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应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出发,从几个重点方向着力,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全球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没有前例可循的现代化,是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和创造新文明的现代化,是有可能改变全球发展格局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崛起的现代化,是充满挑战的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进行时和探索型,现代化目的之一是发展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物质和文明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精神富有”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向,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可汲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从过往、当代和未来三个层面,探讨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剖析与把握。具体而言,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特征的深层次逻辑,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信息:连续性蕴含着自主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性塑造着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统一性助推着多元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容性指向着包容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平性决定着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依托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积淀,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创新根基:连续性有助于破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迷思;创新性有利于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框架局限;统一性有助于整合多元现代化主体的话语权;包容性能够帮助消解西方中心论的优越情结魔障;和平性则为挣脱零和博弈的现代化竞争思维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社会,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中国共产党人所谋求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于世界的普遍性意义的认识,无论是对扩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空间,还是对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的普遍性意义可以从拓展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引力等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既需要物质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高层次追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世界各民族不仅满足于物质财富的获得与增长,而且还要求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充实。然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强烈,这时精神文明问题往往成为社会政治能否稳定的主导因素。我国在社会  相似文献   

8.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基因密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根基和逻辑起点。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生成根基,可以从历史、理论、文化三个维度着眼考察。从历史根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伴随着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而成、顺应着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前进、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标志。从理论根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式表达,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开辟了现代化新范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从文化根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时代标识、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范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述。在人类文明现代化谱系的宏大逻辑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关系。指出: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亦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无法割舍。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相互交织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理论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统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实践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是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世界热议“中国问题”的一种回答。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维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探索出的一条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秉承人民至上、致力民族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从人民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坚持人民立场,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个体价值目标;从科学社会主义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价值目标;从人类文明角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特征,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为人类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回应时代之需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主体性角度对资本主义所体现的人与人对立、人与物对立、主体与客体对立的现代性进行了批判与重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基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深刻的理论内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高度,开辟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境界,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向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着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丰富正义思想,马克思这些正义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耦合性,其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马克思倡导的正义所有制、正义社会生产、正义分配形式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重要启示;马克思倡导的正义核心理念、正义生产过程、正义社会秩序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推进提供重要借鉴;马克思倡导的正义生产方式、正义循环模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善提供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包含辩证关系的重大命题,蕴含着极富哲学特质的辩证观,总体上呈现“四个辩证统一”。从矛盾属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又以“中国式”为基本逻辑意蕴,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方法论看,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体现独立性和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从发展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批判性继承现代文明成果,又结合实际综合内外因素实现新生与重构,体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从价值存在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扎根中国大地,又具有博大的世界气度,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辩证观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的两犬基本规律:速度与效益的辨证发展、效率与公平的辨证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规律源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规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化贫困不仅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还阻碍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造成欠发达地区精神文化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丰富文化生活;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开发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独特多彩的中国式政治伦理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机会平等”,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价值性超越。财富分配均衡作为一种伦理正义,蕴含着发展价值和秩序价值,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视界。以民主权利彰显作为建构和完善政治制度的标准,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根本不同的理论逻辑。致力于共同价值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是持续推进全球治理和世界持久稳定的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伦理特质与道德情怀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