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幸穗 《世纪桥》2000,(3):62-63
我们所说的“满铁”,是指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长春以南路权,于1906年6月7日以日本天皇142号敕令设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它表面上是一家股份公司,实际上是日本的侵华大本营。它的历任总裁都是由日本政府直接任命的,因此当时就有日本人公然称它为“国策公司”。满铁除了经营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企业之外,还兼有调查我国的物产和自然资源以及为日本侵华政策提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情报的特殊使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满铁在为日本侵华当局掠夺我国物质财富,提供军事情报的过程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满铁资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满铁”的由来及性质1.1由来“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它是指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以南路权,日本政府为执行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经营满洲”政策,于1906年11月26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满铁本社于1907年3月5日从东京迁至大连,满铁从1906年至1945年,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40年之久。1.2性质满铁在形式上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垄断企业和股份公司,实际上除了经营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企业外,还兼有调查我国的物产和自然资源以及为日本的侵华政策提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情报的特…  相似文献   

3.
在列强侵华史上,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一个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殖民侵略机构。从1906年到1945年,它在中国大陆从事侵略活动达40年之久。满铁的历史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是经营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从沙俄手中获得的长春至旅顺间及其支线而设的“国策公司”,是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的一个殖民掠夺机构,也是日本政府侵略中国东北的“代行机关”.满铁并不单纯是一个营利公司,它以经营获得的巨大利润为资本,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的军事侵华效力,它以其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直接为日本侵略军充当“后援部队”.满铁不仅积极参与“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而且也参与了“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绝大多数日本文学家积极“协力”侵华战争,形成了武装部队之外,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以“笔”为枪的特殊部队——“笔部队”。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对“笔部队”的研究都非常薄弱。由王向远教授撰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有关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专著。 作者对日本侵华文学进行了整体、全面的研究和批判,运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日本侵华文学产生的背景、性质、有代表性的侵华文…  相似文献   

6.
许勇 《世纪桥》2009,(11):45-47
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台湾和满铁,不能不提及两个人——儿玉源太郎和后藤新平。“治理”台湾,总督与民政长官联袂;“经营”满铁,设立委员长把总裁提携。今天的日本,两人仍被奉为“陆军之神”、“殖民政策的先驱”,而在深受日本占领者蹂躏的中国,两人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本文依次对儿玉源太郎和后藤新平的个人履历、在台湾施行暴政的八年、谋划筹建“超级会社”——满铁及两人的特殊关系等予以揭述。试图以历史这面镜子,折射出儿玉源太郎与后藤新平这对沆瀣一气的侵华祸华元凶的本来面目,进而引发“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7.
书评     
《红岩春秋》2014,(4):77-78
正《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作者从第一手资料出发,从历史细节上首次披露了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这40多年间,中日双方交恶的经过,深入、完整、客观地剖析了日本为何要维护诸如满铁(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等"满蒙权益",日本军人与文人政府的血腥角力,进而走上全面侵华的因由和过程,以及中国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4)
日本是一个经济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为转嫁国内危机,日本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满铁作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殖民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对东北经济侵略作为主要任务。满铁对东北经济侵略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了灾难,成为中国东北经济发展的桎梏和枷锁。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谓“内蒙”系指“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总面积506,800余平方公里,人口549余万,约占当时华北总面积的一半,总人口的不足7%。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鸦片的主要基地。对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鸦片政策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贩毒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便于从更高层次上揭示内蒙鸦片在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日本武力侵华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7):121-121
日军侵华兵力有多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正规部队约有1.04万人,另有在乡军人约1万人,满铁沿线的警察等约3000人,共计约2.34万人。此后日本不断向中国增派兵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着100万人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目本陆军总兵力的2/3。  相似文献   

11.
正满铁奉天公所位于沈阳中街鼓楼附近,从外表看,这座青砖琉璃瓦的建筑古香古色,仿佛是远离喧嚣的净土,实际上,在这里诞生了诸多侵华阴谋。满铁奉天公所的成立提到奉天公所,先要提起孕育它的"满铁"。"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政府侵华的代行机构。"满铁"入侵东北后,为避开官方,独自处理在中国东北的各项事务,于1909年5月1日成立了  相似文献   

12.
史放 《党建文汇》2011,(1):41-41
日军侵华兵力有多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正规部队约有1.04万人,另有在乡军人约1万人,“满铁”沿线的警察等约3000人,共计约2.34万人。此后日本不断向中国增派兵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着100万人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关于日军侵华期间对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劳工迫害罪行的研究,经过3年的筹备,日本侵华期间迫害劳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抚顺市召开。 来自日本、美国和祖国各地的60多位中外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我省河北大学,石家庄、承德市党史研究室的5位学者、研究人员应邀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副标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报告。作者王良。这是一部较简明的日本侵华史 ,起于 186 8年的“明治维新”,迄于 194 5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者的目的 ,在于叙述自“明治维新”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后 ,是如何一步步对中国进行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同时 ,作者之所以要“立此存照”,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实公诸于世 ,是感于日本至今仍存在着一种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作者在引言中列举了如下事实 :1982年 ,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 ,把日本“侵略”中国改为日军“进入”中国 ,为侵华战争翻案 ;1986年 ,日本文部…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扶植满洲国傀儡政府,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为了彻底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曾在东北各地大规模推行集团部落(东北群众称“归屯并户”)活动。这一野蛮行径是日本侵华战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世纪桥》2000,(2):51-52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5-1945)简称满铁,是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后,为了执行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经营满洲”政策而设立的。满铁在其存在的四十年里,经营交通运输业、工矿业、农林牧业和商业,大搞情报调查活动,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又把侵略触角伸到关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满铁王国。对于这个侵略和掠夺的机构,有人指出“这个机关与英国在印度所设立的东印度公司有相同的性质”,将满铁比作英国东印度公司。满铁的设立也确曾以东印度公司为蓝图。对于如何经营满洲及满铁会社设立的问题,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和第一任…  相似文献   

17.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在中国近代史上存续了四十年之久,在我国东北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今天,我们学习历史,了解这一事物的基本情况,对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狠狠打击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略的行径,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有益的。我国的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代以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要地,尤其成为日俄争霸的主要地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日本社会生活各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些封建…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于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后来演进成的太平洋战争,把整个亚太地区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中国是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要占领的首要目标,又是其实行“以战养战”政策的主要资源供给地,还是日本军国主义梦想而苦心营造的所谓“大东亚经济共荣圈”的重要臣属国。因此,揭开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各占领区的经济侵略和掠夺内幕,是研究和撰写抗日战争史及太平洋战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玉琴 《廉政瞭望》2014,(10):58-59
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船王”陈顺通将“顺丰”、“新太平”两艘轮船租借给一家日本公司,但轮船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神秘消失。此后,陈家四代人耗尽心血,相继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提起诉讼。77年后,船王的曾孙陈中威终于打赢了这场跨国官司。日前,陈中威向本刊特约作者讲述了这起“中威船案”背后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七七”炮声,震慑中华大地。但洪水决堤非一日之功。这是日本长时期以来实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更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政策的直接归宿。做为日本“势力范围”的福建省,“九一八”事变后深受其害。本文就“九一八”至“七七”期间日本对福建的侵略作一粗略介绍。一、军事暴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