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出版于太行山上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在省级地图上都找不到的阜平县马兰村,编辑出版人是邓拓。1944年初,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征得毛泽东为书记、王稼祥为副书记的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的批准,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分局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的邓拓。早在1937年邓拓来到晋察冀边区之后,他就在自己主编的《晋察冀日报》上连载毛泽东的著作,还将这些著作印成单行本在边区甚至敌占区发行。1942年7月1…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1944年初,经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批准,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将这项任务委托给邓拓。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军区和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已搬到阜平县五区史家寨、田子口一带,晋察冀日报社在雷堡。当时由于敌人...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前1、最早版本的《毛泽东选集》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的《毛泽东选集》(1~5卷),是新中国建立前最早版本的《毛泽东选集》。该书是由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委员、分局宣传部长胡锡奎和邓拓主持编辑的。这部书共分5卷,共约40万字,收文章28篇。分精装和平装两种形式,各发行2000册。收录的文章,主要是毛泽东同志抗战以来各种名著、讲演,及其他重要方面的言论(并附有抗战前的几篇重要文  相似文献   

4.
1944年7月9日。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领导下,由邓拓负责编纂,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毛泽东选集》。在河北省阜平县城西南马兰村属的仅有十来户人家的坡山村出版了。这个坡山村很小,知名度很低。小村小到连《河北省分县地图册》和《阜平县地名资料汇编》都查不到村名。但是,它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把毛泽东著作系统出版的版本,这是一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流传最早、最广的《毛泽东选集》,曾多次翻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194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在干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建设正确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以达到统一党的思想,增强干部党性,巩固党的纪律"。尽管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所在地阜平县条件艰苦、物资紧张,晋察冀日报社克服困难,于1944年5月(版权页时间)在阜平县马兰村印制出版第一版《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6.
阜平县坡山村是个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过50人。可是,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战争年代承担了晋察冀边区图书、期刊的印刷任务。其间,印刷了华北解放区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5卷本和《毛泽东选集》合订精装本。这是所有《毛泽东选集》版本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是一个“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小小的坡山村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发祥地。1944年,整风运动正在深入进行中。晋察冀分局为了广泛而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整风运动的思想领导,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1944年初,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直接领导下,并…  相似文献   

7.
张魁兴 《前线》2014,(12):124-124
<正>当前,社会上阅读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有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一些版本。《毛泽东选集》5卷以及《毛泽东军事文选》2卷共同构成了目前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著作体系,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事实上,《毛泽东选集》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流传于世。据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毛泽东选集》,共有21种不同版本,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5月由原晋察冀日报社编辑出版的。2013年9月13日,  相似文献   

8.
抗战一周年,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在河北太行山中出版 1937年底,受中共中央委托,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来到太行山北部,在晋察冀地区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中共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抗敌报》诞生.到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的邓拓任《抗敌报》主编.  相似文献   

9.
李伶 《党史博览》2011,(6):44-48
邓拓,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总编辑。他是铁肩担道义的诗人、杂文家、历史学家。他的《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作的《三家村札记》是我国杂文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丁一岚,晋察冀抗战烽火中盛开的一朵兰花。她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开国大典时,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转播了这一历史盛况。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像他们的卓越业绩那样与天地长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目前见到的《毛选》五卷本是建国后编辑出版的,直到1977年才出版了第五卷。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44年的晋察冀边区,中国的第一套《毛选》五卷本就已经面世,这也是毛泽东的著作首次以《毛泽东选集》命名。编选印刷这套书的3个负责人分别是邓拓、张春桥、翟来清。  相似文献   

11.
晋察冀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它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但写下了大量的文章,还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报社社长邓拓还提出了"毛泽东主义",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乃至党外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提供了条件。经过他们的宣传,党内外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时隔七年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式出版出版《毛泽东选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  相似文献   

13.
董以民 《党的文献》2011,(3):101-102
大连大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前"毛选"的重要版本之一,属于其五大系统(晋察冀日报社版、苏中出版社版、山东新华书店"文选"版、晋冀鲁豫中央局版、东北书店  相似文献   

14.
王宝滨 《红岩春秋》2023,(11):50-54
<正>黑龙江省图书馆特藏部珍藏着一部1948年由东北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该版本由原东北铁路印刷厂印刷,第一次印刷两万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印刷数量最多、在封面设计、排版印刷和装订上最好的《毛泽东选集》版本,在毛泽东文献出版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同时,也对研究毛泽东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951年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1952年、1953年、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相继出版,全国掀起了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而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也推动了中共党史学习、研究的深入。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与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相互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毛泽东著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正邓拓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作家,他的一生都是在办报、著述、立说中度过。《晋察冀日报》是邓拓从事新闻报刊生涯的开端。十年办报岁月,邓拓一手握笔,一手拿枪,坚持敌后"游击"办报,将《晋察冀日报》办成"民族的号角"与"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使得《晋察冀日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文化铁军。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 ,笔者利用本人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献进行了一些版本研究工作 ,发现在一些有关毛泽东著作版本的著述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笔者先后写了“谁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晋冀鲁豫版《毛泽东选集》清样本和初稿本”、“关于《毛泽东自传》最早中文译本的再商榷”、“《基础战术》不是毛泽东著作”、“《态度问题》不是刘少奇著作”、“对‘《毛泽东自传》发现整理出版始末’一文的质疑”、“胶东新华书店出版《毛泽东选集》是翻印大连版吗 ?”、“关于《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一则疑问”、“1 93 6年没有出版斯诺有关毛泽…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51年7月开始,经毛泽东审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若干篇文章,提前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刊载,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发行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51年11月1日,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闭幕。会议闭幕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与大家共进晚餐。晚宴  相似文献   

19.
张慎趋 《党史博览》2008,(11):16-17,42
《毛选》的出版工作由人民出版社承担 出版《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简称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毛选》。1951年春,《毛选》出版工作全面展开。1951年4月17日,出版总署发出认真做好《毛选》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指示。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0,(1)
正"这本《毛泽东选集》,是全国第一本系统编选毛主席著作的选集。"在绿林掩映下的湖南红色档案馆,馆长傅伯瑜深情地讲述起这部光辉著作的前前后后。傅伯瑜介绍说,《毛泽东选集》全书5卷,当时印刷了平装5卷本和精装合订本两种版本。湖南红色档案馆珍藏的这本《毛泽东选集》是精装合订本,编印、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