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必须注重"四化":即当代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必须课程化、示范化、活动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李娜 《实事求是》2016,(5):97-101
在维吾尔族男性的人生礼仪体系中,割礼是继诞生礼、命名礼、摇床礼之后的第四个礼仪,是仅次于婚礼的一个重要的人生礼仪。“割礼”由来已久,与宗教意识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宗教仪式的一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维吾尔族的割礼仪式及其文化功能进行了描述和阐释,关注了现代化背景下该传统习俗在代代传承中悄然发生的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08,(3):25-26
2007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部署要求,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以倡导社交礼仪,赛场礼仪,职业礼仪、涉外礼泌为重点,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人文奥运、礼仪天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鑫 《世纪桥》2010,(7):90-90,144
礼仪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对礼仪和形象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师应注意的道德礼仪、仪表礼仪和形象礼仪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礼仪对于教师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彭林 《新湘评论》2014,(20):42-42
"礼仪"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在使用,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礼记·中庸》等典籍中,礼仪一般指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此后历代典籍中广泛使用这个词,其含义无大的变化。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历来重视礼仪对言行举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我国传统礼仪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和谐延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众多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新城形成了高铁板块、平庄板块和礼仪村板块三个城市功能区,正按照新枢纽、新城区、新产业的"三新"建设要求,不断驶入发展快车道。2009年,遵义市新蒲新区挂牌成立,礼仪新城应运而生。8年来,礼仪新城启动项目建设40个,建成城市面积11平方公里,完成建筑总量450万方,平场土石方6000多万方;完成投资220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00%,位居全区四大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得体大方的礼仪。礼仪是个人形象、气质、谈吐和行为的综合体现,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品位。礼仪是面试官考量求职者的重要依据。很多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因为礼仪方面的失误,导致自己的面试得分减少,最终错失了工作机会。那么,在面试过程中,你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而提升自己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约有1250名来自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的颁奖礼仪志愿者有望为田径赛事服务,她们将负责“鸟巢”场馆贵宾迎宾和开幕式、闭幕式及赛事服务。为承担赛事颁奖礼仪工作,她们进行了辛苦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和文明言行承诺活动,组成文明礼仪普及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等。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悉尼礼仪公司开设了专业课程教青少年掌握手机使用礼仪。悉尼礼仪公司针对当前高中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开设了专业课。学生们除了学习用餐礼仪、面试技巧和工作场所的着装礼仪之外,更多时间用于"手机礼仪"的学习。如:永远不要用社交媒体骚扰或恐吓他人,不要在网上发布低俗恶意的言论以及不要给别人发送带有性暗示的照片。另外,不要在别人面前使用手  相似文献   

11.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和文明言行承诺”活动,组成“文明礼仪普及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等。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举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凤”礼仪知识竞赛。开展形式多样的迎国庆、学礼仪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熊九玲 《前线》2022,(10):2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时代首都发展赋予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本质、根本要求、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标准,从国际交往服务机制、功能区建设、平台打造、要素引聚、环境提升五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取得新突破,不断释放巨大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素质的标志,在国际交往中则体现为国格。中国人自古崇尚“以礼治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盛誉而著称于世。《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仪,上升而为礼制,下沉则是礼俗,与道德更是互为表里,具有维系、调节和教化功能。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律、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等,无疑是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14.
张戈 《山西青年》2023,(9):91-93
近几年来,《公共礼仪》课程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学好《公共礼仪》课程,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我国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在社会活动中更需要重视塑造自身的形象,遵守公共礼仪准则。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目标,《公共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礼仪》课程的建议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基层女职工的自身礼仪素质,推进文明和谐农场的扎实开展,近年来,农一师南口农场妇联以健康、文明、向上的并且是寓教于乐的活动,陶冶女性情操,提高女性品味。场工会联合女工委专门购买了礼仪讲座光盘和从网络下载相关视频资料,组织女职工开展了"学礼仪、讲文明、树形象"礼仪知识培训,用生动鲜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正在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不但对实现人文奥运承诺、向世人展示古老礼仪之邦的现代礼仪风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首善之区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程。要有效地推进这项活动,首先要在全社会普及礼仪知识,使人们懂得礼仪规范的形成、特征和社会作用,从而增强实践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正确把握和实践礼仪规范,就要对礼仪规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礼仪规范是在社会生活中基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一定的社会阶层在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有关“礼”的仪式。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17.
徐元红 《求实》2005,(7):30-31
讲究“礼仪”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领导干部是否讲究“礼仪”不但关乎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政府形象、党的形象的确立。目前党政干部礼仪风范尚不乐观,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规范的训练,既能提高礼仪修养,也使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使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战线上纵横捭阎,历经风雨。之后,作为大国总理,他一直以很大精力主持外交外事工作。在他的睿智开拓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是与他亲力亲为,培育开创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礼仪与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世纪桥》2007,(10):149-150
高校图书馆的隐性礼仪、馆员礼仪、读者礼仪三方面是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协调好图书馆、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礼仪是粘合剂和润滑剂,是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礼仪文化是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托,教育是传承礼仪文化的重要路径。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寻求和谐社会认同之际,礼仪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全感,帮助人们树立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在开放中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借助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礼仪文化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及社会相互配合、共同用力,将礼仪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动态发展有机结合,是实现和谐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