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关注事后救济,注重从心理强制的角度来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效果,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对犯罪社会根源的把握。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反常现象之结构性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目标和社会认可的合法手段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断裂特征,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在东部沿海地区大约占同龄青少年犯罪的一半左右,甚至个别地区占70%。过去我们所说的犯罪的外来青少年基本上是在农村出生后来到城市,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失足堕落的。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情况,那就是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现象开始突出。与他们的前辈所不同的是,这些青少年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城市中的不良环境和人员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例如,他们大多租住在廉价房屋里,周边生活环境比较差;由于特殊身份和经济因素等,很难与当地的同龄人那样接受正规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关注事后救济,注重从心理强制的角度来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效果,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对犯罪社会根源的把握。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反常现象之结构性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目标和社会认可的合法手段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断裂特征,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值得重视。目前青少年犯罪研究不注意区分农村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两个不同特征群体的犯罪特点,不重视一般性社会因素的地方性实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多着重于一般性描述和分析而缺乏具体经验研究。本文划分了两种社会流动,并以地域内社会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为例,分析了该种社会流动中一般社会因素的地方性实践特征与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指出这种社会流动中的“断裂”环节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强调了从实际断裂环节出发加强社会建设以预防该种流动中的农村青少年犯罪和促进其成长。  相似文献   

5.
新南威尔士少年司法部基于建立一个年轻人参与而没有犯罪的社区目标,从而提供减少青少年再犯罪机会的各种法律和社会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促成犯罪的潜在问题和行为而成立的部门。其成立前提是立足于历史,也照顾到未成年人成长背景,考虑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二元主义目的的需要,即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承认他们的年龄状况并照顾到他们的福利需要。基于此,包括新南威尔士儿童保护与少年司法部等在内的一系列机构对未成年人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问题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青少年社会资本存量源于他们与家庭、学校和同伴之间的联系程度。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社会资本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事实。青少年社会资本缺失主要表现为社会纽带联系弱化或异化。社会资本缺失已成为当前青少年犯罪生成的一类重要社会因素。增加青少年社会资本存量,是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实现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正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治安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发展趋势看,外来人口增加是城市与经济发展较快地区长期存在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青少年的犯罪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社会转型期,由于地区性的经济差异,大量外来青少年涌入大城市,成为“城市边缘青少年”,但是,由于我国青少年管理和立法的现状,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机制在“城市边缘青少年”的问题的应对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建议:首先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预防犯罪机构,组织,协调“城市边缘青少年”预防犯罪问题;其次增强基层社会管控力度和广度,将“城市边缘青少年”纳入所在地社区管理,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保障基础教育,解决“城市边缘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再次是加强城市人口调控,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素质等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建立和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有了新的思路,即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维护公平、规范秩序三个着力点,把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放到特定的社会大系统中去思考,将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有关联的各种要素联结在一起,实现预防、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标管理要素或管理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经过其有效的实施,产生系统效应,不断提高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压制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没有对青少年的权益给予必要的尊重与合理的安排时,就存在因社会压制而产生青少年对抗社会的危险,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又使他们易于冲动而导致犯罪,社会环境失序则阻滞了青少年社会化,强化了社会压制的负面效应。犯罪的发生是犯罪行为的冲动与阻止它的社会压制之间不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核武器作为终极武器的特征日益显露和核武器扩散所带来的毁灭性威胁,建构无核世界的呼声正与日俱增。2007年1月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等四名重量级前政要公开呼吁要最终建立无核武器的世界。2008年12月9日,全球的100位政界、军界、商界和民间领袖在巴黎发起一项名为“全球零核”的倡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A REPLY     
  相似文献   

16.
A Reply     
  相似文献   

17.
A reply     
On the basis of input‐output tabl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sectors ar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their interdependencies. Using 20 standard sectors for all 22 tables analysed, the paper takes the intensity of interindustrial linkages as an indicator of a sector's ability to spread growth impulses to its economic environment. Backward and forward linkages are calculated; in addition, spread effects are computed via the inverse matrix. Then the sector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primary input requirements per unit of final demand. The analysis is supplemente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ectoral employment impact, i.e. applying figures for the persons engaged sectorwise.

Particularly under the linkage aspect, the obtained rankings are checked for similarity. Although some rankings are highly correlated, none of the criteria under consideration proves superior to all others.  相似文献   

18.
A rejoinder     
Industrial Growth and World Trade. By Alfred Maizel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Pp. xxiii, 563.75/‐

Disguised Unemploy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outh Korean Agriculture. By Yong Sam Cho.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 xiv, 157. 30/‐  相似文献   

19.
20.
A rep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