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研究中,理论界大多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序言中所说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指的仅仅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它直接影响到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马、恩早期著作的评价,因而不可不辨。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并不符合事实。这种“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在  相似文献   

2.
《手稿》、《提纲》、《形态》,这三个文本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共同的思想主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秘密诞生地,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误解的澄明,是脱去费尔巴哈外衣的《手稿》;《形态》是对前两者比较系统、全面的深化,标志着成熟形态的马克思哲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 从一个理解的困惑谈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共十一条,其中12处提到实践范畴。在我国,由于对其中实践范畴理解不同,长期以来存在着由对实践范畴的引申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困惑。一种引申说,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认识论,由此而产生了如下理解上的困惑:马克思在《提纲》之前,如在1843年《手稿》,1844年《手稿》或《神圣家族》中,都是侧重为研究以后称之为唯物史观的问题,而在《提纲》之后,如在《德意志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是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对"现实"概念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但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世界观基本问题的高度,也没有把实践活动概念化,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与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体会李祖超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不仅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而且对教育的论述也十分精辟。文中第三条通过对“环境决定论”等错误观点的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在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对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它经历了《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异化劳动”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实践本体论”的长期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是对马克思的思想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家,这种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并在《手稿》结束的写作中表达了对费尔巴哈的“崇高敬意和爱戴”.然而,《手稿》后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立即对费尔巴哈展开正面批判.但是深入考察就会发现,黑格尔是站在费尔巴哈后面影响马克思《手稿》时期思想形成的深层逻辑.对马克思《手稿》时期的三大重要概念,即异化劳动、类哲学和感性的深入研究能够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李杰 《理论月刊》2007,(1):13-15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人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中的“总和”概念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数量或内容的叠加,由此出发,必然会把《提纲》中的“社会关系”理解为在人之外的、与人无关的“物”。事实上,《提纲》中的“总和”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的主动聚集。因此,马克思在《提纲》中并不是从客观制约性的角度,而是从主体能动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关系的。因为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正面的研究,而只是将其作为批判的对象,社会关系的客观制约性还在他的理论视野之外。对《提纲》中的“总和”概念的考察,对于打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客体化思维,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文中简称《提纲》)由于实践的契入而成为马克思实现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标志。马克思的《提纲》是在工人革命运动与批判旧哲学的历史背景下生成的,因而其自身蕴含着深刻的实践性。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及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提纲》展现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它们从三重视维反映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向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进入攻坚、社会全面转型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考量《提纲》中马克思的实践观,对于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性,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或立脚点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人们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条中的一句名言:“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本文的主题也是以这句话为立论根据的。但是,笔者对“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命题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三笔记本第三个“补入”的第六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的最后会突然想到批判黑格尔?在传统的研究中,大多数理论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突然转向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只是作一般理论渊源的澄清。在这里,笔者以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马克思在第三笔记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种批判,而且这种批判是一种逻辑方法上的批判,可以说,此时的马克思还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写《手稿》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对“共产主义”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科学概念,因此把共产主义与人性复归、人道主义联系起来,把私有制当作异化劳动的产物。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建立后,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看法。这是研究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认为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然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却称赞“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他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也向实践作了在舒尔茨、费希特和马赫看来是不能容许的‘跳跃’。”(《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141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异化劳动理论展开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价值批判.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结论。但马克思在此阐释的是他从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视角所阐发的社会发展理论,囿于研究视角的旧哲学形而上学思想局限,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他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晕的贫困》、《其产竞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虽然只有21条,字数不满1500字,但这简洁文字背后的深思却字字掷地有声,被恩格斯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是《关费尔巴哈的提纲》最为重要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地位,以至于要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切入点。今日,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新时期呈现出了新特点: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更加丰富;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在新时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早期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编》,这篇《手稿》不是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些成熟的思想,主要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观点。两者相互渗透,贯穿于《手稿》,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生态文明观,对于我们梳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于黑格尔理念哲学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哲学这样一个至高点上,因而,它是马克思在这个至高点上向人类学方向的进一步开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用了三个不确定的词———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来表达马克思确定的哲学新思想。它既通过上述三个词的互释而呈现出这种哲学新思想,又通过对三个词不同方面的强调而表达出了人的人类学特质。在这一意义上说,人就是以人的人类学特质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即人的周围世界的。因而,马克思是在这种人类学特质的根基上,构建了他的人类学唯物主义、人类学世界观、人类学活动论、人类学实践论、人类学辩证法等,并据此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要求。这就充分表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本有的人类学哲学特质。而这种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对迎接人类学时代的来临,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包括人的认识、理论在内的整个人的意识现象,还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贯彻这一文献始终的基本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一基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更加完善。这就是,我们不仅要用人的实践来理解和解释人的认识,还要从认识论方面去理解和解释人的实践;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还要从社会生活方面去理解和解释人的实践。这样,人的实践就不仅仅是一把用以理解他物的钥匙,同时也是一种被理解和被解释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