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梳理海南经济大特区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认真认识与把握海南现实省情,明确海南客观、科学的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式应该是“一岛四业”,即“国际旅游岛”以及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业与现代教育业。  相似文献   

2.
毕华 《新东方》2010,(5):I0001-I0001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海洋、热带雨林等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海南热带雨林旅游与海南热带海洋旅游同等重要,两者都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发展热带滨海旅游的同时,大力推进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旅游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新东方》2009,(6):20-23
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概念,八年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由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发展为得到国务院政策支持的发展方案。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解决好海南旅游业现存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5.
海南素有“健康岛”“长寿岛”之称。在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在“养生”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追求与向往的新趋势下,海南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打造“养生天堂”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6.
杨思涛 《新东方》2010,(4):33-35
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海南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澄迈是海南西部工业县,近年来实施“三县一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区三地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及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四地一中心”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又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宏伟目标,并非只是旅游产业的“一花独放”,而是多个产业的“百花盛开”。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南要把握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和八大产业融合,把产业集群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力度,从根本上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岛”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3,(1):4-4
在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规划》中提到的仅有的单一省级区域。《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9.
何雁 《今日海南》2007,(5):46-48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但就在这场疫情面前,海南全省上下众志成城,严格执行“口岸把关,全省布控”的防非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非典疫情堵在岛外,成为全国5个无疫区之一。非典疫情令得海南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打造海南“健康岛”品牌。如今,“健康岛”的效应正不断扩散到各个行业,成为海南对外形象的新招牌。美丽的海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扬 《今日海南》2009,(12):19-19
海南岛是我国惟一的热带海岛,素有“健康岛、阳光岛”的美称。沿岛海岸有众多形态各异的美丽海湾,蓝天、白云、大海、阳光、沙滩相互辉映,既是休闲旅游和度假的胜地,也是自然环境优越的居住地。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要科学规划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旅游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
再造香港:建立海南国际购物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锋  甘露 《新东方》2010,(2):17-19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既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也是关乎海南后20年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谋求海南自身区域发展定位和中长期发展。这关键取决于我们对于《意见》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把握。笔者认为,“逐步把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就是《意见》中的最大亮点,但却被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1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引发海南房价的迅速飙升,面对复杂的形势,检察机关如何重拳打击房地产业的贪腐、渎职犯罪,紧密配合纪检监察机关,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确保海南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透出强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信息不仅使参会的海南代表、委员倍受振奋和鼓舞,也引起全国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可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逐步形成国家层面的行动,是一条直通“世界路”、实现“中国梦”、凝聚“海南心”的开放之路,折射出全国乃至世界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丽 《今日海南》2012,(3):32-33
话题缘起 “十二五”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高峰期。审计如何发挥好“免疫系统”功效.及时发现和反馈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缺陷,预防和查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有种于保持海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海南基础设施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我省提出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两大支撑要素:一是自然要素,即独具魅力的热带海岛风光;二是人文要素,其中最基本的又是全民的人文科技素质。“岛民”是国际旅游岛的“土著”,是东道主。海南居民作为海南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历史文化、道德传统、民俗民风、山水灵气等融合润泽的产物,其内涵品位就是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把海南全民教育特别是人文科技素质的提升摆到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再一次成为国内焦点,游人与投资商蜂拥而至,期望了解这片热土。2010年4月,李少君《风情海南——海南国际旅游岛深度文化游》付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1,(6):20-2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目标是从投资主导型经济体转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未来五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能不能适应我国消费主导的大趋势,对海南的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三大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8.
李湖 《今日海南》2023,(4):33-35
<正>海南自贸港是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注脚和重要标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使命。以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力促境外教育消费回流,是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海南自贸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国之大者”作出贡献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0年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7年峥嵘岁月,海南取得骄人成绩,却喜中有忧。多项指标显示,海南作为"旅游岛"已成效明显,但"国际化"进程还任重道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海南发展的总抓手就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十分注重提升国际化水平"。这是  相似文献   

20.
四月的海南,博鳌小镇又迎来了一次世界性的盛会——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本届年会以“绿色复苏”为主题,恰为正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参与讨论绿色发展,以及倾听权威人士阐述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机会。年会所发出的绿色声音,极大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化视野,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智力支撑,将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