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悦洋 《检察风云》2006,(14):14-16
潜逃加拿大近七载的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6月1日被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暂缓遣返,赖案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此前数年里,赖昌星一直利用加拿大繁琐的司法诉讼程序企图逃过被遣返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1日,加拿大联邦法庭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洗钱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暂缓执行遣返令,以决定是否对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这意味着,广受海内外关注的赖昌星遣返案至少还要拖延两个月。事实上,自1999年8月赖昌星夫妇从香港逃至加拿大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与加  相似文献   

3.
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是在加拿大苟延残喘6年之久的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继续“赖”在加拿大的美梦即将破碎。目前,加拿大移民局已完成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相关遣返旅行证件也已准备妥当。由于评估结果对赖昌星不利,赖昌星的律师再次向加联邦法庭提起上诉,要求推翻移民部对遣返赖昌星所作的风险评估。当地法律专家表示,这已是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现被有条件软禁家中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前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在“两会”期间曾表示,赖昌星在加…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8):9-11
2006年6月1日,加拿大联邦法庭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洗钱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暂缓执行遗返令,以决定是否对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这意味着,广受海内外关注的赖昌星遣返案至少还要拖延两个月。事实上,自1999年8月赖昌星夫妇从香港逃至加拿大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与加方协调,要求予以遣返,而赖昌星及律师则利用加拿大复杂的司法程序,令遣返案经历了无数曲折反复,垂死拖延已有七年之久。 赖昌星的遣返困局,从反面验证了反洗钱国际合作的缺失。事实上,与国际通行的反洗钱规则接轨,尽快融入反洗钱国际战场,正是中国反洗钱立法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法院网2006年6月3日消息:加拿大联邦法庭2006年6月1日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遣返案的判决结果,裁定暂缓执行遣返令,以审议决定是否接受他提出的对其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的请求。加联邦法庭当天发布的裁决书说,延缓遣返赖昌星只  相似文献   

6.
赖昌星案12年的遣返与反遣返,是如何破冰的?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后,该案的司法程序将如何重启?他可能获何种罪名?其量刑又会如何?2011年7月26日,本刊记者就上述焦点问题,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国际人权法研究的杨宇冠教授。  相似文献   

7.
刘星 《法制与社会》2010,(10):46-47
赖昌星的难民申请已被驳回,从法律角度而言,其被遣返归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赖案带给我们的反思远不止如此。该案反映我国在引渡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其解决方法,是本丈关注的问题。笔者拟比较中加引渡制度,得出一些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赖昌星难民身份确认诉讼和遣返前风险评估诉讼前后已经长达7年之久,并且截至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结束迹象,这在加拿大司法历史上是少有的。缘何一个简单的难民身份确认诉讼和遣返前风险评估诉讼进行得如此艰难和旷日持久?个中缘由,不一而足,既有案件本身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既有加  相似文献   

9.
正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是我国贪官及其他经济犯罪嫌疑人外逃的首选国家。目前,由于中加之间没有引渡条约,加拿大只能根据《移民法》的遣返程序遣返逃犯,为更好开展在加的追逃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加拿大向国外引渡逃犯的有关做法。1999年生效的加拿大《引渡法案》奠定了加拿大向外方引渡逃犯的法理基础。向加提出引渡请求的外方必须是加的"引渡合作伙伴"。成为加的"引渡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0.
何山 《法制与社会》2010,(33):39-40
本文基于目前遣返赖昌星遇到的瓶颈期的原因的分析,针对赖昌星已经提出的和可能提出的对遣返造成障碍的主要理由,对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赖昌星案中的国际反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31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拒绝受理赖昌星一家的上诉。自此,这起中国人在海外最受关注的大案在加拿大的司法程序告一段落。可以预言的是,即使还有一段程序可以拖延,此案终将以赖昌星被驱逐出境、遣返回国为结局。但赖昌星案件充分暴露:中国外逃人员利用加拿大等西方法治国家的司法和难民程序,长期逃避法律惩罚的问题,到底何以应对呢?  相似文献   

12.
赖昌星妄图以难民地位进行政治避难的梦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因为走私属于普通的刑事犯罪,加拿大不可能庇护这样的人。中国引渡赖昌星最大的障碍是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无引渡条约、加拿大担心赖昌星被引渡回中国后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时间2005 年3 月14日至15 日,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由3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对“厦门远华案”主犯赖昌星“难民”上诉案进行为期两天的听审,由赖昌星的律师和加拿大司法部的律师出庭陈述各自的观点。加拿大刑法改革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杨诚曾作为加拿大政府一方的专家证人出庭。2004年9月和2005年3月,杨诚先生先后两次就这起国人瞩目的要案的发展走向和最后结局向本刊发表评论,并对加拿大办理赖昌星案的法律问题和整个司法程序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4.
远华案涉嫌主犯赖昌星的加拿大逃亡之路已经十年了,虽然许多人认为赖昌星在加拿大可以为所欲为,吃喝玩乐,但他自己很清楚,他仍然是个逃犯,是一个有案子在身的人.2009年年底,他首次在电视台演播室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3日,是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逃亡加拿大十周年的日子. 有人形容说,赖昌星,一个楼梯上响动了十年的名字,却始终没见,下楼来. 10年前,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惊动中国大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举世瞩目的走私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6.
赴日黑工     
2013年3月,上海港接收了2013年度首批赴日打黑工遣返人员。据上海市浦江边检站统计,2012年,上海港接收赴日遣返人员36名,同比增长64%。十多年来,仅这个边检站就接收了上千名被遣返者。在边检站民警的眼中,这些被遣返的黑工并没有太多主观恶性,他们大多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理性地踏出了国门,去追逐那传说中的"发财梦"。然而,"理想很丰  相似文献   

17.
田晓萍 《行政与法》2007,(5):104-106
2006年6月,赖昌星遣返再次遇阻,此案折射出我国引渡外逃经济罪犯存在三大主要法律障碍:引渡条约的缺位;死刑问题;司法公正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扩展与外国的双边引渡条约关系;废除经济犯罪适用死刑;加强司法改革,树立司法公正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生活》2011,(16):31-31
潜逃12年的赖昌星终于被遣返回国了。有人猜测,他的回国很有可能引发国内再一次官场“地震”。我对此倒不置可否。赖昌星在外12年,国内贪官照样前赴后继,贪腐花样层出不穷。一栋“红楼”,并没有成为贴在某些官员心头上的“镇魔之符”;而一个赖昌星,也未见得能绘出中国官场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26-30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中国一加拿大高级法官培训项目第五次联合研讨会及“WTO与司法机构”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得到中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中加合作项目中方项目主任王世民、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方光成,加拿大驻华大使贝祥、参赞诺恒立、中加合作项目加方项目执行机构主任海伦·杜蒙教授到会致词并做重要讲话。郑成思、赵维田、郭寿康教授,高级法官孙南申、陶凯元等十几位国内专家和学者以及十几位来…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难民法庭拒绝赖昌星的难民申请之前,很多中国人担心,如果赖的难民申请被接受,他就可以花着从中国带出去的巨额黑钱,在加拿大踏踏实实过舒坦日子,而中国政府眼睁睁看着自己通缉的一名要犯得意洋洋地逍遥国外,该是多么窝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