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87年前,困牛山战斗百余名红军战士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百姓、毅然奋勇突围、纵身跳崖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铭刻着血与火的荣光。穿越历史的云烟,困牛山战斗留下的精神火炬照耀着新时代的奋斗者砥砺前行。今年3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专程到困牛山战斗遗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指出,学习困牛山战斗历史,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高擎精神火炬,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次接触到发生在石阡的甘溪遭遇战和困牛山战斗历史资料,路义峰就被战士们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当俘虏的崇高精神感动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把革命先辈对党绝对忠诚、信念坚定、不怕牺牲、人民至上的崇高精神讲解好。2017年,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毕业后,路义峰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石阡县委党校。她说,作为党校教师,讲好党的历史、讲好石阡的红色文化史、讲好石阡的故事,既是职责也是使命。  相似文献   

3.
王德召 《当代贵州》2022,(44):58-59
<正>困牛山英雄将生命奉献在了伟大的革命事业的道路上。青山埋忠骨,困牛山牺牲的战士必将不会被历史遗忘,更不会被新时代的人们遗忘。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转战赣、湘、桂3省到达贵州,于10月7日在石阡甘溪陷入敌军重围,损失惨重。为掩护军团主力突围,坚守困牛山的一百多名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选择了集体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千古壮歌,诠释了绝对忠诚、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南有困牛山,北有狼牙山。”把握困牛山战斗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既要紧抓以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为地缘核心的红军壮举,又要兼顾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由湘赣苏区启程排除万难以及红军两入石阡的军民团结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困牛山战斗精神可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凝结乡村振兴合力、滋养党建理论宝库,进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青山不语,浩气长存。站在困牛山遗址下,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每一个人无不为那场悲壮而光荣的战斗所震撼、所触动!巍巍武陵山脉,延绵起伏数百里。困牛山,武陵深处起伏群山中一座灵秀山峰,两面悬崖峡谷,四周丛林环绕。87年前这里因为一场撼天动地、石破天惊的战斗而闻名于世,让后人久久铭记、传颂!端午前夕,细雨霏霏,记者来到石阡县红军长征在石阡陈列馆,看见馆内陈列着一把号身斑驳、颜色深暗的军号,军号的主人是当年困牛山战斗幸存者陈世荣(原名何步荣)。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见证了87年前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上那场壮烈战斗和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课题。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要求共产党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3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赴铜仁市调研,专程来到石阡县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感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她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她在倾听了"1934年,红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部队与敌军在石阡甘溪发生遭遇战,为了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红52团将敌军引向困牛山,  相似文献   

7.
肖安水 《当代贵州》2022,(30):11-12
<正>困牛山之战,红军官兵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对于丰富发展革命精神谱系内涵,激励官兵更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迪作用。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迎接党的二十大、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举办“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营造团结奋进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年苦难辉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要站在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历史长河中来回顾困牛山战斗,才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它的战略价值与时代意义首先感谢贵州人民为研究红军长征史特别是红六军团西征史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时间对红六军团西征、特别是对困牛山战斗的深入研究,我想围绕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3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1934年10月,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进军黔东途中在石阡陷入敌军重围,红六军团第52团400多人为掩护主力转移,把敌军引向困牛山,最后留下阻击追敌的100多名红军战士,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战斗到最后,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0.
走近贵州石阡,随便问上当地的一两个老百姓,都会详细地向你讲述当年红军长征过石阡时百名红军在困牛山英勇跳崖的感人事迹。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准备到黔东革命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10月7日,红六军团途径石阡时在甘溪与桂军发生遭遇战,红军损失严重。16日,为粉碎国民党军24个团10多天的围追堵截,红18师52团800多人,在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的率领下,奉命断后,掩护军团主力突围。红18师52团在石阡县龙塘困牛山一带与敌人发生了激战。困牛山,悬崖峭壁,山腰怪石嶙峋,是猢…  相似文献   

11.
李坚 《当代贵州》2022,(21):47-48
<正>“困牛山村现在已经建设得这么好了!”宽阔的沥青路两旁,挂着一排排五角星形状的路灯,村庄民房的外墙上,一幅幅红色墙画,还原了当年红军在困牛山的战斗场景。前来参加活动的铜仁市政府驻贵阳办事处党支部党员付杨还没有下车,就开始点赞。困牛山战斗遗址铭记着一个悲壮的故事。1934年10月16日,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进入贵州,  相似文献   

12.
龙云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同战士一起与敌展开白刃战,阵地前躺满了敌人尸体。龙云率领的部队在困牛山战斗中虽损失惨重,但拖住了围追堵截之敌,胜利完成了断后任务,确保了军团主力安全转移。  相似文献   

13.
正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准备到黔东革命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10月7日,红六军团途径石阡时在甘溪与桂军发生遭遇战,红军损失严重。16日,为粉碎国民党军24个团10多天的围追堵截,红18师52团800多人,在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的率领下,奉命断后,掩护军团主力突围。红18师52团在石阡县龙塘困牛山一带与敌人发生了激战。困牛山,悬崖峭壁,山腰怪石嶙峋,是猢狲难攀之处;山下河道,水流湍急,河面均被敌人封锁。红军抢占  相似文献   

14.
杨又铸 《当代贵州》2022,(30):18-19
<正>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对史实的敏感性使我深深认识到,挖掘这场战斗史实,还原再现困牛山战斗历史真相意义非常重大。我叫杨又铸,是土生土长的石阡人,也是一名基层党史工作者。我在挖掘和宣传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壮举史实的道路上已奔波了21年。困牛山壮举对我而言,早已不单纯是一个历史事件、一次普通战斗,而是烙在我心里的印记,是嵌入我血脉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刘霞 《当代贵州》2022,(41):44-46
<正>困牛山战斗,是红六军团第18师第52团为完成掩护军团主力顺利突围,与湘黔联军和地方民团发生的一场阻敌断后之战。红52团战士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勇斗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建功新时代,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22,(Z3):164-165
<正>石阡县锚定攻坚目标,敢于挑战、善于攻坚、勇于胜利,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和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担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石阡的历史重任,奋力谱写石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陈曦 《当代贵州》2022,(30):6-7
<正>要积极推动“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教材、进军营、进社区,推出一批真实反映历史原貌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开展一系列专题宣传报道,组织一系列缅怀活动,努力把困牛山战斗遗址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杜丹 《当代贵州》2022,(30):13-14
<正>我们要讲好红六军团西征在贵州的故事,讲好困牛山战斗的故事,把红六军团西征期间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赓续继承好,传播宣传好。这次“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是对困牛山红军壮举一次高规格的历史研究和一次最多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铭记历史的一个最庄严的仪式。  相似文献   

19.
周胜刚 《当代贵州》2022,(30):12-13
<正>挖掘困牛山红军战斗故事,对激励我们忆先烈、学先烈、谋复兴、图强盛具有重大意义。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日子,贵州省举办“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共同追思88年前红军将士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充分体现了贵州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深入,体现了红色贵州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守正创新,体现了困牛山红军壮举精神伟力穿越时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下面,  相似文献   

20.
正87年来,在红军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英雄的事迹广为流传,革命的精神世代赓续。困牛山上留壮举,黑滩河边忆英烈。87年来,在红军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英雄的事迹广为流传,革命的精神世代赓续。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石阡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用汗水、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壮歌,攻克了一座又一座贫困堡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