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廉芬 《今日海南》2022,(12):23-25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意见》,对全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  相似文献   

2.
廖允成 《前进》2023,(1):44-46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这“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最精准的解读、最权威的辅导,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王昊 《群众》2022,(24):10-11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22,(21):7-8
<正>11月3日,民政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其决议主要精神。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唐登杰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频使用“强国”一词并全面、系统、深刻论述“强国”建设,形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亮点,“强国”建设重要论述揭示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其中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强国”建设和目标,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等方面的“强国”建设方案,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提出的实施举措、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同时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董宇 《创造》2022,(11):60-6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城市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场域,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就是要充分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意涵、政策目标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徐家平 《人大建设》2023,(10):15-16
<正>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总遵循,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部署,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科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积极贡献安阳人大力量。学深悟透以更高站位擦亮忠诚底色安阳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志纯 《群众》2022,(23):10-11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部署新要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金虎 《群众》2022,(21):6-7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相似文献   

11.
杨凤莺 《人民政坛》2022,(12):11-12
<正>党的二十大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大会,意义十分重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下面我就“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谈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创造》2022,(12):15-18
<正>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3.
孙江涛 《人大建设》2022,(11):62-6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落下农业、农村、农民。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服务河南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之一,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走好新时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董三仁 《今日海南》2022,(11):55-56
<正>中央在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指出:“要紧密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月1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向着“两个确保”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优秀答卷;要扎实做好开局之年重点工作,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既全力以赴拼经济,  相似文献   

16.
舒鹏 《重庆行政》2023,(4):40-41
<正>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在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中有更大作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中心大局,紧密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以奋斗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在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科协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坚持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胸怀“两个大局”,勇担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聚焦“国之大者”,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当好桥梁纽带,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不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锦文 《群众》2023,(7):25-27
<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江苏工作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雪 《中国民政》2022,(21):14-15
<正>“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民政工作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各地民政部门持续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专门部署,各行各业尽己之力参与、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举。民政部组织开展的“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笔者认为,试点地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强乡村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