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叶飞  施平 《当代贵州》2022,(Z3):178-179
<正>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延伸产业链条,弘扬耕读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效推动乡村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特色发展之路。山青、水碧、天蓝、地净,这里有当年红军指战员浴血鏖战的历史遗址、有贯通昔日黔渝湘商贸往来的油盐古道、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有闻名遐迩的土家传统美食,这里就是沿河自治县晓景乡。  相似文献   

2.
<正>沿河自治县坚持优化区域布局,细化发展目标,着力优化能繁母牛和肉牛品种,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与培育,努力实现全县肉牛产业百亿级发展目标。和煦的秋阳下,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七三村的能繁母牛培育基地里,上百头膘肥体壮的安格斯能繁母牛在悠闲自得地吃草,不时发出“哞哞”声。“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建立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链,  相似文献   

3.
正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通过及时评估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制约,了解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金融服务需求等,多措并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四月闲人少。在沿河自治县晓景乡高龙生态白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基地,满山的茶树露出嫩芽,茶农们忙着采摘茶青,指尖在茶树上翻飞,演奏出春色如画的致富  相似文献   

4.
正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加速发展,更要绿色发展;既要同步小康,更要生态健康。作为全省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把生态作为一切工作重要考量,本着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探索石漠化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绿色实践破难题站在海拔99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晓景乡管家盖峰顶上,凉风习习、空气清新,4000多亩茶区尽收眼底。贵州韵茗春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时高正在组织村民采摘,一派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5.
<正>沿河自治县谯家镇坚持党建引领,在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有效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全力打造文旅一体化崭新小镇。驱车在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谯家镇深山峻岭间,公路两旁的各色山花迎风怒放,清香扑鼻,一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6.
深冬时节,驱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驶入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乌江沿岸的沿河自治县,眺看群山之间,一条条穿山越岭的通乡油路、一幢幢靓丽别致的乡村民居、一排排整齐干净的养殖圈舍、一处处繁华整洁的乡村城镇……无不彰显着土家乡村发生的喜人变化和巨大发展。沿河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资料显示,在2012年全县"减贫摘帽"动员会上,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2012年要不折不扣地完成铜仁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全  相似文献   

7.
<正>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以部镇联动改革整镇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为契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全县推动乡村振兴蹚开了路子、做出了示范。秋阳高照,走进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木坪村、关怀村,美景如画。道路沿线、建筑物围墙、农家小院、文化广场,一幅幅传递正能量的乡村文化墙绘成为美丽乡村的新风景。沿安坡村、木坪村、五七村一路前行,公路两旁种满竹子、红豆杉、桂花树等,绿色篱笆随处可见,山乡绿色生态长廊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8.
正我叫任江,是沿河自治县团结街道的一名干部,2017年10月,我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团结街道深度贫困村红花盖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产业是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在前期相继完成村里通村通组路、人饮工程,以及村容村貌的基础上,我结合村情,尊重村民意见,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了红花盖生态种养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沿河自治县提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致富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大面积发展空心李种植,新增植被8万亩,实现30多亿元的年产值,20余万农民从中获益。"平时每天能接待七八桌客人,纯收入有四五百元。李花节前后一周,每天能有20来桌客人。"3月18日,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办事处南庄村农家土菜馆经营户田宇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0.
文学  杨泽荣  文叶飞  施平 《当代贵州》2022,(Z3):168-169
<正>沿河自治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努力建设乌江流域最美江城和贵州内陆沿江开放桥头堡,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沿河。走在沿河自治县中寨镇清河村,河流清澈,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村庄宁静。这里的山、水、田园织成如画的美景。在这里,有数百年历史,连接黔、渝、湘商贸往来的盐油古道;有对土家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的古朴印记;有红军部队当年为民谋利益的战斗遗址;有记载浓浓乡愁记忆符号的农耕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1.
秦涛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4,(12):52-53
正沿河农信联社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深入支持沿河自治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深化制定了《沿河县联社农村居民建房贷款管理办法》,为农民建房送上"源头活水"。汽车行驶在沿河乌江两岸的公路上,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黑白相间的楼房、宽敞明亮的健身广场……乌江边上的移民新镇映入眼帘。印江这个黔北小县在"富、学、乐、美"的四轮驱动下全面小康推进进程,10多年来的乡村  相似文献   

12.
正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坚持农业稳镇、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发展战略,下好农村产业振兴"先手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走出一条山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实践之路。10月26日早上,海拔11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冷雨纷飞、寒气袭人。从高处往下望,嵯峨起伏的葱茏林海、整饬一新的新规茶山和点缀在山间的一个个村庄,构成一幅美丽清新的水墨画。"近年来,中寨镇坚持农业稳镇、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发展战略,下好农村产业振兴先手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走出一条山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实践之路。"谈起产业发展的喜人态势,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镇长白静明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3.
正铜仁市积极探索"村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有效地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乡贤会’凝聚了大家的智慧,激发了‘乡贤’反哺故土的创业热情。自全镇28个‘乡贤会’成立以来,积极与村支‘两委’进行联动,延伸和丰富了贫困山区基层工作的内涵。"沿河自治县淇滩镇党委书记何明感慨地说道。这是近年来铜仁市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这一主题,探索创新"村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有效激发基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冉建兵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22,(Z3):176-177
<正>沿河自治县中寨镇按照“云中仙寨·生态样板”的发展定位,将“白叶一号”茶园建设打造成为全县高标准示范茶园基地,擦亮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底色。金秋时节,在海拔11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山峦之间,一座座茶园基地里,一株株“白叶一号”茶苗在秋阳的照耀下,泛着金光。驱车在“云中仙寨”万亩茶海穿行,循环道路整洁通畅,依山势而植的花卉、绿树、翠竹构成美不胜收的228公里生态篱笆长廊,一幅幅生态茶文化宣传墙画不时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15.
<正>沿河联社实施"四着力四提升"措施,认真履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走出一条在逆境中奋起、在后发中赶超的改革发展之路。沿河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和全国单列的四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2013年2月,沿河自治县信用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紧密结合县情、社情实际,明确提出存贷收三大主要业务指标三年"翻一番"目标,围绕建设"全县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6.
正沿河农信社秉持"不忘三农为本的初心,牢记金融扶贫的使命",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金融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沿河自治县辖22个乡(镇、街道),429个行政村,3710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村250个,深度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81488人,贫困户26993户。根据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的整体部署安排,要在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结对帮扶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以来,派出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从支部联建、文化共建、产业同建、乡村齐治四方面对高峰村进行了全方位帮扶。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贵州铜仁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两个村在卫星地图上显示的距离约为1500公里。2018年深秋,记者前往高峰村途中恰逢采访对象葛剑锋与几位同事从苏州抵达沿河。每隔8天,葛剑  相似文献   

18.
<正>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建构了“党支部+议事会+村民大会”的乡村公共事务决策新方式。2021年,凤冈县被列入贵州省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该县进化镇临江村三新组、秀竹组被纳入全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在建设过程中,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  相似文献   

19.
正沿河自治县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就业创业助力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三精准、四到位、六平台、一机制"就业创业扶贫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员培训,全县16800名贫困劳动力已有13546人实现就业,占比达81%……依托"3461"就业创业扶贫模式,沿河自治县走出了一条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突出区域特色,坚持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全县已初步形成资源分布合理、设施配套健全、要素功能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