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是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村保险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南保险业积极创新实践,不断拓展领域,在提高农村保险保障水平,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以及丰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手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河南农村保险发展基础薄弱,环境依存度高,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始时期,农村保险机制制度和市场体系仍不健全,亟待各级政府扶持、监管部门引导和行业资源融合,共同推进农村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适 《长白学刊》2007,(4):86-88
农业保险对推进和保障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发展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支持。分析美国和日本农业保险发展和财政补贴情况以及我国农业保险试点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脸制度,须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制定财政补贴阶段性、地区性目标和战略,建立财政补贴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管,并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公司的运营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正>晋财金〔2022〕47号各市、体制管理型试点县财政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银保监局,各农业保险经办机构: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高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和新形势要求,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21〕130号),我们制定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唐瑾 《求索》2013,(7):247-249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论文总结了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农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又地处东亚季风区,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风险巨大,致使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极为迫切。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位,其发展严重滞后于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有着主客观根源。建议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业务范围、财政支持、风险防范、监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广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稳定农业生产,调整种养结构,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出以  相似文献   

7.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13,(11):30-31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农业保险定位为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定器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充分给予政策和财政的优先支持.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中央会议和文件都对发展农业保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发展农业保险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等特定政策目标而主导并推动的一种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要加大培训力度、丰富保险产品、提高保障水平、提高补贴精准性、织密织实服务网络及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农惠农作用,助推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赵静 《桂海论丛》2010,26(6):87-9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机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措施。广西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地区,因而广西的"三农"问题更为突显。在国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广西应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地建立起适应本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需要的巨灾风险保险机制,以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自国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加大宣传,保险基本覆盖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小麦等大宗农作物。从试点的成效来看,农业保险创新了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参保农户的因灾损失,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但仍存在着农民保险意识缺乏、保险覆盖面窄、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旭辉 《湖湘论坛》2005,18(6):68-68,72
加强政府财政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支持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实质上是财政主导型、金融辅助型的农业保险模式,它主要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来支持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印度作物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友 《求索》2007,(7):26-28
印度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和市场运作发展作物保险,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中国可借鉴印度的经验,把作物保险定位成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保险。当前,中国作物保险急需得到政府扶持,但不能行政化;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作物保险基金,形成适度补贴和风险分担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必须强化以市场运作为导向的激励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琼府办[2007]69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2007年7月4日,省政府第121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2007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附件:1.2007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方案2.2007年农业保险试点情况预测一览表(略)二○○七年七月十七日附件1 2007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方案一、保险标的2007年农业保险试点标的财产损失类为橡胶树、香蕉、渔船、生猪;人身伤害类为渔民。二、保险险种2007年农业保险试点险种有:1、橡胶树风灾保险;2、香蕉风灾保险;3、生猪保险;4、渔船全损保险;5、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船东雇主责任保险。三、保险范围各险种试点地区选择如下:(一)橡胶树风灾保险在万宁县、琼中县试点。(二)香蕉风灾保险在乐东县、澄迈县试点。(三)生猪保险在海口市、三亚市试点。(四)渔船全损保险在全省沿海市县试点。  相似文献   

14.
<正>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国家重视"三农"发展,提出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大背景下,由吉林省委、省政府倡导、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4年12月成立的国内首家商业化运作、综合性经营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注册地和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致力于开拓"三农"保险市场,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减轻政府救灾、救济压力、助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确立了根植农村、安身农业、贴近农民、服务"三农"的企业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创品牌,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经营发展的新思  相似文献   

15.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保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在慈溪去年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农业风险的最主要表现形式,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农业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再单一,且具有明显的集中性、连带性、突发性等特征,农业生产与经营单位渴望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属于政策性保险制度,然而,在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同时,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环境、农业人均GDP、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等均制约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保险是由投保人交付保险费,将危险转嫁给承保人,由承保人筹集专门的保险基金,用以对投保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或付给的一种经济形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属于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社会主义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养殖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保险。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原则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以备大灾之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灾害常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农业保险在抗灾救灾中有着重要作用。今年6—7月,我省连降暴雨,大面积农田受灾,仅此一项,保险公司将支付农业赔款1400多万元。预计全年农业赔款在2900万元左右。保险的巨额赔款,有力支持了抗洪救灾、生产自救活动的开展,稳定了灾民情绪,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必然性国际上农业保险大体推行三种模式。一是以苏联为代表的采取社会保障型。国家通过立法,由政府设立农业保险机关,对农业保险实行垄断经营,并在财政上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这种方式适应于集体农业,但政府负担较重。二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商业经营、互助合作与政府的一定补贴相结合型。农民自愿参加保险,同时,政府对参加保险的农民和保险公司、合作社有一定的补贴。三是以日本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保险能为农业提供经济保障,它作为农业稳健发展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业保险无法深入民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徐泰玲 《群众》2008,(12):59-60
当前,农业保险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要看到,农业保险涉及众多的农业人口、复杂的农业自然环境、多样的农业生产结构,亟需我们真正掌握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律。认真探索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业保险新路径,从而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