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一方面长期抵制和反对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和人权公约,一方面却屡屡对别的国家发起“人权攻势”。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宣称:“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动的“人权攻势”,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正>国新办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別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这份人权纪录援引了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约15000字,分“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关于执法、司法侵权”“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和“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4,(2):8-15
2004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与往年一样,美国又一次充当“世界人权警察”,在《报告》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与往年一样,美国又一次在《报告》中“遗漏”了美国在人权方面存在的积弊和问题。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像往年一样,帮助美国把美国的人权纪录补上。  相似文献   

4.
范国祥 《人权》2002,(5):50-51
针对西方对伊斯兰人权观点和主张的误解,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和伊斯兰首脑会议先后通过了《开罗宣言》和关于《世界人权宣言》5O周年的决议。这两个文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伊斯兰世界对人权问题的看法,现以《伊斯兰人权宣言和决议》为题摘译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3,(2):12-17
正当美国因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 而遭到世界各国人民谴责的时候,美国 国务院于北京时间4月1日发表了2002 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报 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而对 美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却讳莫如深、 只字未提。鉴此,有必要将2002年美 国侵犯人权的事实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6.
江国青  李宏勃 《人权》2004,(2):40-41
一、直接出现“人权”概念的一类 1、《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宪法》(1991年12月8日) 序言:……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庄严宣布忠于人权和国家主权原则…… 2、《中非共和国宪法》(1961年4月20日) 序言:乌班基人民郑重宣布,坚信人权、民主和人民自决的原则。 3、《吉尔吉斯共和国宪法》(1993年  相似文献   

7.
元轶 《人权》2011,(3):22-24
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一直是现代人权保障问题的核心内容,被称之为社会人权状况的晴雨表,而其中有关被告人生命权保障的死刑问题,则无疑是被告人人权保障中的关键。因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每个人固有的自然权利,属于所谓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写道:“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政治研究中,对人权问题有过深刻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权问题有重要指导意义。 1 人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权发展模式上,流行一个典型的公式:即“洛克-卢梭-美法人权宣言”,这个公式被等同于“基本人权理论形成和发展”,这种模式束缚了人们对人权问题的认识。人权概念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首先提出,但人权问题的产生与阶级的产生却是同一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6,(2):8-18
美国国务院3月8日发表的《2005年国别人权报告》,无视自身糟糕的人权纪录,又一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惟独对自己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闭口不谈。为了帮助世人看清美国“人权卫士”的真实面目,有必要对美国过去一年来侵犯人权的情况作一全面的透视。  相似文献   

10.
一、人权与主权的法理规定人权概念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为了与中世纪不可侵犯的神权、神授的君权及世袭的等级特权相抗衡,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口号。日后人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得到肯定。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法国1791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最早蓝本。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大量涌现,人权概念得到了发展,人权不仅包括公民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常常将一些“道义原则”挂在嘴边,以“人权、民主、自由”这样一些美丽词藻粉饰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只有美国才是人类正义的“真正捍卫者”,如果不是美国高举这些“道义旗帜”,世界早就倒退到“蛮荒时代”了。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美国真的是在推行这些“道义原则”吗?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具体情况。‘人权国度”的真实情况美国在标榜“维护人权”时,有这样一个奇谈怪论,就是“美国例外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只有美国社会才是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世外桃源”,因此美国有权力…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10,(2):6-15
2010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我们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8,(9):44-44
性质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也是第一个把性别平等和非歧视要求法律化的国际条约,它建立在男女平等和保障妇女人权的原则上,被公认为国际妇女人权宣言,所以被称之为《妇女权利宪章》。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12月7日举行的“国际人权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伯女士公开对美国“黑狱事件”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中情局在欧洲设立秘密监禁设施和未经法律程序转移嫌犯,并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人权”。12月10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2005年的主题是禁止酷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没想到此番成了国际社会维护人权的“斗争对象”。“黑狱”事件源起于《华盛顿邮报》。2005年11月2日该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黑狱”,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  相似文献   

15.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最大“热点”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人们都在关注着人权,议论着人权,追求着人权。 198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朋友时多次谈到人权问题。他说: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页) “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同上,第331页) “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贫穷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你们也是不听那一套的。”(同上,第345页) “西方国家说我们侵犯了人权,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伤亡了多少?美国支持南朝鲜进行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了多少?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所以,他们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法律对反政府活动的管理与惩罚──《美国法典》第18篇第115章编者按:享有充分的人权,是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一。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人权外交”和“人权攻势”,不是为了切实改善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而是为了...  相似文献   

17.
范国祥 《人权》2002,(1):50-51
人权理念来自人权实践,反过来影响历史实践。不同时期的人权观念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西方传统的人权观是“自然权利说”或“天赋权利说”,认为权利与生俱来,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等运动,出现了“社会契约论”。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人权主张,维护了统治阶级,也为人民群众争取自身权益提供了某些条件,推动了欧美各国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关于人权问题的产生理论界普遍认为:人权概念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贵族和教会的斗争中,力图抹掉封建制度的神圣灵光,把国家和法的问题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为此,资产阶级“自然法学派”以“自然状况”来论证自由、平等是人人享有的天赋权利.此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从“自然状况”论中引伸出“天赋人权”的口号,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从而成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主要理论依据.自此,人权概念始被明确载入西方各国宪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人权外交早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初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时期(1912—1918)。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的很重要内容就是捍卫人权。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尔逊声称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权利”,当时,威尔逊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20.
董云虎 《人权》2003,(4):20-22
2003年6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其向国会提交的一份题为《2002—2003年度美国支持人权和民主的纪录》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美国国务院在每年发表所谓《国别人权报告》对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人权状况进行指责之外,第一次发表有关美国政府在全球92个所谓“人权状况不佳国家”促进人权和民主的努力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