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文汇》2014,(1):1-1
正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晨钟〉之使命》  相似文献   

2.
资讯     
《廉政瞭望》2013,(7):10-11
品为政"十德"《人民日报》日前刊文谈为政"十德",分别是信仰之德、境界之德、气节之德、诚信之德、胸襟之德、内修之德、慎独之德、士风之德、恤属之德和雅兴之德。其中谈到"士风"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章称,领导干部掌握大量的行政权力,也会经常在权力利益面前遇到诱惑产生困惑,这就要具有士风,坚持秉公办事,对得起良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衡山诗词学会做好诗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入党合格的资格证和永葆本色的必修课。党性修养以身正、心平、权公、利民为至要,务必将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相似文献   

5.
<正>入冬以来,农二师三十四团陆续开办了"学习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等各类"三冬"活动学习班,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点亮了职工的心智。在"学习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  相似文献   

6.
黄万清 《当代贵州》2014,(30):40-41
正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新常态,贵州后发赶超面临新机遇。作为西部落后山区贫困县,石阡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知难而进,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奋力前行,努力把握好政策调整之势、改革深化之势;运用好增比进位之气、开放集聚之气、干事创业之气;创造好加速跨越之机、转型升级之机、改革开放之机。全力以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随着长期制约石阡交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被打破,水利、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党员干部之友》第一期刊发了梁晓声先生的大作《世无大国》,细细读来,慢慢品味,如一股沁人的春风吹开了狭隘的心扉,犹一池清澈的春水净化着浑浊的心灵。从梁先生的大国之大,不禁联想到"大人"之大,如果说大国之大不唯指人口、经济、军事之大的话,那么"大人"之大应该体现在胸怀之大、品格之大、学问之大。  相似文献   

8.
党管人才除了制定政策、整合力量,更多的是服务。要有重才之识,爱才之心,识才之智,用才之贤,举才之魄,护才之胆,容才之量,助才之情,聚才之力,育才之明。  相似文献   

9.
正一、遵天地运化之道,行呵护自然之义遵义乃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红色"让我们联想到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就是反对压迫、反对剥削,就是追求平等、追求自由;革命传统就是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就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加强健康的心理教育。共产党人只有具备进取之心、坚毅之心、豁达之心、仁爱之心、淡泊之心、自律之心,才能永葆先进性,成为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11.
顾海淞 《当代贵州》2011,(17):16-17
"这次观摩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形式之新颖、效果之明显,在我省历史上是第一次,是贵州工业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2011年5月23日,全省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总结交流大会如此作结。  相似文献   

12.
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处事之道。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就是要坚守公道正派之心、勤修公道正派之德、提升公道正派之能、实践公道正派之行,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推进组织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易为大道之源、众学之本"是学界之共识,但尚需深入理解。《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既是创生之源,也是创新之源。由阴爻、阳爻两种简单符号所构成的《周易》符号系统,因其抽象性、具象性、元点性、容摄性而成为古典科技与人文的原始增长点;由此符号系统与卦爻辞组成的文字系统共同絪缊而成的大易思想在科技与人文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其"生生"之创新精神成为大易文化之核心理念,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思想成为创新之内在标尺,其独到的"象"思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方式的主线,其阳刚、阴柔、中和之美的不懈追求是传统文化创新中超越层面的主要致思,其元亨利贞、贞下起元的循环智慧更是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支持。由此,大易之生、大易之和、大易之象、大易之美、大易之复,构成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基因总图谱。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7,(47):77-77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灰犀牛”和“黑天鹅”交织叠加的典型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这是一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阻击疫情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规模之超大,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16.
团场领导干部“德”的素质包括虚心学习之德、坚定信念之德、务实工作之德、顾全大局之德、公道正派之德、心系群众之德、团结协作之德和勇于负责之德。  相似文献   

17.
李茂 《当代贵州》2012,(30):44-45
3年来,威宁自治县"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重大之问,黄宗羲之问、黄炎培之问、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等。这些提出问题的,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研究人文科学的,也有研究自然科学的。虽然这些发人深省的"历史之问"视角不同,但有一个共性特点,皆为学者之问,又都是问别人。今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有三个"是不是"之问:"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  相似文献   

19.
孟建柱 《党建》2011,(2):11-11,22
不穷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纵观古今中外,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一个个人,无论其发展进步的过程多么艰辛、多么复杂,但归根结底都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结果,学习始终是文明传承之途、国家兴盛之要、人生成长之梯。  相似文献   

20.
正"将军山下,白鹭湖畔。金阳新城,鲜花烂漫。高楼如雨后之春笋,大道似长空之白练。斯城也,东枕黔灵山之奇秀,西翥百花湖之清冽,南接三桥之通达,北翔铝城之纸鸢。斗篷山撑半空之文笔,十二滩涌一派之文澜。"这是青年作家卫功立在《金阳赋》中描述的观山湖区。观山湖区位于贵阳市老城区西北部,区内建设始终遵循生态文明理念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已建成市级行政中心、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奥体中心、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等,成功引进30多家企业总部入驻,已开工建设贵阳西南国际商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