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政报》2022,(19):3-9
<正>鄂政办发〔2022〕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8月3日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相似文献   

2.
王凤良 《群众》2022,(11):35-36
<正>在江苏近期召开的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强调,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江苏、智慧江苏,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江苏、智慧江苏的关键支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动能,以产业数字化孕育新动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3.
金志 《政策瞭望》2012,(11):34-36
嵊州被誉为"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厨具之都"、"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产业经济特色鲜明、基础扎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强省"、"工业强省"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工作重点,把强化工业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积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正在加速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加快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向赋能”,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是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跃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浙江实际。要建设经济强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时代,数字浪潮浩浩荡荡,数字经济高歌猛进,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进一步研究部署把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做实做细作出成效,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努力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更多浙江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3,(11):11-15
(2013年5月31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我省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生态浙江的有力支撑,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10,(10):F0002-F0002,I0001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宏大战略的提出,给地处西南边陲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川府发[2019]2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全国海洋工作抓落实年。对浙江来说,从2005年到20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浙江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民营经济"笑傲江湖"的同时,"海洋经济"又将是浙江的"一记重拳"。"双雄会"提示我们,浙江的明天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1.
骆敏舟 《群众》2023,(16):45-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努力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实融合第一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应主动承担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聚焦数实融合,以数字技术的新引擎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聚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8,(5)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强省"战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重要途径,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为全面反映我省的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强省"的措施和办法,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官渡区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官渡区相关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官渡区发展产业的做法专访了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充分听取了部分行业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官渡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经验和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的"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和经济强省的跨越,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经济建设领域全面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具体表现。深入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南大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中原文化"走出去"成为必然。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打造一个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推动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6.
韩山 《乡音》2012,(2):17-18
"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在转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调整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7.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重要途径,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的"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强省"的措施和办法,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马龙县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马龙县工业园区、马鸣乡、双友牧业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马龙发展产业的做法专访了马龙县委书记贺勇,充分听取了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马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经验和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楚天主人》2013,(9):13-13
<正>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最近,我们整理了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推进产业升级的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亭 《今日浙江》2007,(19):18-19
改革开放近30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三化"驱动下,浙江创造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更需要"三化"的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