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诱敌深入,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共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东渡黄河,到晋西北等地去工作。临行前,毛泽东对工委的同志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一天,刘少奇问聂荣臻;“白毛女的故乡在哪里?”聂荣臻说:“白毛女传说出生在平山,那里倒是一个富饶的地方。”朱总司  相似文献   

2.
1935年5月上旬,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地区。在会理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5月15日,红军离开会理,向西昌、大渡河方向急行。中革军委指定总参谋长刘伯承和红-军团政委聂荣臻带领红-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和一个工兵排及肖华的一个工作队。组成先谴队,由刘伯承任司令,聂荣臻任政委,为红军北上开路。  相似文献   

3.
聂荣臻大刀阔斧整治华北治安,为定都北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条件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月1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林彪、罗荣桓一起,进入北平城,住进了北京饭店.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向西转移,开始长征。中央红军关于落脚点的选择,几经变更,在最终将陕北作为落脚点的过程中,贾拓夫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9月12日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18日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聂荣臻得到一张7月份的国民党报纸,上有消息写道":陕北刘志丹部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北上方针背景1935年6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提出了北上的方针,但领导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却提出南下川、康边的方针,想偏居一隅、逃避革命。事件为消除分歧,党中央在懋功县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制定了两军共同北上的战略方针。张国焘在会上也表示同意北上,但实际上仍想避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3月2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驻军,在北京饭店召开迎接中央进北平会议,成立了以叶剑英、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等五人组成的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史、军史界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及其排序进行了一些新的有益的探讨.笔者长期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工作,从我所接触到的资料看,作为前敌军委书记的聂荣臻,在起义中起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而一些有关论著对此却肯定不够.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聂荣臻有效地动员组织了起义部队,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作了重要准备.聂荣臻是我党最早从事革命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先在黄埔军校做政治工作,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军委特派员,不久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重要职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武汉开会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必要时组织党所领导的北伐军与张发奎武装分离,举行起义.周恩来向军委作了传达,并指定聂荣臻为书记,贺昌、颜昌颐为委员,组成前敌军委,作为中央军委派往军中的领导和行动小组,前往“东征讨蒋”已到九江一带的第二方面军,秘密通知我党在军中的高级干部,做好随时采取行动的准备.聂荣臻随即离开武汉,赶赴“东征讨蒋”部队比较集中的九江,积极进行组织和联络起义部队的工作,为武装起义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一、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决定加强宣传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经三次来穗。192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来穗,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1924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来穗,出席国民党一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来到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由于在上海积劳成疾,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于1924年12月回湖南休养。就在毛泽东回湖南前1个月,孙中山北上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谋求国内和平统一,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日益  相似文献   

9.
1999年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00周年,也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m周年。在从1938年6月到1939年11月的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白求恩在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聂荣臻结下了真挚的革命情谊。(-)1938年6月17日,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山西五台县金刚库村,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迎来了一位身材高大、戴着金丝眼镜的外国专家,他就是加拿大一流的外科医生、共产党员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早在3月底,刚刚从西…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7,(3)
<正>莅临新城株洲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6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在周恩来领导下,作为中财委主任的陈云具体组织中财委在1951年试编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纲要。经过5次大的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拿出来的初稿。1954年6月30日,陈云就  相似文献   

11.
聂荣臻,四川江津县人,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他任红一军团政委,还和刘伯承并肩担当过红军的开路先锋。他坚韧不拔,顾全大局,立场坚定,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激战湘江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率领8万多红军从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聂荣臻和林彪率领一军团作为先头部队,在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直抵湘江岸边。蒋介石在湘江两岸红军必经之路上,摆下了25个师(10万人),以逸待劳。为保证中央机关各部顺利渡江,战斗中,聂荣臻和一军团的指挥部也差一点被敌人吃掉,战斗之惨烈,为红军战史上之冠。聂荣臻后来在…  相似文献   

12.
1945年9月19日,鉴于国民党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了落实这一方针,中共中央对全国各解放区兵力做了重大调整,调新四军8万人北上,其中一部抢先进入东北;同时决定将山东分局与华中局合并,成立华东局,调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批示(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各中央局,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党组:中央同意聂荣臻同志《关于当前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和国家科委党组、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  相似文献   

14.
三次虎口脱险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到香港开展地下斗争。长达4年的地下斗争改变了他的性格。在香港,聂荣臻度过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然而一位秀丽聪颖的女性却让聂荣臻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她就是在香港担任机要交通员的女共产党员张瑞华。1928年4月,党组织批准了他们的婚姻。在白区工作,随时都会面临被捕的危险。父亲在  相似文献   

15.
<正>1935年9月12日,鉴于张国焘拒不执行党中央北上方针,中共中央在甘肃省迭部县高吉村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会议讨论了张国焘问题和下一步行动方针,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并开始转变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对俄界会议的胜利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亦有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何俊  李世俊 《湘潮》2018,(1):61-61
正1922年春,赴法勤工俭学被遣返的湖南安乡人颜昌颐回到上海,经邓中夏、陈为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他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翌年8月,由于新建的黄埔军校急需一批军事干部充实各方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叶挺、聂荣臻、王一飞与颜昌颐回国。颜昌颐回国后参加了组建中共中央军委的工作,为我党我军迅速发展壮大作出了宝贵  相似文献   

17.
牟蕾  黄伟 《党的文献》2018,(2):76-8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是由项英、陈毅等组成的中共中央分局直接领导的。长征后北上抗日的中共中央一直竭力关心留守在南方浴血坚持的各游击区指战员,非常重视南方各游击区的军事、组织和改编等各项工作。中央分局和留守红军指战员也一直心向党中央,虽然曾一度失去联系,但一直努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中共中央和中央分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良好互动。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主要领导和留守将士的卓著功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朱瑞是一位勇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艰苦工作的红军高级将领。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的8月下旬,经朱瑞多次请求,中共中央决定担任红5军团政治委员的朱瑞,与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工作对调,他到红1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军团长是林彪,政治委员是聂荣臻。李卓然回忆:这是"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周恩来副主席要我和当时在红5军团工作的朱瑞同志对调"。临危受命,出征前进行思想动员朱瑞刚一到达红1军团,就在兴国高兴圩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他代表军团部作了动员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当时红军面临的严峻军事形势,强调了中央根据地在北线和东  相似文献   

19.
<正>周恩来主持制定"一五"计划的探索1951年2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着手进行编制五年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强调:"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间,从现在起,还有22个月,必须从各方面加紧进行工作。"1952年初,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邵文组成6人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第一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留守中央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于1935年3月率部突围来到信丰县与大余县的边界地区—油山,并在赣粤边北山、梅山、油山之间的广阔山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了坚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1938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