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青 《当代贵州》2010,(18):85-86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自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使试验区较好地发挥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1988年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升并重,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走过70年光辉历程,毕节人民绘制了一幅欣欣向荣、气势磅礴的发展画卷,镌刻着发展的艰辛,彰显着奋进的精神。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尽锐出战、  相似文献   

3.
张再杰 《当代贵州》2022,(29):16-17
<正>从发展经验看,毕节的过去始终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保护并重。从1988年以来,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功走出了“越垦越穷”的生态恶化怪圈,实现了开发扶贫、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促共进,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从发展定位看,毕节的未来仍坚持巩固脱贫成果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规划》赋予了毕节“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定位,并将“推动绿色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置于三大重点任务首位,坚持以绿色为基调,坚持以民生为底线,推动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有着划时代的重大实践意义。 毕节试验区的理论内涵,只有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辩证关系中,从三大主题所涉及的资源、人口、生态、经济等的内在联系中,结合当代关于发展的最新理念,才能正确把握。也只有正确认识了试验区的理论内涵的超前导向作用,才能科学认识试验区的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988年,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毕节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不等不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毕节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闯出了一条脱贫之路。洪家渡电站、飞雄机场、新鸭池河大桥……一个个现代化工程拔地而起。通过坚持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先行先试的重大举措,毕节试验区实现了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从一个"不适合生存的地区"发展成为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示范性新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6.
重要言论     
深化“三大主题”建设“三大基地” 6月8日至10日,受省委书记石宗源委托.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就毕节地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中央统战部“4&#183;14”座谈会会议精神进行调研。他指出.毕节试验区要围绕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建设好特色农业、旅游度假、能源资源高效工业“三大基地”.推动毕节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总书记今年2月11日在贵州考察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殷切“希望贵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毕节是胡总书记在贵州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对毕节的发展胡总书记一直特别关心。毕节试验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和深化“开…  相似文献   

8.
张吉勇 《当代贵州》2011,(15):31-31
招商引资工作,关乎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是毕节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毕节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目标,2015年GDP要超过1500亿元,  相似文献   

9.
马丹 《当代贵州》2022,(Z3):148-149
<正>毕节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上不断探索,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毕节市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上不断探索,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郭华 《当代贵州》2011,(5):38-38
要实现纳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在实施“工业强县”、  相似文献   

11.
张吉勇 《当代贵州》2011,(15):26-26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毕节试验区必须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五个提升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徐海星 《当代贵州》2017,(3):118-119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毕节试验区要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要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牢记嘱托,毕节以行动作答:精准扶贫纵深推进,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千方百计构筑绿色屏障,绿色产业加快发展;人口素质大幅提升,毕节正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逐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毕节试验区要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要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牢记嘱托,毕节以行动作答:精准扶贫纵深推进,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千方百计构筑绿色屏障,绿色产业加快发展;人口素质大幅提升,毕节正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逐  相似文献   

14.
尚宇杰 《当代贵州》2023,(30):14-15
<正>毕节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之中,深入推进新发展理念的毕节实践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苍山如海,松涛翻涌。“当年种下的树木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还给群众带来了实在的经济收益。”看着爷爷文朝荣当年带领村民种下的一片片粗壮的华山松,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5.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0):28-29
正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了新路作了示范。"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近年来,一曲《毕节试验区四季歌》从赫章县海雀村起源,唱遍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青山绿水,诠释着生态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现代化要求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人的行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行为都必须同时实现生态转型。毕节比全国很多地区早许多年就形成了生态意识。引起生态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是低生产力下农村人口剧增与粮食短缺的巨大矛盾,导致不得不毁林开荒,从而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在过去的20多年,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变救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经济开发和人口控制。同时,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以生态的不断恢复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走出了贫困—人口增速失控—生态严重恶化进而加剧贫困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1988年6月6日,在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正式成立。从此,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人民,走上了一条开发扶贫奔小康的发展新路;从此,毕节人民奏响了一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颂歌;从此,毕节发展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彭勇 《当代贵州》2008,(19):22-26
由于毕节试验区地处边远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群众传统婚育观念根深蒂固,人口急剧膨胀,号称“天下第一难事”的人口控制工作,从一开始就成为试验区所有工作的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农历正月初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视察时,专门听取了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汇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毕节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的早春的关怀.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从1988年6月创建以来,走过了17个不平凡的岁月,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成功实践,创造了人类生存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事实上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行了超前性试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预演.  相似文献   

20.
原省人大副主任禄文斌:我当时任毕节地委书记。毕节是典型的熔岩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一直是阻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温饱的老大难问题。我在毕节地区工作的时间较长,对此感触很深。1988年,在当时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和推动下,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揭开了毕节地区走出三大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