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 《侨园》2006,(3):16-17
在巴西经商,一年赚钱在于末."末"即年末,巴西的民众每到圣诞、元旦之前,有倾囊购物的传统习俗,这就给商家提供了大笔赚钱的机会.笔者2005年末走访了巴西里约华人集中经商的海关街,了解到那里华商经营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2.
里约,里约     
正里约三面环大西洋,另一面是此起彼伏的山峦,这座城市拥有超越世界上大部分都市的非凡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邂逅地球上最性感迷人的一群人,再来一杯醉人的热带鸡尾酒Caipirinha,你会爱上这座在群山碧海间舒展着迷人曲线的城市。巴西人热情洋溢,见面都喜欢在脸颊上亲一口。但唯独里约更特殊,要比巴西其它地方更热情,要亲两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里约人特有的气质,相信里约人的热情会如同这里的美景一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的成府街是一条幽静的小胡同,胡同两旁挤满了大大小小、青砖青瓦的旧式民居。在这片民居中,有一家名为“雕刻时光”的小咖啡馆,馆虽小,名气却不小,北大、清华的学生,电影棚的导演、编剧都是这里的常客。不仅因为这里的咖啡香,还因为这里和香咖啡同时令人心怡的有书、有电影以及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的家庭般的惬意与温馨。  相似文献   

4.
拿在明处     
商家要赚钱,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没有了利益,谁花那么多气力去生产、去销售?商家要追求最大利润,这也无可厚非。赚得多,说明经营有方。但不能坑蒙拐骗,这是商业道德,也就是现在常讲的“诚信”。失去诚信的商家,是谓奸商。  相似文献   

5.
具本景 《侨园》2001,(6):16-17
从历史到现在,旅美华人经商的多,做警察的少。以往,华人由于语言不通,不谙法律,加上种族歧视,华人和警察之间不时发生纠纷和冲突。随着岁月的推移,客观现实与华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华人与警察的关系也从排斥、对立转至合作与融洽。华人警察已经成为华埠治安的维护者,并且受到华人的尊敬。全美国到底有多少华人警察,尚无确切统计。截止到去年的统计,南佛州华人较少,只有4名华人警察,但纽约市有270名,旧金山有220名。当然,这与华人人数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但是华人加入警察队伍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有关方面也成立专门机构,在华人青年中招聘警察。另外,被誉为“警察的耳朵和眼睛”的“辅警”,华人也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所谓“辅警”,是指那些穿制服,不带枪,不受薪的义务警员。早在1968年,纽约华埠就  相似文献   

6.
苏珊 《侨园》2004,(1):37
严格地说,阿根廷没有唐人街。阿根廷的华侨华人不多,全国也就四五万人左右,而且大多数分散居住,分散经营,没有形成纽约或旧金山那样规模的唐人街,更没有富丽堂皇的牌楼式街门。但是近年来,随着旅阿华侨华人的增多,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出现了一些华人企业较集中的街区,其中较著名的一条就是阿维里尼奥斯街,当地的阿根廷人把它叫做中国街。但是,由于在这里经营的大多数是台湾同胞的企业,当地侨界也称其为台湾街。  相似文献   

7.
我在巴西工作过两年,行迹所至,几乎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巴西属于未来,属于二十一世纪。”巴西人民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至今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如今是一座新型城市:市政规划革故鼎新,建筑设计匠心独具,花丛草坪赏心悦目,人工湖泊碧波潋滟,中央大道宽阔笔直,高楼大厦巍峨壮观。有谁想到,这座现代化城市是从一片荒原上崛起的,而且从破土到落成仅仅用了四十一个月的时间!建设新都是巴西人民在五十年代末的一项壮举。它充分体现了巴西民族的气魄,智慧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8.
王光华 《侨园》2004,(4):22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近代历史上华工在拉美旅居最早、当今华侨华人在拉美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全世界华侨华人籍贯最复杂的地区。100多年来,勤勉的巴西华人为巴西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华人移居巴西始于1810年。当年,葡萄牙国王约翰六世计划在巴西的殖民地上发展种茶业,便派遣专人前往中国广东、澳门一带,招募了一批种茶工人,带着优质中国茶种到里约热内卢郊区种植园试种茶树,结果一举成功,茶树从此在巴西扎下了根。但那批中国茶工由于劳役过度和不适应当地的酷热气候,不久就死了一大批人,只有极少数人转往他处谋生。为了纪念这批中国移民的功绩,巴西国王下令在里约热内卢修了一座六角形的“中国凉  相似文献   

9.
王军 《瞭望》1994,(26)
北京市工体北路新中街是一条很不起眼的狭窄街道,可是一到每月的1至10日,这里便挤满了各种各样的豪华黑牌轿车,原来这条街的乙13号是北京市税务局的对外税务分局,而每月初正是征税期。 乙13号是一个招待所的大院,对外税务分局租用了招待所简易、拥挤的三层楼办公,办公条件堪称清苦。可就是这家分局管理着全市上万家涉  相似文献   

10.
这年头,人们已开始变得愈来愈注重实质内容了,流行的说法是“求实”、“务实”,这一点,从拜金王义、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上也能看出些眉目来。不过,当此之时,形式主义似乎并没有销声匿迹。其实,形式主义只要能给一些人带来名利上的好处,它就不会甘于收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的久盛不表也是一些人“务实精神”的体现哩!河南某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每年投入该县扶贫资金数千万元。而这比一扶贫款却有不少的一部分转移到了该县的“形象工程”上:仅县城棕树一条街、四季桂一条街、竹子一条街等七条街造价就达八十万元;全县…  相似文献   

11.
苏珊 《侨园》2004,(2):20-21
新加坡连城街已有百年历史,它以19世纪潮州华侨领袖佘连城命名,今天,它确实连着两座“城”——白沙浮商业城与新达城。新加坡旅游局不久前宣布,要把东海岸一带土生华人区“炒热”,并将它发展为旅游新景点。在市区,有多国风味美食的连城街的商家,也希望旅游局能给连城街封上“国际美食一条街”的名衔。一半以上店屋经营饮食生意其实,1991年10月,有百多年历史的连城街与邻近的陈桂兰街及巴米士街,已一起被列为建筑保留区。之后数年,许多  相似文献   

12.
易杳 《瞭望》1990,(39)
这是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的第二代创业者。 几年前,这里不过是中科院电子所的一个实验室,几位年轻人刻苦地从事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写些有关“癌细胞”的论文。1987年,他们小心翼翼地开始接受一些技术开发科研项目,谦逊地将  相似文献   

13.
李勇冠 《民主》2011,(10):40-42,57
2010年11月10日,北京烟袋斜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号,并在街内广福观举行了挂牌仪式。这是继2009年国子监街之后,北京第二条荣膺此项殊荣的又一条老街。  相似文献   

14.
梦然 《侨园》2005,(3):30-31
近几年,每周4班从香港或新加坡到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飞机上,都有一些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前一天看到他们身穿线条笔挺的西装,带着墨镜气宇轩昂地出现在约翰内斯堡机场,两三天后,便看到他们在市中心大街上守着一个卖表的小摊位。我来南非前,连约翰内斯堡(华人通常简称为“约堡”)这个城市的英文单词都拼不全,只知道这里盛产黄金和钻石,是打拼赚钱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5.
张广新 《侨园》2012,(4):64-66
一个品牌的成长需要时间、资源、战略、运营的全面支撑.道光廿五品牌2000年8月诞生,13载春秋的磨练,使它不仅仅是一个白酒品牌的名称,更成为了中国满族酒的代名词.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它排除万难,奋勇作战,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正在一天天地强壮起来,成为中国白酒界弘扬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打造中国的略易十三,为国人争光”,这是我19年前的愿景,如今这更是道光廿五人的梦想和追求.道光廿五品牌诞生13年来,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超越自我,寻求突破,走出了一条适合道光廿五品牌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环球侨讯     
《侨园》2001,(1)
日本各地掀起建“中华街"热前年春天,在东京都立川市的百货店七层,一条别开生面的“立川中华街”开张,面积约2300平方米,从中国本土和横滨中华街来的十九家店铺在这里落户。另外,在东京台场的商业设施新馆的六、七层,诞生了“台场小香港”街,从香港与横滨中华街来的二十多家料理店和杂货店集中在这里。除此之外,名古屋市大须的街地再开发组合所建的十二层大楼中,也特意开辟出三、四层作为中华街,现在正在广招商家,定于2002年未开张。同时,仙台长町地区和浦和市埼玉高速铁道新站周围都制定了建立中华街的计划。日本各地如此热衷于“中华街”的建设,是因为集娱乐、旅游、实用等异国风味于一身的中华街,是振兴不景气的日本商业的一味良药。如横滨中华街在空前的饮食业不景气状态中,来访客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增长,小小的中华街,现在一年之中就有1816万的来访客。横滨中华街成功的经营引来各地商家的模仿。管理立川中华街的JR东日本商业开发的桥本先生说,立川中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平常的星期天。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人流如潮,熙来攘往。与往常不同的是,王府井大街有不少商店的门前挂上了醒目的“无假冒商品商店”的招牌。 趁着抓质量的“热劲儿”,本刊记者在王府井大街上进行了“私访”。王府井大街号称“无假冒商品一条街”,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时候,这里的商品应该说是“干净”的。但“私访”一圈下来,还真遇到不少值得思考的事情。 消费者,你该自认倒霉吗?  相似文献   

18.
陈淀国 《侨园》2005,(1):48
1976年后改称胡志明市的西贡,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东北部,是越南最大的城市,被誉为“东方明珠”。每年到那里观光旅游的各国客人都在百万以上,尤其是地处市区西南角的堤岸,更是它精华所在,而令人瞩目的华人街也刚好在那里。  相似文献   

19.
林若望 《侨园》2006,(3):34-35
2006年1月30日,马来西亚警方扣留打麻将的华人,并将他们剃了光头,受到当地华人社会的关注如果不是因为辱华风波,可能很多中国人对马来西亚的概念仅停留在旅游目的地上。李先生来马来西亚已经9年了,他是名副其实的“大马女婿”“,嫁过来的比较多,娶当地人作新娘的还真不多”,他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生活就像在家一样。“正经人”在马生活很好“公平地讲,生活还是不错的”,李先生从事旅游接待的生意,像他这样在马来西亚经商的中国人据他说有很多,中资企业有100多家,大的像华为公司有百十人以上,而小的像李先生的公司只有两个人。李先生对这里的…  相似文献   

20.
来到广州,人们纷纷向我们推荐:要了解广州的新面貌吗?请到南华西街去。有人更说,在南华西街看到了广州的希望和未来。赵紫阳、胡启立、田纪云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此考察、访问,对这里精神文明建设给予很高的评价。记者听其言,三下南华西街,果然看到许多令人感奋的情景。 都市里的“村庄” 老广州有句话说,“有钱人住东山,没钱人住河南”。所谓“河南”,即珠江南岸的那一带古老拥挤的街巷。南华西街便处在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原来是一条住房拥挤、巷道狭窄的街道。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街面上,居住着七千二百多户人家、近三万人口;街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