诉侵权人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实际判例,根据人民法院认定侵权的生效判决日与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无效决定的作出日之间不同的先后关系.分析探讨被法院判决认定侵权的被诉侵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中止执行、终结执行或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远程存储(Remote Storage)技术对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2009年6月,版权和传媒业界高度关注的Cartoon Network LP,LLLP v.CSC Holdings,Inc案以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划上了句号,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作出的判决成为终审判决.在这起案件中,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对"缓存是否是复制"和"向用户播送视频节目是否构成公开表演"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直接侵权(复制权)责任进行了新的解读.其判决结果直接影响到美国远程存储服务业的发展,并对美国版权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探讨该案对我国进一步规范版权产业和远程存储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15日,备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宣判,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具体内容须经一中院审核。逾期不执行,一中院将在同类报纸上刊登本判决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费用由《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支付。《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刘翔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相似文献   

12.
欧福永  王岚岚 《河北法学》2004,22(3):118-120
在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中 ,外国法院判决有其特定的含义。菲律宾《法院规则》明确规定了外国法院判决的效力。一位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方面倍受尊敬的菲律宾权威列举了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要件。对外国判决的承认不需要提起任何诉讼 ,但一项外国判决的执行需要提起单独的诉讼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而言,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法院以外的法院,对当事人的婚姻及子女抚养、财产等作出的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一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是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国公民的正当权益。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依据主要是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互惠关系。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是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先决条件,但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并非一定导致执行。相对于外国法院其他民商事判决的承认和执行,我国法律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方面,作出了较为具体和宽容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涉及侵犯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案件,但通过对笔者所搜集到的各地法院相关司法判决的比较分析,不间的法院和法官所确定的赔偿数额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出现司法判决的某些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就有司法保护力度不统一之嫌,实践中也常常出现权利人以其他高额判决结果为依据要求给予同等保护的情况。如何统一、平衡对摄影作品的保护力度就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司法实践提出确定摄影作品侵权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著作权法修正后有关侵权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对确定侵权赔偿数额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庆“烟灰缸伤人”案虽已尘埃落定 ,但它仍给我们留下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期刊登二篇文章 ,从不同的视角寻求法院的最优解。经济学认为 ,作为政府外部效应的努力 ,法院的判决可以解释为要求特定范围内的居民为受害人提供保险 ,但这一判决又会被视为在真正的侵权人与邻居之间造成外部效应 ,邻居对外部效应的负担可以视为选择好邻居的成本。民法学认为 ,过错推定是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推定 ,而不是对行为人或案件事实的推定。我国民法对共同侵权行为中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责任没有规定 ,共同危险行为的侵权责任不是现行法上的制度 ;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责任是一种公平责任。  相似文献   

16.
内国法院在决定是否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时,都要审查作出该判决的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判决是否具有终局性、是否违反本国的公共政策等等,这既是各国的一项固有权力,也是各国有关承认与执行制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其中,各国立法和相关国际公约对判决程序的公正性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这种关注的程度甚至耍超过对判决实体问题的关注。事实上,一项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请求内国法院承认与执行时,被请求的法院一定会对作出该判决的程序的正当性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推翻了初审法院的判决,认定Cablevision的远程存储数字录制系统(remote storage digital video recorder system,RS-DVR)不违反美国版权法。  相似文献   

18.
房绍坤 《法学研究》2015,(1):87-100
法院判决可以直接导致物权变动,而无须物权变动的公示.导致物权变动的法院判决包括民事判决和刑事判决,但主要是民事判决,且限于诉讼判决中的形成判决.在形成判决中,只有具有对世效力且包含物权变动内容的形成判决才能导致物权变动,具体包括分割共有物的判决、撤销合同的判决和撤销债务人损害债权行为的判决等.  相似文献   

19.
审理法院对百度案与雅虎案做出截然不同的判决不是因为诉因上对"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区分,而是居于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是否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在共同侵权这一上位概念的统领下,区分两者的意义并不如现在主流观点强调的那么大,本文认为以现行法为基础便能对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予以公平合理的评价,没必要单独建立"间接侵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研究的焦点在于诉讼欺诈的界定以及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等问题。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在构成上的独特性为,行为人通过取得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侵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为规制诉讼欺诈行为,在立法上应赋予案外第三人一种申请撤销已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