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以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是贯彻十。 ,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党的肌体注入 “ ” ,新活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 镇远县从 , 。2003年初以来 在全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建立行政中 ,心村工作 将全县218个行政村通过合并组建为110 ,个中心村 精简了村干部 提高了村干报酬和村干 。 ,素质 同时减轻农民负担 实现农村资源整合 利于 ; ; ,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村级服务设施 强化村级组织 ; , ,逐步探索出一条建立中心行政村 推进农村基层组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官员“雷语”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物价高吗?有官员称.国人就得承受“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的“三高”:房价贵吗?有官员反复称.中国的房价其实不贵:反感强行拆迁吗?“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不强拆知识分子吃什么”:对待违反计生政策的公民.有官员咆哮“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凡此种种.令公众感觉到.这类官员说话.专...  相似文献   

3.
龙凯 《当代贵州》2013,(35):56-56
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同步小康”示范村,镇远县金堡镇党委立足镇情,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强村带弱村”发展思路,实行“干部能人治村”管理方式,发挥“名人、名村、名支书”和中心村作用,走“抱团式”发展之路,创造性地探索出“四联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镇远县涌溪乡“流动红旗”基层管理模式将乡镇、村现有工作进行具体化、阶段化、细致化,妥善解决了村支两委干部在工作中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在镇远县涌溪乡洞头村新修通的公路旁,苏小祥家的屋顶格外显眼,一米多高的黑色围栏和顶棚把房顶严严实实罩住,这是苦于地少的苏小祥将房顶利用起来,在房顶种起了白芨。“苏小祥家原来住的房子非常破烂,但他有想法有干劲,一帮就上来了,现在都建起了新房。”舒云是涌  相似文献   

5.
正镇远县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实施"强阵地、强管理、强服务"的"三强"工程,使资源、资金、项目向基层集聚。镇远县2014年开始在全县2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实施"强阵地、强管理、强服务"的"三强"工程,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三强"工程的实施从细处着手,往实处着力,将基层党建工作改无形为有形,变务虚为务实,使资源、资金、项目向基层集聚,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尽头,较好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镇远县在总结20个示范村经验的基础上,再推进20个村,让  相似文献   

6.
村支书跨村任职 截至目前,我省大部分地方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已进入尾声。针对在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村,后进村或本村暂时滑合适人员的情况,一些地方探索出村级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打破地域,身份的界限,实现“能人治村”,强村带弱村,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平原县结合实际,探索实践了“五种模式”推进农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优化了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阳春三月走高唐,“大村”遍地有新景。经历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高唐县农村,班子整合,规模拓展,原来的612个“麻雀村”变成了164个名副其实的“大村(社区)”。合并村如何发展,村干部如何定位,老百姓有何想法?近日,笔者走访了高唐县的几个行政村,着实感受到“大村庄制”带来的改革新风。  相似文献   

9.
“早就想请你当我们村的当家人,多亏搞跨村任职,今天终于圆了这个梦。”今年8月,合江县虎头乡河坝村、五亩村“试水”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选举一结束,五亩村党员梁生贵紧紧握住新当选的总支书记冯流国的手说。  相似文献   

10.
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从“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到“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华西村以及其领头人吴仁宝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华西村的典型示范意义在哪里?向华西村学什么怎么学?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学习华西村也要实事求是,不是要克隆出一个个“天下第一村”,而是要结合自己实际,学习华西经验的精髓,学习华西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一、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华西实际,实事求是促进发展有人说:华西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总能得到中央和地方的一些特别支…  相似文献   

11.
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解决了“档案党员”、“口袋党员”问题,各种新经济组织的党员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汇聚在同一个支部,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员又有了温暖的“家”;选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农村挂职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改变农村后继乏人的窘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通过“企地共建”,把大企业的援助之手引向农牧区的党建工作,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青海省应对党建工作新挑战时出的新招。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以来,日照市东港区着眼破解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结合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实施了以"产业联合促抱团发展、资金联动促互助发展、经营联抓促高质发展、资源联管促统筹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促"行动,通过村村合作、村企"联姻",将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高效整合,实现跨区域、跨时空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为解决部分村集体收入增长难问题趟出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自从10年前担任镇远县羊满哨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我就在脑海里构想了一幅美丽羊满哨的未来蓝图——交通便利、产业发展、百姓富裕、社会和谐。为将蓝图变为现实,我提出了“先学习,找定位,搞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怎么干?沂源县鲁村镇通过选派100名机关干部到村定时、定点办公,做到驻村不增负、亲民不拢民、帮忙不添乱、指导不越权,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村矛盾、推动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5.
华姝 《当代贵州》2022,(52):32-33
<正>贵州各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人才支撑作用,依托特色产业多方引进企业助力“企业兴村”,筑巢引凤带动“能人回村”,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市民到村”,进一步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孙蕙 《当代贵州》2024,(17):50-51
<正>镇远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引领、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3月的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玉米、水稻下种育苗全面铺开。挂刀坪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茼蒿、豌豆尖等时令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忙碌采摘。  相似文献   

17.
正普定创新"一村一公司",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农村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举目千山绿,黔贵大地正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安顺市普定县创新"一村一公司"模式,整合资金1.72亿元,对全县每村(居)投入100万成立产业公司,按照县级总公司指导、乡级分公司把关、村级子公司经营的方式,做大产业扶贫"蛋糕",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刁琳琳 《前线》2021,(4):78-80
集体经济薄弱村是北京市实现共同富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所在。其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人才短缺,集体土地资源碎片化,政府扶持资金“撒芝麻盐”、扶持力量形不成“拳头”,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积极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难题,建议从4个方面推出相应举措:选贤引才,构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点状供地,破解建设用地瓶颈;整合资金,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率;盘活资源,以“两山”理论指导业态创新。  相似文献   

19.
潘丽娅 《求贤》2023,(4):12-13
<正>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是发展农业农村的良好渠道,而“一村一品”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天津市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根据不同村落特点,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气候、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域布局相吻合,带农增收效果显著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推出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天津4个村镇榜上有名。自2011年开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以来,天津市共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4个,产品涉及水果、蔬菜、休闲农业、花卉、畜牧业。  相似文献   

20.
镇远县江古乡紧扣“科学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新江古”这个主题,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民生促和谐,抓思想谋发展。通过开拓创新,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带来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