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1938年3月5日清晨,一辆卡车从延安南门驶出,向西安进发,车里坐着任弼时夫妇。化名陈林的任弼时,将转道兰州、新疆,前往莫斯科,肩负着与共产国际联络和交涉的重任,开启他的红色使者之旅。勇挑重担维护核心为什么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如此残酷紧张的情况下,派正在前线工作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去莫斯科呢?这是因为1937年11月29日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  相似文献   

2.
陕北。延安。 1937年 11月 29日,一架飞机在延安的简易机场降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王明偕同康生等人缓步走下飞机。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在机场热烈欢迎。毛泽东以“饮水思源”为题致欢迎辞说:欢迎从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 然而,毛泽东用他那热情的怀抱迎接回来的王明并没有改掉忽“左”忽右的作派,此次回国更以为掌握有共产国际的新精神,因而显示出一派“钦差大臣”的姿态…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5.
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根据共产国际意见,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核心思想即“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许多与会者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而此前一再强调必须警惕右倾投降危险,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独立性的毛泽东却相对比较“孤立”。毛泽东与王明在统一战线及国共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他并没有在会议上对王明的主要观点明确加以“抵制”或“斗争”,但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有的观点。由于王明有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的特殊身份,并且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曾起过积极作用,加之此前的洛川会议讨论八路军作战方针时中共领导层内部存在不同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新事物,造成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一时“孤立”。  相似文献   

6.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7.
1937年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靠窗坐着一位年轻人。他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  相似文献   

8.
刘峰  周利生 《党史文苑》2009,(11):11-12
1929年王明白苏联归国后,只是从事一般的宣传工作。但是王明借着共产国际反“立三路线”的浪潮,不断的写信对李立三、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进行投诉,增加了其在共产国际领导人心目中的分量,被视为反“立三路线”英雄,也被认为是忠实于共产国际的,使共产国际决定重用王明等留苏学生。同时王明又借助了来夫的帮助,得以成为进入中共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中共“六大”前夕,叶挺奉命赶到莫斯科述职,他本来想去把情况(注:指广州起义失败)说清楚,但是王明等人却根本不听他的申明,不看他的报告,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上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叶挺受了委屈,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脱离了共产党。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扣留监禁。在五年多的因徒生活中,叶挺拒绝了敌人的种种威胁利诱,始终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经过中共  相似文献   

10.
王蕙 《党史纵览》2003,(6):35-40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1931年1月7日,王明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一下子越过中央委员一层直接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实际上掌握了党中央的权力,后虽去了莫斯科,但仍遥控指挥博古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核心领袖。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失去了昔日的权威,走下了权力的巅峰。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一生中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总司令部——共产国际有不解之缘,他曾经亲自参加过一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这就是共产国际执委第十一次全会。   早在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刘少奇就已熟悉共产国际。这年夏天,前往苏联留学的刘少奇到达莫斯科,恰逢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前往旁听,见到了共产国际和苏俄的领袖列宁。他是为数极少的见到过列宁的中国革命者之一。会后,他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2年春离开莫斯科回国。   8年后,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  相似文献   

12.
李一氓在皖南时期任新四军秘书长,也是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秘书长,是皖南事变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之一。他撰文认为:“说项英受王明影响很大是不公平的,他是和李立三、张国焘同时期搞工运的,与王明毫无关系。1930年冬,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派项英去中央苏区,那时王明还未上台。四中全会王明一伙上台后,弄了一些莫斯科回来的工人掌握大权。后来证明行不通,当时苏区中对此有很多议论,但并未议论过项英。长征时,项英临危受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对此。中央在1937年底已有肯定结论。”“1937年末,王明由苏联回到延安,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散布了'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错误言论,一度迷惑了不少人。以后,他又在武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领导成员中,王明是对东北抗日斗争施加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从1933年1月起,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的王明,取得共产国际的同意,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直接向东北党组织发出指示.这以后,东北地区党组织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西方面的领导。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开始后,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完全由王明为首的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直到ig37年11月王明回国.这期间,主要是按照王明的决策,党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策略、游击战术、领导机构,作了重大调整。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和抗日斗争的高潮,也恰在…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从“左”倾教条主义到右倾错误的萌芽在1931年1月7日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粗暴干涉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全力支持王明,使得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一步登天,不仅成了中央委…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张闻天两篇文稿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关于《致雷利斯基信》   1 996年 1 0月 ,张闻天选集传记组 (以下简称“张组”)为编辑《张闻天年谱》赴俄罗斯收集有关资料时 ,就从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得知 ,俄档案中还保存有一封尚未解密的张闻天致共产国际的信。 1 999年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终于公布了这封信。从时间上看 ,张闻天 1 93 1年 3月 2 0日写这封信时 ,从莫斯科学习结束回国刚一个多月。他是这年 2月 1 7日同杨尚昆一起秘密抵达上海的 ,当时正好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刚刚开过。从信的内容来看 ,是他向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代表申诉自己同王明的意见分歧 ,即不同意…  相似文献   

16.
赵新华 《世纪桥》2012,(16):42-45
杨松是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曾任中共吉东特委书记。他多次踏上宁安的土地,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35年10月杨松在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机关工作。1938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延安创办和主编《解放日报》,并协助张闻天创办马列学院,是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挽联:“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相似文献   

17.
杨光华,湖北省嘉鱼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组建洪湖地下党组织,参加沔阳秋收起义。历任沔阳县委书记、湘鄂西临时省委书记、上海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共满州省委书记等职。1935年,被共产国际代表团调往莫斯科,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迫害长达21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五十年》一书中,王明诬蔑毛泽东几次让人毒害他。其中前两次分别是1942年在延安中央医院和194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朱豪医院。  相似文献   

19.
周勇 《党的建设》2011,(6):62-62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扩大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成为政治局委员,开始了“王明路线”统治全党的时期。王明及其支持者对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相继剥夺了其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领导权,并试图将他送去苏联。但是共产国际十分赞赏毛泽东的工作成就,反对对其打击,并阻止了将毛泽东赶出中央苏区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