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作为我国的民事执行程序具有较高的重量。通常情况下,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如若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和解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缩减执行的成本,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执行的难度。但是,当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未曾对和解制度做过多的限制,并且其可操作性不高。故而,我国的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亟待完善,而研究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9,(29):43-44
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可以让司法资源得到有效节约,可以让司法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首先对刑事和解制度作出阐述,然后对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是我国强制执行程序的重要制度,对于化解执行难,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等有重要功效。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与有效的解决路径,执行和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且饱受争议,适用情况也参差不齐,暴露出和而不解、强制和解等缺陷。本文从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内涵、外延、立法演变出发,并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据,在分析现有法律条文基础上,对我国执行和解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如何调整与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9,(3):198-199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作为一种合意型纠纷解决方式应运而生,更加顺应法律纠纷解决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在调解的启动时间、内容、公告、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应严格限制调解程序的启动时间、明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边界,同时完善调解的公告制度、规范司法审查标准,以求能够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地发挥出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5.
胡方洋 《法制博览》2013,(1):196-197
刑事和解在国外司法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被用以惩罚犯罪分子、补偿被害人、提高诉讼效率等。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虽然采用了类似刑事和解的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项制度并没有确立。所以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简单探讨一下刑事和解制度如何在我国构建。  相似文献   

6.
孙小慧 《法制博览》2021,(1):122-12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交易效率也随之提高,交易规模逐渐变大,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也增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在2012年首次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在2016年又相继出台了消费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7.
崔红丽 《法制博览》2013,(6):173-174,172
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法律的新发展,是十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基本的研究成果之一。为保障刑事和解制度发挥最大的功用,检察系统应适当地参与和监督刑事和解的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女检察官更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细心发现问题、认真观察双方表现、耐心进行心理辅导,最终化解矛盾,达成协议,恢复社会的原有秩序,进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不能适用调解,但仍给出了一个近似于调解的解决思路,即该法第五十一条(现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案件被做出判决或者裁定前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虽然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权在于法院手中,但是否行使申请撤诉权则由相对人决定,故而在司法实践中,部分行政案件会以“原告撤诉”方式进行处理。2014年及2017年《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正时均作出部分调解规定,但在学术争论中,对于该种制度的完善仍存在不同见解。本文将从行政诉讼和解概念、构建正当性、构建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智 《法制博览》2013,(5):223-224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长时间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在本土司法领域的大量实践之中,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了和解程序的范畴,为司法部门,尤其是基层司法机关有效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辟了新道路。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仍有许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事执行程序的落实是司法审判能够真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最有力的证据,也是法院能够体现司法权威,树立司法公信力的保障。然而,因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或者无能力履行,权利人苦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的苦于难以执行。当前,全国法院系统似乎都大量存在执行难这一难治愈的顽疾。本文通过划定民事执行难的范围,概括民事执行难的表现以及成因,找寻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1.
戴宁 《法制博览》2013,(11):170-171
在西方,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惩罚性司法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各国开始探索新的缓和的刑事法治模式,恢复性司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①。其最初实践案例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加害人———被害人"的和解尝试方案。现在刑事和解制度已在西方国家广泛运用。我国传统的和文化蕴涵着和解的意识构想,位于大西北的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的司法实践是我国近代刑事和解制度的最先案例。2012年刑诉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为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等简要论述,力图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提供一点愚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的立法目的和有限调解原则,明确了调解制度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提供了立法支撑。审前和解作为行政诉讼调解的一种,能够通过案件分流将行政争议化解在矛盾初期,同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有较为突出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做进一步探索,提出构建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制度,并从制度概述、沿革、现状、制度建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刑事和解制度,充分尊重加害人与受害人的人权及其主体地位,在不影响普遍公正的前提下化解社会纠纷与冲突,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民主、公正、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地位不断提升,人权、民主概念深入民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政策下,刑事和解制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民事关系是民法体系的框架,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民事主体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民事主体制度概念、民事主体制度构成要件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民事主体制度主要存在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汤沐 《法制博览》2021,(3):135-136
刑事和解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法律实践,是解决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并且基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需求背景,其也能够直观体现法与社会的能动关系.但是刑事和解在制度形成方面又是错综复杂的,随着积极推行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对其适用范围的争议,和解程序的滥用以及如何进行法律监督等,遂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文成 《法制博览》2013,(5):160+159
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经济利益和利益主体呈多元化的趋势。而我国行政机关在解决社会纠纷时,所运用的解决机制比较单一,各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缝隙也较大。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机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化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复杂程度提高,民事纠纷不断增加,民事诉讼案件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民事诉讼案件中,证据的提供难度比较大,对民事纠纷的处理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尤其是对民事证据制度进行了完善,为民事诉讼的处理提供...  相似文献   

18.
陈蕾 《法制博览》2014,(1):243+242
当前,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设,不能完全和现有的法律制度脱离,更不能背离实际的法律程序,否则融入不了现有法律框架,更谈不上改革。基于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的处理,纳入到我过执行机构的权力范围内,因此,对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当前的执行机构的模式的基础上,不然,会导致执行机构的基本构造和职能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法院审理、执行的改革道路上,根本性的变革是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法院执行案件的增多,执行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执行和解在民事案件的执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执行和解制度的规定不完善,给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雷芳 《法制博览》2013,(10):221+218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推进,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对于保证当事人举证权利的实现,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及效率,实现司法正义都有着积极意义。基于当事人举证制度的重要性,此次新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针对举证期限做出了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当事人举证制度。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