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谌晗 《当代贵州》2022,(37):70-71
<正>六盘水市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健身活动项目,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年年有赛事”的良好态势,体育赛事亮点纷呈。乌蒙起舞,北盘欢歌;中国凉都,自信飞扬。从凛冬的高山滑雪,到盛夏的赛场角逐,跨越四季变幻,一场见证力与美的盛会在初秋落下帷幕——8月18日,省第十一届运动会闭幕式在六盘水凉都体育中心举办。  相似文献   

2.
六盘水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招商引资、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品质、带动贫困户脱贫……昔日“煤都”华丽变身为今日“凉都”,旅游发展亮点纷呈. 2016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达190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同比增长68.9%,旅游总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发展目标,呈现出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2005年“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帷幕了7月底拉开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05年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将于7月29日在六盘水市正式拉开帷幕,至8月14日结束。本届消夏文化节的定位是:消夏旅游。主打节目有:玉舍森林旅游节、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六盘水站比赛、以夜郎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张玲玉  尹辉 《当代贵州》2010,(14):52-53
<正>7年来,在六盘水,每年一次的"消夏文化节"可谓隆重。这是一座城市从"煤都"到"凉都"转型自我超越的新符号,也是六盘水找寻城市未来的新坐标。在中国,在夏日,可以消夏避暑的城市有很多,其中,"凉都"六盘水可谓最年轻、最具活力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八月迎盛会,健儿聚盐都。8月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自贡隆重开幕,这是“5·12”地震后我省举办的首次省运会,也是一场体现四川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面貌、集中展示我省近年来体育发展丰硕成果的盛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演绎巴蜀千年文明与繁华,美轮美奂、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季,全国很多区域气温突破40℃,寻找凉爽的地方避暑,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要需求. 19℃的夏天,360度的激情.六盘水的夏季凉爽宜人,令人向往. 一“凉”一“热”间,带火了六盘水的避暑旅游.六盘水充分利用独特气候资源优势,擦亮“中国凉都”这一金字招牌,积极抢占避暑经济发展“风口”,成为人们艳羡的“避暑之都”.  相似文献   

7.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Z1):56-57
<正>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六盘水迎来了体旅融合的新风口。坐落于北纬26°的六盘水,拥有世界上纬度最低的三大天然滑雪场,经过不断努力,从"一煤独大"到"中国凉都"再到"南国冰雪城",六盘水逐渐摸索出一条快、稳、准的"冰雪+"旅游发展之路。2022年1月12日,六盘水水城区野玉海景区内,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冬季项目在玉舍雪山滑雪场开赛。  相似文献   

8.
乘盛会东风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6):I0001-I0002
名车靓模、珠宝玉器、轻型飞机、户外产品……一场场时尚休闲的展会,在“2013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产业博览会”上竞相亮相;  相似文献   

9.
新年的钟声再次敲响,冉冉升起的旭日将光辉洒满陇原大地,勾勒出2019年2600万陇原儿女奋进中留下的脚印,也照亮了2020年继往开来、勇毅前行的逐梦之路!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记录了陇原大地每一次振奋人心的感动。回望2019,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到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给予甘肃亲切关怀和深切牵挂。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甘肃视察。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4年六盘水市首创消夏文化节以来,至今已历十五载。从"一"到"十五",不仅仅是数字的顺延,也是节庆品牌效应的沉淀和累加,更是城市名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融相生。7月25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大幕拉开。六盘水,又一次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避暑的焦点。自2004年六盘水市首创消夏文化节以来,至今已历十五载。从"一"到  相似文献   

11.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Z3):136-137
<正>六盘水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跳出资源陷阱,摆脱路径依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成长型资源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如今,“江南煤都”“中国凉都”和“生态绿都”的“三都赋”正在凉都大地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青团》2023,(2):43-44
<正>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打开水韵江苏的一把钥匙,也是水城泰州的文化源泉。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运会”)上,有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志愿者—“小水滴”,以饱满热情和温暖微笑扮靓省运、点亮城市。志愿服务是省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是省运会主办城市的亮丽名片。2022年8月,泰州首次举办的省运会,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举办的重大赛事活动,这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3.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38):58-59
<正>今年,六盘水市持续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建成2万亩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刺梨“千斤园”、1万亩茶叶“万元田”。正值秋收时节,六盘水各地加足马力迎丰收,“两园一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走进“凉都三宝”种植基地,一个个果实圆润饱满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一颗颗金灿灿的刺梨压弯了枝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叶为山披上了绿衣,采摘、分装、过秤、装车……村民腰包鼓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时期,六盘水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各显千秋,硕果累累。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回望"十三五",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350万凉都儿女用汗水浇灌收获,凭实干笃定前行,书写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彩答卷。  相似文献   

15.
名车靓模、珠宝玉器、轻型飞机、户外产品……一场场时尚休闲的展会,在"2013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产业博览会"上竞相亮相;"中国凉都·六盘水国际滑翔伞公开赛暨全国滑翔伞优秀选手赛"、露营大会、山地自行车大赛……一项项户外体育活动让人们尽享品质生活;"第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暨全国名家书画展"、"2013中国凉都·六盘水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论坛"……一道道"精神大餐"丰富了"凉都"的文化层次。  相似文献   

16.
正六盘水市立足凉资源,完善供应链、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探索"避暑旅游牌"长效路径,在"困"与"破"之间演绎精彩蝶变。今年仲夏,节目主持人孟非在抖音APP上,以《孟非在路上:中国凉都,十九度的夏天,了解一下?》为题,再度推荐中国凉都·六盘水,网友纷纷点赞。为中国凉都倾倒的不止孟非,近些年,每当入夏,全国多地开启高温"炙烤"模式后,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纳凉客"纷至沓来,尽享清凉一夏。  相似文献   

17.
王晓光  何刚 《当代贵州》2012,(11):18-19
今日六盘水,正以夜郎故地的悠远绵长、江南煤都的雄厚质朴、中国凉都的青山绿水、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欣欣向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新活力。六盘水是贵州省的工业重镇、能源大市,素有"中国凉都"、"西南煤海"和"十里钢城"的美誉。在2011年底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六盘水市确立了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五个六盘水"的奋斗目标。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六盘水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后发  相似文献   

18.
六盘水,三线建设中诞生的一座工业城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江南煤都”. 今天的六盘水,大力弘扬“三线”精神,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中国凉都”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经过五年发展,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9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6%,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9.
薛云  王超 《当代贵州》2016,(49):18-19
决策: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六盘水地处中国西南部,是镶嵌在磅礴乌蒙万山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区位优越,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素有“江南煤都”“中国凉都”的美誉.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六盘水山高坡陡、耕地破碎、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占总人口77%的农民群众散居在大山中“单打独斗”.2013年全市有贫困人口60.96万,贫困发生率达到23.52%,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占比高达53.8%,新时期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顾冰洁 《当代贵州》2022,(13):46-47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六盘水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城山水入画来,"凉都"旅游扬帆起航.近年来,六盘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健康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等称号.逐年上升的数据、纷至沓来的荣誉,见证了六盘水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