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有人又称之为“社会安全”,对其涵义的理解不同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般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向社会成员提供补助与服务,以便在他们由于年老、疾病、失业、伤残、死亡、生育、贫困等而造成生活困难时,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证。社会保障既是一种学说与思想,更是一种社会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包含着毛泽东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的不遗余力的思考和实践。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体现在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他的社会保障思想以法制为原则,确立了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地位,重视互助合作,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人民生活。但在实际分配中以平等作为主导价值取向,使得当时社会保障的"左"倾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剂”。就我国目前而言,社会保障问题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农村人口、流动人口的保障问题;二是社会在面临老龄化时突显的养老保险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农村流入城镇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外的第三类人群。他们的就业、生存环境和生活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降低改革风险南京大学朱力同志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是任何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社会稳定机制。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政治风险来源于党内、政府内的严重腐败而引发的社会成员不满;经济风险来自于生产发展过慢,人民经济生活水平长久不...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既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妥善解决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制度缺失,政策不统一、执行困难,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可以考虑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系统,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等综合性、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健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济制度,是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涌入使得明清两湖地区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移民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非常突出。在国家财政无能为力、社会保障政策滞后的情况下,民间社会适时地发展出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同乡组织的壮大及其慈善活动的兴盛因之成为明清两湖社会生活中的显著现象,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明清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机制。这种机制生发和成长于中国本土社会,对现阶段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推动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能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确定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改革目标之一,并进一步规范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引导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政策,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工作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的重要理论创新。社会保障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社会保障的和谐与否,事关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有必要对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发展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姜洁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0):164-164,170
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下岗职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以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正快速发展,农民工大量进城,大量城郊土地被征用,但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处理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提升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应做到土地征用程序公开透明,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应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并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和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西方,它的基本功能是国家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性保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他提出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手段,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经济、社会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原意是社会安全,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相似文献   

16.
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李玉基*屈渊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利用法律、公约、政令等手段,从政治、经济上对社会劳动者实行身心保障的体系,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  相似文献   

17.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易受害的群体。劣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就业和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不利社会环境的群体。残疾人既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又有大多数处于劣势群体的范畴,具有双重的弱势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残疾人目前享有的政策优惠及其效果非常有限,政府支持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群体支持较为脆弱。本文针对辽中县农村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进行调查,以期待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性别平等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为底线,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国民福利为目标.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女性社会保障权利能否依法得到实现关系到社会保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妇女的保障权主要包括两块,一是工作期间,二是退休后的养老,中间涉及到一个关键点退休年龄.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的平等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保障领域,仍缺乏足够的社会性别视角,导致妇女社会保障权益的受损.因此,需要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公正、平等地保障所有人权益的作用,推进男女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要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内,共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和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才能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德国是社会保障法制化比较完善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社会法典和社会法院法,它们是社会保障权救济的法律保障。德国劳动局的复议处和社会保险机构复议处是社会保障权争议的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是诉讼的前置程序。社会法院实行三级审理制,审判成员由职业法官和非职业法官组成。德国的工会、企业委员和调节处在维护公民社会保障权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专门法律的制定,专门法院或法庭的设立,复议人员和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及社会组织的调解作用等方面,德国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保障权救济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