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构建多种培养路径.努力做到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知行统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学习基本原理与研读马列原著相结合,培养彻底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相结合,持久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组织培养和青年自我教育相结合,从注重外因和强化内因两个方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重点性的精英培养和普及性的一般培养相结合,全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成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创新与深入发展。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对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对鼓励青年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具有深刻的意义。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基础,培养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传播者与实践者。通过引导与激励,使青年提高自我修养,从而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勇敢肩负起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胡杰 《青年论坛》2013,(1):26-31
培养和造就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充分认清和遵循青年成长以及教育的客观规律,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构建多种培养路径.坚持精英塑造与一般培养相结合,确保培养对象的全面性,培养出最为广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确保培养出蕴涵“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汪建兵  张丽 《人民论坛》2014,(12):170-172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加强先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引领当代青年发展方向;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提升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新时期引领和凝聚青年的作用;强化社会实践,使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加强先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引领当代青年发展方向;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提升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新时期引领和凝聚青年的作用;强化社会实践,使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伴随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的提出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启动实施,学术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从什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怎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四个方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有助于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并能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教育青年做“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青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一、要教育青年做“四有”新人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也是极为关注青年教育工作的。我们党执政以来,邓小平一直把培养青年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思考。50年代到6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文化。从70年代中期起,邓小平多次讲,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青年要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一场对青年成长道路的科学规划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性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确立民主集中性的组织原则,树立了绝对服从党和人民的严格纪律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并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我们要站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视角下来看待和审视整风运动,继承和发扬整风时期青年成长培养的经验,促使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加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体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9.
研读原著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第二课堂为延伸,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种子库成员中强化讨论、思考、实践,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职责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李廷宪  查晓丽 《前沿》2011,(15):33-35
公务员政治素质是公务员的最基本素质。通过对青年公务员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理想与政治信仰、政治水平与政治意识的调查分析,针对其政治理论学习应付;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模糊;权力观、财富观及责任意识的“走偏”等青年公务员政治素质现实状况,提出在高校应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公务员招聘对政治素质应该有硬性指标;公务员的考核也要对其政治素质进行考核。即通过实施全面教育、运用全方位方法和构建全新机制来寻求青年公务员政治素质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共青团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本文从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骨干培养与面上推进、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三个方面的结合,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全团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此,我们从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必要性分析出发,以中山大学"青马工程·中大100"计划为例,总结其组织机制、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和跟踪机制,以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未来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胡杰 《青年论坛》2011,(5):42-45
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和主要阵地,需要构建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激励机制,把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做实、做细、做长。在探析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激励机制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激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构建,即信息交流机制、原则双轨运行机制、激励效益评估机制和评估信息反馈机制的动态运行系统模式,激励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高杰 《人民论坛》2014,(2):137-139
文章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入选者个体动机形成的家庭影响模式、公共教育和狭义社会化过程影响模式的数据分析以及对个体参与动机强弱测量的综合设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入选者参与动机的形成要素以及动机的稳定程度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与测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社会重任,其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2007年10月,共青团中央发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就是要着力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而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历史而且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又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思想理论教育人力财力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共青团应整合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找准共青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吴毅 《人民论坛》2011,(11):228-229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思想理论教育人力财力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共青团应整合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找准共青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入选者个体动机形成的家庭影响模式、公共教育和狭义社会化过程影响模式的数据分析以及对个体参与动机强弱测量的综合设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入选者参与动机的形成要素以及动机的稳定程度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与测评。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和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坚实基础和实践动力。要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和青年责任意识培养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全面挖掘当代中国青年潜能,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强对其培养路径的探究。目前既要继承和发展以往培养方式,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多种培养路径,始终保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的与时俱进性和时代性,以期达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普及化和精英化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