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家康 《各界》2008,(3):61-63
二十世纪初,正是梁启超最为灿烂的时光,其在日本横滨主编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已在国人面前尽显其"舆论骄子"的丰姿.他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民时代",时当而立之年.……  相似文献   

2.
苏叔阳与死神有过两次交手,1994年4月,他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10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这两次手术,在他身上留下了两道长长的疤痕,"宛如黄河和长江,镌刻在我的左背上,让我永远没法子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他在文章中说。经历两次大手术的他没有停止思考和创造。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7)
欧游归国后的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有加。他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文明的烦恼,乃是因为科学主义盛行的同时人文精神的迷失,而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祖宗的精神可以拯救西方人物质生活的疲敝。但是,中国文化自不会完美,它是一种需要经过批判扬弃的文化。因此,他呼吁国人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成见,大胆地扬弃民族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遗产中大量未被挖掘出来的精华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以正大众之视听。  相似文献   

4.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处于二者之间.二、他兼顾中性的意识形态与贬义的意识形态,广泛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含与特征.三、他对贬义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认知方面的竭力维护和重新阐发,对"虚假意识"概念正名.四、他既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也非新葛兰西主义者,处于二者之间.本文认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学说显示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色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趋向成熟和精致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主义视阈看梁启超野性自由之后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改良家梁启超是对国民进行政治自由教育的力倡者.他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由于对现实理性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政治追求方向的明确,其对自由的理解表现为,由对西方存在主义所提倡的野性式自由转向结构主义所认可的规范式自由,从而使他的自由之路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杜晶 《侨园》2012,(8):65
最近,邻居大娘得了尿道癌,手术后左肾被切除,其家人怕老人精神上承受不了,就对她谎称做了一个小阑尾炎手术.目前老人已回家休息,但医生告诉老人的亲属,虽然手术了,但癌症很多会复发,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7.
王晶 《学理论》2013,(16):48-49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条件下,西方思想的涌入,使我国意识形态斗争显得格外紧迫。受西方思想影响,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想和主张,极力鼓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理想信念亦有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斗争,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使改革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此外还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对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抽象地宣扬所谓的“民主”.即“自由”、“平等”、“人权”,“政治多元化”、“多党制”,等等.以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制造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舆论.这是资产阶级和平夺取政权的舆论武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吸取在对待民主问题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艾思奇不仅是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同时又是造诣很深的学者.在意识形态上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在思想路线上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工作作风上他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在理论研究上他坚持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在学习方法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社会实践.他优秀的个人品质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0.
傅山 1607-1684 字青主,初名鼎臣,后改为山,太原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建树多方的全才,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医文书画,无所不精,号称"十七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座奇峰".他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公开反对宋明理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具有实学"近代指向"的启蒙意义.傅山抨击了专制主义和专制制度,认为王侯与民众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傅山进一步主张人民参与政治的社会理想,主张"人无贵贱","市井贱夫平治天下".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李一起,被梁启超并称为 "清初六大师".  相似文献   

11.
谈起西方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人们自然会提到较早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梁启超。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都曾指出:“梁启超作为一个比较了解欧美思潮的知识分子,本来是最早在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人”;“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的那篇文章,是中国第一篇论述社会主义的文章”。但是,以往的一些文章大都偏重于介绍,而对梁启超为什么会较早地注意并介绍社会主义学说,他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学说的,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态度到底如何等问题,则很少探讨。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艾昆鹏 《学理论》2012,(12):23-24
马尔库塞致力于从微观层面审视和批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个分方面导致的问题,围绕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对他的这种批判立场和思维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虽然是在反对形而上学的理性思维,但同样受制于这种思维的局限,并没有为人们摆脱资本主义弊病和现代性问题的困扰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东荪的逻辑观主要体现在"唯物辨证法论战"及其文化哲学中.他不囿于西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规定,认为逻辑就是言语中的本然结构,是人造的必然规则.是由于文化的需要而产生.他主张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逻辑,因之将逻辑分为传统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与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类型.他反对逻辑具有先在性、普遍性与唯一性的主张,为中国逻辑是否存在提供了一种答案和论证理路.  相似文献   

14.
西北政法学院杨达健在来稿中指出,近几年来,在思想理论界,在大学校园里,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以多种手法,在各个领域极力贬低和抹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鼓吹西方社会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哲学领域,他们公开宣扬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唯意志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一是鼓吹文化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二是以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为名,否认特定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跳跃性,否认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他们说,中国是一个没有经过  相似文献   

15.
郑志文 《学理论》2010,(4):16-17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不仅引起了世人对社会主义的极大关注,而且其对社会主义的盛誉、解释、反对和过渡的构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相远 《侨园》2012,(11):44-47
随全球化进程及中国地位飙升,国人视野豁然开朗。人们通过北京与伦敦两个奥运会的比较,更日益关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与碰撞,并从中获得文化自觉与担当。笔者现以人种作为文化的先天物质基础,从三大人种形成与扩展的视角,来梳理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渊源与走向,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不仅界定了文化的内涵,考察了“文化的总量”,系统回答了文化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化,而且彰显文化的民族性,用文化将个人与群体、社会联为一体.梁启超对文化的界定和诠释紧扣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这个主题,既影响了他的国学理念,又与国学一起弘扬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1926年初,梁启超尿血不止,就去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大夫认为需要做肾脏切割手术,结果误切掉了梁启超健康的右肾(一说是护士把标记做错了,大夫又没看片子核实).这是多么大的医疗事故,对梁启超来说又是多么大的不幸!怎么办呢?梁启超的学生陈源、徐志摩等人认为必须向院方问罪,不能"白丢腰子"(徐志摩语).但梁启超本人的态度是,不...  相似文献   

19.
在白俄罗斯百姓的心目中,卢卡申科是一名坚定的爱国者,他历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文干涉白俄罗斯内政,不接受按西方模式进行民主改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推行人权外交,提出所谓“人权至上”、“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荒谬论调,企图借此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搞霸权主义寻找理论借口,针对西方国家所搞的这种人权外交,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确立了尊重人权、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的基本原则。邓小平的国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人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为我们更好地同当代西方霸权主义者进行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什么叫国权呢?简单地说,国权就是国家的主权,即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