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009年12月19日,是陈克贤老师逝世三周年的日子。每到清明,我都会回忆起在陈老师帮助指导下工作的情境,深深寄托对他的哀思和怀念。陈克贤老师退休前是省科技出版社的总编辑、编审,在贵州出版界德高望重。退休后,作为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特聘的期刊审读员,2004年起负责《人大论坛》杂志审读工作,那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  相似文献   

2.
韩石山 《前进》2014,(5):63-63
题名中的老师,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我最愿意称呼杏绵的,是大姐。大嫂也行,只是连带的将马烽老师的辈份也降低了。叫大姐的好处是,婆家归婆家,娘家归娘家,我愿意做她个娘家的弟弟,不愿意做她婆家的侄儿。  相似文献   

3.
6月4日,沈苏儒先生离开我们而去了,我至今依然不愿相信,甚至不敢去想!因为只要一想到再也无法聆听他的教诲,再见不到他那慈祥亲切的笑容了,泪水总如泉涌。  相似文献   

4.
商鸣臣 《春秋》2012,(6):32-34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朱维铮先生于2012年3月10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6岁。先生曾做过我大学时代的班主任,讲授“中国历史文选”课一年.上世纪80年代,应山东大学历史系聘请,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如今,先生走了,回忆50年来对我的教育、指导和关爱,无比悲痛。先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教学中的高度责任心,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一) 1982年除夕,我去于是之家里索要他的墨宝。在为我写字的同时,是之老师给陈老写了一纸书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联下附一小跋。时隔多年,我只记得起首的称谓“白尘吾师正腕”及联末的签款“后学是之”,其他的大都记不清了。北京人艺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一般到南京都要去看看陈老。最后一个看到陈老的,是于是之。1994年4月,是之老师携夫人路经南  相似文献   

6.
曾重郎 《台声》2014,(5):68-68
<正>1904年,李霁野教授出生在安徽省西部小镇叶集。今年是李教授诞辰110周年,我也已是85岁的老人。写下这篇文字时,脑中浮现出当年初识李教授及夫人刘文贞老师的场景:李教授身形消瘦,不足50岁,却已是满头白发,为人友善、谈笑风生;刘老师体态微胖,脸上时时都带着微笑,平易近人。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然而不过一年时间,国民党派来的接收大员搜刮自肥,工厂  相似文献   

7.
我一生中最崇敬的沈嵩生老师离开我已经二百多天了,这二百多天里,他的影子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只要一闭眼,就觉得他那清癯的面容和那高雅亲切的微笑正在面前,可睁开时就倏忽不见,直到现在我甚至也不敢相信他真的走了。我甚至还在想象着,如果哪一天去小西天他家里仍然可以看到他的。我常常不解,按中国人的相术,沈老师应该长寿的,他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瘦高的身材,不是常有人说:“有  相似文献   

8.
怀念     
出差执行任务回来,厅机关办公大楼门口的布告牌上,赫然一张讣告映入眼帘。我一下子懵了!老前辈走啦?前几天还看见他来上班来着,怎么这么快就去了呢?问同事得知,老前辈突发脑溢血去世,昨天已经火化了。  相似文献   

9.
怀念     
<正>祖父已离世多年,我却时常回想着他、怀念着他。祖父有一手好手艺,是远近有名的"豆芽大王"。他一年又一年地劳作在作坊与水井间,日久天长,身躯弯成了一张弓,黄豆芽绿豆芽,就这样合着祖父的体温奔向了梦想的豆芽林。祖父培育的豆芽粗壮、色白,很受消费者欢迎。青杠、来凤、中兴、丁家、璧山都有市场,大家经常爱买他的豆芽,见着他时都亲切的叫他"王豆芽"。祖父是个勤劳的人。土地包产到户后,祖父经常干好自家的活后就去帮几个儿子和邻居干活,别看他那时六、七十岁,干起活来可精干啦。祖父和祖母一直心地善良,和左邻右舍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10.
怀念     
您走了,走得那样突然,我真不明白,一个好端端的您,怎么就突然地,突然地没了? 每想起您,每想起那短暂的欢聚,每想起您千里迢迢从海峡彼岸带来的那只“船”,心中便涌起一股痛惜之感。 回忆起来,我们的相见相识本来就是偶然的。那是1991年的春季,春风把香港大学描绘得更加妩媚多姿,掩映在  相似文献   

11.
怀念     
怀念乡村怀念老屋上空的袅袅炊烟母亲——一定又佝偻着背在简陋的灶台上重复着周而复始的日子怀念暮需更怀念昏黄的灯光下那暗淡的眸子那是期盼那更是“意恐迟迟归”的低吃夜,很静了远方的岗亭里沉淀出的只有醇醇的思念怀念@曹仲义  相似文献   

12.
怀念母亲     
蔓琳  凌影 《福建乡土》2011,(2):25-26
关于母亲,我一直很难提笔,那种亲人逝去的悲哀和苍凉,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久久地压在我的心头,从少年一直到今天。此刻,夜有些凉意,《念亲恩》的曲子在清冷的夜色里飘溢出来。一瞬间,泪水喷涌而出,那些不愿重复的情节,那些被母亲泪水滴落的黎明黄昏,  相似文献   

13.
怀念小人书     
西风 《观察与思考》2010,(10):58-59
每一种怀念都与经历息息相关。譬如我对小人书的怀念,这种记忆亲切而又清晰,并夹杂着一缕淡淡的忧郁。小人书是我小学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因为它的存在,我稚嫩的心野宛若升起了绚丽的彩虹,我憧憬着梦想的种子,就是在小人书这片精神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的。  相似文献   

14.
怀念丁关根     
盛天启 《小康》2012,(8):38-39
1992年他出任中宣部部长以来,思想宣传领域明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自那时起,思想宣传领域的许多思路是他出的,制度是他订的,规矩是他立的,干部是他用的,人才是他发现的关根同志是我党思想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1992年他出任中宣部部长以来,思想宣传领域明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自那时起,思想宣传领域的许多思路是他出的,制度是他订的,规矩是他立的,干部是他用的,人才是他发现的。可以说,他的这些贡献绵延至今,影响至今,惠泽至今。现在他走了,八十三岁也算是高寿了,但我多么希望他再健康地多活几年。我深信,思想宣传系统的很多同志都深深地怀念他,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对我而言,我们还有一点点私谊,我们都酷爱桥牌,多次在牌桌上交流。因此,我体会怀念  相似文献   

15.
怀念写信     
一天,一个人整理书橱,看见书橱的一角静静躺着一大摞旧信件。目光触及这些“陈年古董”,悠悠往事随着逝水的年华已成为人生隔岸的风景。这些信件都是我年少时的同学和朋友写来的,在我结婚以后,它们一直被我遗弃在父母家的老屋里,直到数年前我回去,偶然间惊喜地发现了这些旧物,忍不住把它们带回来了。  相似文献   

16.
怀念恩师     
我的恩师何炳林院士仙逝已一年多了,至今我仍不能面对恩师辞世的事实。这一年里,恩师一直在我的心上。几次提笔追思恩师,但马上泪眼朦胧,眼前便浮现出去年7月4日吊念大厅里人如潮、花如海、哀乐悲、心  相似文献   

17.
怀念小邦     
焦万曼 《台声》2013,(3):76-77
2月3日晚7点多,电话铃响,是台湾歌手潘安邦的好友朱映辉先生打来的,他哽咽地说:“台湾的电视台已报道了小邦今天上午8点57分走了,我上午10点赶到台北的医院……”电话那头只有哭声,后来只好把电话挂了。怎么可能呢?一年多前邀他来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同胞同心·乡音乡情”庆祝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8.
怀念陈云     
薛驹 《今日浙江》2005,(11):13-15
在我的印象中,陈云是一个精明干练,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治国富民的经济专家,是一个关心群众、艰苦朴素、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的模范  相似文献   

19.
怀念秋天     
怀念秋天董林穿过大地上的废墟穿过暴雨后珍贵的雨滴穿过月光下发白的道路穿过积满了落叶的阴影的山谷我们才能走向秋天于是有幸置身秋天的我们在风中看到了彼此的村庄村庄里深埋的水井水井里倒映的果园粗砺的秋风在秋天的河岸上和高地上晴朗地吹动着单薄的衣角我们的怀念...  相似文献   

20.
怀念书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