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代青年精神生活遭遇到现代性虚无主义困扰。世俗化是青年精神生活虚无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价值僭政是青年精神生活虚无主义生发的内在机理,而个人主义则是青年精神生活虚无主义形成的文化基因。针对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虚无主义困境,需要深化改革为建构青年精神生活营造精神家园,重塑信仰为建构青年精神生活提供价值认同,转化传统实现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超越。  相似文献   

2.
潘华实 《前沿》2012,(10):7-8
精神生活在当代中国有重要地位。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健康的、向上的、和谐的,但现实生活中,当代中国部分人的精神生活有不丰富、不健康和不和谐的地方。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同时实现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努力改善并合理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在当今世界,现代性是先发展国家发展的新起点,是后发展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既要义无反顾,又要善于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还要善于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中汲取智慧,把现代性建构融入以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为指归的谋划与实践之中,走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作为一种在现代社会中才蓬勃发展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作为社会变迁结果的现代性及其导致的人的精神与本真性存在危机是旅游行为的动力所在,旅游是一种在现代性危机之下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寻求,对自己本真性存在的追寻,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现代性所造成的人的精神与本真性存在危机,旅游本身也正受到现代性功利因素的侵蚀。  相似文献   

5.
李建群  何小勇 《求索》2007,(10):129-132
当代西方的风险话语是在现代性反思的理论图景中展开的。对现代性本质的不同阐释和对风险与现代性关系的不同理解是区分西方风险话语主要流派的标尺。风险社会理论重视现代性制度的形态转换和风险的政治应对,风险文化理论关注现代性的文化维度和现代风险的建构本性,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强调风险内生于现代性系统分化的复杂性,风险的“治理性”理论倚重于现代性知识/权力的管理效应和风险控制。梳理和借鉴西方风险研究的主流理论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开始了合理化的建构过程,形成了自由、民主与批判等精神传统,并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各个层面。现代大学的精神传统,就来源于启蒙的现代性运动,通过科学、理性与民主的阐释,从而使大学升格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中国大学的启蒙精神,也并不缺乏现代性的积极特质与价值诉求,但随着"现代性"自我建构的深化,却逐渐陷入了一种与"启蒙"背反的困境。在具体的实践语境中,权力、市场和知识勾勒出了中国大学启蒙精神困境的复杂面相。实际上,中国大学精神的现代性危机,也是全球大学"平庸化"的精神症候的折射。  相似文献   

7.
论精神家园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湖湘论坛》2007,20(3):40-42
人类的充实和幸福不可能单单从物质的极大丰富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最终只能从精神领域中获得。为此,精神的饱满与富足就成为了人安身立命的家园。精神家园的建构必须在人文精神的统帅和观照下,引导个体执着地追求智慧人生、德性人生、艺术人生以及祥和宁静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现代化具有二重性 ,要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正向性 ,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与局部、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主体性与客观性、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性、理论与实践等关系上运用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张喜平 《新东方》2002,11(4):27-31
现代性伦理学的维度旨在消解道德本体论和构建现代性伦理学。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课题:其一,现代性伦理学的转型,在揭示道德转型的背景中,指陈功利论的不足和困境,提出道德转型的本质是传统德性论向现代性伦理学的转型,它表现为从本体论向主体论的转换。其二,现代性伦理学的建构,则从分析当代西方现代性伦理学的方案入手,提出现代性伦理学建构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是民族凝聚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为最终  相似文献   

11.
“三元”并举提升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构成了文化软实力的最高纲领,应通过纲目并举促进其建设,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底线,应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体现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文化民生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兼顾文化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又具有人文化和生活化的特征,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即相融,互相发明。通过"三元"并举、三者互动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参考性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警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应当与中国当代社会的现代化同构共生。现代性作为世纪性的学术话语,为构建这一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参照系。为此,中国特色警学理论体系应当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价值理念上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立场;在理论范式上应追求现代性的转型与创新;在实践机制上应体现现代性的目标导向。同时,建构中国特色警学理论体系的现代性还要注意防止步入片面"民族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刘国和  邓永芳 《前沿》2013,(7):45-47
现代性精神经历了梦想与失望同行的嬗变。由启蒙现代性而生发的文化危机与文化冲突呼唤人们建立一种和谐的现代性。而在追求和谐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精神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反思和批判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蒙古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主动精神,既有其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也有诉诸行动的实践张力。把握这种理论基础和实践张力有利于弘扬蒙古马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强国建设和复兴大业增智助力。  相似文献   

15.
侯玲 《中国青年研究》2012,(7):20-24,19
本文从身体哲学的视角看我国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发展。认为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问题有其深刻的时代哲学背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发展意味着社会本身的深刻变革。发展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必须发挥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注重身心整体观的建构,重建身体和心灵在身体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今天处于巨大变革的每个中国人来说,根本的挑战在于如何给过度物质化的生活找到稳定的精神家园,重建能让整个社会风气升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尹季 《求索》2008,(8):181-183
世纪之交,出于对现实变动和现代性的困惑与质疑,不少作家将眼光转向了童年和故乡,追寻古朴的原始精神、和谐的村社生活和自在的生命活力,企图再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抵御现代文明的堕落和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8.
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黄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根基和内在需要。加强炎黄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使炎黄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增强兼容性,推进创新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与现代性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与运行机理,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外部表征及其过程。现代性包括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它们对现代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现代性包括资本主义文化现代性与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两种形式,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建立并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精神基础之上,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既是多元的,更是一元的。文化现代性对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但文化作用有其条件性和制约性。  相似文献   

20.
金钱伟 《传承》2009,(14):136-137
"现代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兴起的新文学革命以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反思精神、自由博爱等建构了"现代性"核心内涵,启蒙现代性"人的觉醒"倡导"人的文学",审美现代性反思中国文化群体、民族国家、个体等的价值关系,可以说"现代性"贯穿了中国整个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