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晋江始终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并进。以产兴城,存量提升。以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内涵,促进人口聚集,带动城市繁荣。结合城市改造,晋江推动126家优质企业退城入园,52家企业转型转产,229家低效污染企业淘汰出局,实现产业集约集聚、转型升级;深化实施"品牌经营""资本运作""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和"全方位创新"等发展战略,推动"晋江制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石首市瞄准"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及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工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城市,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两轮驱动,协调共进的新路。一、产城融合发展初显成效(一)以产兴城,园区经济作用凸显石首"一区四园"(石首经济开发区、张城垸工业园、金平工业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江北农产品加工园)的逐步崛起,成为石首新城产业发展的"四驾马  相似文献   

3.
正石首高新区(石首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现有工业企业6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木业森工、机电汽配、轻工纺织等四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近年来,石首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工业兴市"战略,按照"规划定区、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的工作思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石首经济提挡升质。2013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96.98亿元,同比增长28.41%;企业用电量3.99亿度,同比上升7.75%;税收入库20097万元,同比增长36.29%;出口15519万美元,同比增长46.69%;完成固定资产18.87亿元,同比增长4.83%。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5,(2):30-31
兴建园区,激活商贸,工贸经济开始起步。实施“工贸强区”战略,启动“两园”和“一城一场”建设,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上半年,投资1246万元完成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入园劳动密集型企业达18家,总投资1.08亿元,其中10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初步完成了太阳山镇人口、土地、资源等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镇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及商贸一条街已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5.
熊良宵 《学习月刊》2010,(10):66-66,70
近年来,红安县委县政府始终以科学爱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一主三化”道路.紧紧围绕“五个一”的目标(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着力打造“三区四城”(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人15宜居区、南部新型产业区,红色旅游城、轻工食品城、山水园林城、文明卫生城).县域经济呈现出结构改善、提速快进、质效较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两年减半.”这是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出台的招商政策. 建园6年来,上玉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9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9家,实现产值39.38亿元,带动全县就业2万余人,帮助8000余人稳定脱贫. 依城建园、以园兴城、城园互动.道真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一区三园”(上玉工业园区,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河口铝工业园)架构基本形成,累计投资51亿元,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使用,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相似文献   

7.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紧扣黔南州委、州政府关于"一江带两城,建设大都匀"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城为主、产业支撑、产城景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黔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合作实验示范区为目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开放新区乘势崛起。城市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十三五"期间,都匀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实施好"1356"工程("1"为  相似文献   

8.
加快工业发展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着力建好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五园"(中心服务区;森工产业园、矿业建材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医药工业园、新型能源工业园)规划建设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七通一平"建设力度,加紧建设一期10万平方米、二期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加快轻工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引进返乡创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咸宁市咸安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拓展和放大资源、生态和区位优势,科学谋划,集思广益作出了以建设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区和咸安f滨湖)新城、淦河生态经济带为载体的重大产业布局调整,全面启动“四区一城一带”建设,倾力打造“鄂南经济强区”,力促咸安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沙县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6.46平方公里,规划主体框架为"一区多园"。2012年8月获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1年度获毕节市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一等奖。"一区"即整体形成集工业、科研、商贸、文化、物流于一体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多园"为装备制造园、特色食品产业园、高新技术园。金沙县在"一区多园"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正盛夏时节,走进位于湘黔边区结合部、武陵山区深处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滨江生态湿地公园内,游人尽享山水之乐。这是近年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矢志不渝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致力于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经济、努力打造全省一流产业园区的生动体现。作为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核心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突出产业规划,严守两条底线,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城一体化"发展理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抢抓被列为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和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机遇,坚持把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和生态文明工业新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2013年底,一条喜讯传遍地处"成渝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圈"交汇点,接受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双重辐射的"黔东门户,工业新城"——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全区各项主要经  相似文献   

13.
刘云成 《理论与当代》2012,(8):76-I0002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突破和城镇带动战略.积极探索以“园”兴“城”。以“城”促“园”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下面,就思南县积极探索“产城一体化”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正安·国际吉他园"位于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是正安县委、县政府通过筑巢引凤,改善投资环境,从东南沿海招商引资多家吉他制造企业集中打造的吉他产业示范园。该园始建于2013年,占地面积400亩,拥有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现已入驻投产吉他生产及其配套企业54家,其中吉他生产企业37家,吉他配套企业17家。截至2018年10月底,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  相似文献   

15.
王法 《当代贵州》2020,(1):26-27
近年来,遵义经开区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加快"退城进园",重点扶持中高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装备产品。越来越多像中航电梯、乌江机电这样的企业实现发展新突破。"通过物联网系统综合分析,可以提前预知电梯运行状况。一旦发现故障,就能在最快时间内到达故障电梯所在地,及时进行抢修。"  相似文献   

16.
何涛 《当代贵州》2022,(6):48-51
<正>2021年以来,习水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白酒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持续领跑全省全市。作为习水县白酒产业龙头,习酒公司积极推动习水工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7.
《党的生活(青海)》2009,(7):F0003-F0003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是省政府在青海发展变革的重时期、在青海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攻坚阶段,为进一步优化全省工业经济结构、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整合完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布局,在“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于200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大龙经济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力打造贵州省一流产业园区"的战略应运而生。作为铜仁市工业振兴"主战场"、黔东工业聚集区核心区的大龙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落户企业越来越多,但工业污染却在降低。穿区而过的清清舞阳河成为大龙经济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走循环工业经济新路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06,(8)
[简况]德必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公元938年建县,名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必”之意。1990年12月26日撤县设市,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汀西省直辖市。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现辖5镇6乡1街道办事处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1万。其中市区面积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7万公顷,林地1.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2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4.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70元,同比增加344元,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5.01亿元,增长19.49%,首次进入江西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十位。[工业化成效明显]近年来,德兴市工业发展出现新的亮点:一是工业总量壮大,经济效益增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34.8%;销售收入17.94亿元,增长46.13%;工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26.6%;实现利税1.6亿兀,增长10.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达52.53%和74.06%,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基本形成。二是支柱产业逐步发挥作用,支撑作用增强。经多年精心培育,形成了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化工建材、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五大支柱产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5.4亿元,占规模上企业比重84.6%;实现利税1.58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99%。百勤异VC钠、金山金矿、矿山新技术、江铜机械制造、银山矿业等6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达24家。三是园区建设加快,经济效益显现。2005年,铜都工业区新增基础设施投资7200万元,累计基础设施投资达1.88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4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1家,过5000万元的3家。入园企业总数达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11亿元,工业增加值2.5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43.9%。省级经济开发区一大茅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开发区入园企业达26家,实现工业产值2.52亿元。四是民营企业发展强劲,运行活力提升。2005年,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7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5;完成利税总额的比重达76.5%。此外,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积极推进地矿协作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张家口市桥东区是传统工业老区,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22家工业企业陆续外迁,造成第二产业迅速削弱,经济整体下行。在此情况下,该区将建设产业园区作为"补位提升第二产业"的抓手,以引进发展环保、科技产业为重点,强势推进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高科技产业孵化园、环保科技工业园"一区四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