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秀兰 《现代法学》2003,25(5):151-154
本文旨在以1906年晚清时期的《破产律》、1915年北洋政府时期的《破产法草案》、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破产法》为线索,考察中国近代破产立法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揭示中国近代破产立法的特点,探寻近代中国移植西方破产法律制度,法律近代化的路径,并为我国当前的破产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欧洲侵权行为法草案》的出台是欧洲统一立法进程的一部分,反映了欧洲侵权行为法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当前我国亦已启动侵权行为立法,本文通过对《欧洲侵权行为法草案》的认真研读,以求在我国相关立法活动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票据法》第9条和第14条的立法在对票据的更改和变造的规定相对比较粗糙、保守,票据更改行为、票据变造行为的法律调整与规范不尽合理。鉴于《票据法》立法较早,而中国市场经济又在不断发展,故对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立法完善建议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已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票据法》的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发挥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它具有一些有别于通行的票据法理论的立法内容,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本文力图抛砖引玉,就票据无因性在票据法中的地位探讨《票据法》的相应条款。 票据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票据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客观经济需要的变化,票据的功能逐步增加。由于票据功能的增加,形成了票据的诸多独特的性质,又由于票据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产生了近代票据法律制度,并演变成现代票据法律  相似文献   

5.
<正>所有权制度是物权立法的核心,《物权法草案》专以第二编加以规范。但在我国,所有权的性质及其具体制度的设计,历来被笼罩着一团迷雾,其轮廓依稀可见,真实面目却难以辨识。表现在立法活动中,包括学者建议稿在内的各种物权法草案,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之区分的立法态度迥异,迎合者有之,拒斥者亦有之。《物权法草案》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大部分条文,就属于前一情况。此种立法态度的分歧,主要原因应该是立法者和学者  相似文献   

6.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6,(11):13-14
2006年8月底,沉寂已久的《物权法草案》、《企业破产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接受五审和三审,与以往历次审议相比.此次审议集中关注的是物权法、企业破产法的一些争议焦点和未决难题,经由这种攻坚式的审议,企业破产法终成正果,物权法亦有望进入最后的分娩期,以物极法、企业破产法为样本,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立法的立法走向、立法难度、立法方式等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票据立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北洋政府票据立法活动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探寻中国票据立法在移植西方票据法律制度中是怎样由冲突走向融合 ,由此说明 ,北洋政府的票据立法在中国票据立法的近代化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董翠香 《法学论坛》2012,(2):146-151
我国票据立法并未明确规定票据单纯交付的效力,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票据只能通过背书方式转让,不能以单纯交付方式转让。传统票据法理论同时认可票据背书与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世界各国和地区票据立法均认可票据单纯交付的效力,我国司法实践也普遍承认票据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我国《票据法》应当明确规定票据转让方式及空白票据转让方式,承认票据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高伟  高照 《法制与社会》2012,(36):83-84,89
我国的《票据法》、《担保法》和《物权法》对质押背书在票据设质中的必要性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规定.但两个看似冲突法律文件在内在逻辑上具有统一性,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票据设质行为的二元性,从而导致了票据设质立法的二元性.票据设质当事人既可以按照《票据法》进行票据质押,也可以按照普通民事法律进行票据权利质押.不同的法律规则的适用,将导致票据设质行为不同效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记者9月5日从广东中山市法制局获悉,为提高立法科学性和民主性,保证立法质量,该局起草了《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事项第三方评估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目前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办法》规定,今后属于社会普遍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存在争议的立法事项的立法草案,均应进行第三方评估.  相似文献   

11.
董惠江 《中国法学》2007,(5):96-106
尽管票据行为适用表见代理的规定,是根据票据法与民法之间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但因为票据法的个性,仍然会出现票据行为在适用表见代理时,没有民法上预设规定的问题。比如依据什么来谋求对直接相对人以外的第三取得人和票据伪造的受让人加以保护等。对此,历来的主流观点是适用和类推适用表见代理,但从法解释学的原理,利用权利外观理论使上述票据当事人获得保护,更清晰、也更科学。  相似文献   

12.
票据背书法律规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翠香 《法学论坛》2005,20(3):79-84
流通是票据的生命,背书是票据流通的主要方式。我国票据法律法规对票据背书进行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规定,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未规定空白背书及背书涂销;关于背书的后手对直接前手背书真实性负责的规定含义不清;对期后背书效力的规定自相矛盾;对委托取款背书及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的再背书限制不明确;司法解释对质押背书时“质押”字样记载的效力的规定易生歧义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阻碍了票据的流通,建议《票据法》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3.
The Draft Environment (Principles and Governance) Bill published by DEFRA in late 2018 is part of a process of reimagining environmental law in light of Brexit. The Draft Bill creates frameworks for policy statements on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ementation plans, as well as creating a new enforcement body – the Offi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Draft Bill is, at the very least, an ineffectual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environmental law post-Brexit. More alarmingly, it raises the possibility of a legal future in which the executive dominates how the norms, ambitions, and accountabilities of environmental law are defined. These are matters of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lawyers alike.  相似文献   

14.
汤静 《时代法学》2008,6(3):99-103
《旅游权利法案》是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习惯国际法,可通过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在内国得到适用。我国在制定旅游基本法时应转化和吸纳其相关原则、制度与规范,以国家立法形式使《旅游权利法案》在我国得到适用。  相似文献   

15.
赵晓耕  陆侃怡 《北方法学》2011,5(1):126-134
在清末立法改革的背景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作为第一部正式明确规定律师制度的草案而备受争议,虽然这部草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但却成为近代中国律师制度的起点。如何将封建法时代的讼师平稳转化为近代的律师是一个横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交叉领域,也会出现正式的官方制度和非正式的民间制度之间的博弈。该草案关于律师制度的种种规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的经验,但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以沈家本为代表的立法者和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执行者之间围绕此草案产生巨大争议,其背后的实质在于此草案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向日本学习立法经验不但需要借鉴它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它的过程和融会理解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早川腾  董惠江 《北方法学》2011,5(5):155-160
德国学者赫尔曼·勒斯勒尔帮助日本制订了第一部公司法(草案),其中关于股份公司的一般规则,特别是股份公司机关的法的构造奠定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厚基础,了解这些可以掌握公司法中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历史流变和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脉络,并体会公司治理仍存在的制度性困惑。  相似文献   

17.
姬新江 《政法学刊》2005,22(1):86-89
票据权利人在非出于本意的情况下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就有可能发生票据权利人的票据权利随之而丧失,因此,各国的票据法律为保护票据流通的安全,保障因票据权利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丧失票据利益,均对票据丧失后的法律救济途径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票据法在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三种法定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In May 1996, Domestic Relations Education on Children's Issues, House Bill 2063, was signed into law by the governor of Arizona after successfully passing through both houses of the Arizona legislature. This new law made it mandatory for all new divorcing parents and unmarried parents with custody/access disputes to attend a domestic relations parent information program that focused on the needs of their children. This article documents some of the key steps for passage of this type of legislation,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Arizona's experience. The process began in November 1994, and it took two legislative sessions before the bill became a law.  相似文献   

19.
One of the concerns of e-commerce is the need to maintain users' privacy online. The usage of technical means to track down user's surfing and purchasing tendencies by the use of cookies, and sniffers to capture data while in the course of transmissions, has raised significant privacy issues. These anonymous data minings, although they may not necessarily bring harm to customers, nevertheless are a form of intrusion into one's privacy in cyberspace. In the US,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has submitted a self-regulatory plan to require Web advertising companies to notify consumers of their Internet profiling activities and to give the customers the chance to choose whether information about Web activities and interests can be gathered anonymously. It is for this purpose that the Malaysian legislators devised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Bill.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s made clear in the explanatory statement of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bill in Malaysia. The draft bill makes the law in Malaysia closer to the EU regime, which chooses legislation over self-regulation in this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nature, manner and scope of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under the Malaysian Bi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